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是漂亮的。當然,也達不到傾國傾城的級別。但對比于身邊的同學同事,找一個比我更美的卻不容易,最多不過是各有千秋的地步。
在幼稚園年代,我的“美貌”已可以給我帶來福利,比如跟外婆去市場買花生,小販總會多給我一些;比如照相館想把我的照片掛在門口招攬生意,總會免費給我多拍幾張……
上學以后,慢慢開始知道成績才是第一重要的。考大學,不靠外貌靠分數。(順便說一下,我前18年的人生只有一個奮斗目標就是上大學)。我小時候有一條非常長的辮子,后來都被大人以影響學習的理由給剪掉了,當時的理論是頭發會扯營養,而且每天梳頭浪費時間。
青春期往后,大人怕我分心,言談間總是有意無意地批評別人家愛臭美的小菇涼。那時候,我斷然不敢跟大人提起關于美的向往。比如藝術照,爸爸說那是矯揉造作,我只在初中時跟表姐偷偷去拍過一張;比如洗面奶,一直到高中畢業,拿到錄取通知書,我才擁有人生的第一瓶。
彼時,我對在外在美的觀點慢慢形成,那就是,長得好是爸媽給的,學的好是自己努力來的。而且,我常常覺得,美帶來的附加分是一種羞辱,和“以色事人”差不多。
大學時代,我讀的是軍校。主觀上說,大概是因為高中時代的重大挫折,我迫切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證明自己。所以,我完全沒有經歷大一的彷徨,而是一頭扎進自習室,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研究生。客觀上說,我對美的向往,已經完全掩蓋在了肥大的軍裝之下,隨著炎炎烈日下的汗水蒸騰而去。
帶薪讀研期間,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自食其力。而千禧年前后,正是一個物價高企還沒有海淘的年代。我年輕時是典型的油性皮膚,普通的大寶只會讓我更難受。有一次,師姐帶我去過一個外貿的小店,當時有一款日本的乳液很適合我,可惜小小一瓶都要85元,相當于我十分之一的月薪。我只舍得買過兩次。
所以,如你所見,曾經美好的年輕時的容顏,我從來沒有好好珍惜。
直到有一天,就是前年,我在總醫院門口碰到一個為給父親治病而乞討的流浪歌手。她大約三十幾歲,其貌不揚,唱著一首悲愴的歌。那幾天正是“中國好聲音”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我就想,她為什么不去選秀呢?再看看她,我又有些頓悟,平凡容顏平淡歌喉,恐怕連海選都過不了吧。陌生人的同情和施舍,對貌美如花的妙齡女子總是多多益善,對相貌平平的中年大媽往往寥寥無幾……
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曾經的想法好幼稚。有點遺憾,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
現在,媽媽想要告訴你:
外在美,如同聰明的頭腦、發達的運動細胞一樣,都是上天恩賜。
愛護你的容顏,不斷塑造你的形體,珍惜上天的恩賜。
追求外在美,其實并沒有錯,只要別忘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內在美更需要好好修煉。
坦然面對美帶給你的福利,所謂“漂亮得不像實力派”只是庸人自擾。就算真的“靠臉吃飯”,別擔心,那也是靠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