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9月1日開學,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了,很多一年級的小學生已高興地背著書包去學校,然而在瑞昌,有一群人正在為孩子讀書的問題愁眉不展。近日,一些在瑞昌市務工的農民工向潯陽晚報熱線8530000打來求助電話,稱因無法按要求開具務工證明,小孩至今仍沒有順利入讀瑞昌市第三小學。對此,瑞昌市教育局表示,此舉主要是為了核實務工人員身份的真實性,對于情況屬實的務工人員,目前已在逐步放寬政策給孩子辦理入學手續。
1
反映:無法開具證明,農民工子女不能報名
9月2日下午6時,記者在瑞昌市第三小學門口看到聚集了許多家長。記者了解到,這些家長大部分是來自外地或是瑞昌的各個鄉鎮的農民工,在市區務工的他們都希望孩子能留在身邊念書。而瑞昌市第三小學校本學期開始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但現在卻報不了名。
馮女士告訴記者,她在瑞昌打工,務工時間不滿一年,所以遲遲辦不到務工證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不能去讀書。
王女士也是進城務工人員,兒子今年6歲半,已經到了入學的年齡,根據今年進城務工子女學校的劃分,兒子可報名入讀瑞昌市第三小學,可在給孩子報名的問題上,卻遭遇了不小的難題。原來,這些家長不能給小孩報上名,是因為學校要求家長提供夫妻其中一方從去年7月至今年8月的工資條,再去勞動就業局開務工證明,但是這些農民工因為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導致工資條不全,從而開不到務工證明,所以小孩也就不能報名。
2
現象:即使買了學區房,未入住仍不能就讀
除了農民工進城務工,小孩就學問題,記者在現場也碰到一些農民工進城買房,卻因各種因素“未達標”而被學校拒之門外的情況。
家長陳女士則告訴記者,為了孩子上學,去年她在城區特意買了一套房子,以為孩子今年能夠在學區內的三小就讀,然而事情卻沒她想的這么簡單?!拔腋读?0多萬元的首付,沒想到在今年8月份,突然來了一份文件,通知我們買了房沒有裝修,(或)裝修了沒有滿三個月,沒有水電發票,小孩還是不能到學區內學校就讀?!标惻繜o奈地說道。
另一名學生家長文先生房子雖沒裝修,但是已經拿到了房產證,因為沒有入住新房,他的小孩也不能在學區內就讀。
除了沒有入住新房、辦不到務工證明,還有部分務工人員根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更不用談一年的務工證明。記者在采訪中得知,目前有100多名務工人員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他們都因各種原因,導致工作換動頻繁或無法按要求開具務工證明。如今,眼看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還不能報名,家長心里很是焦急。
3
當事學校:根據實情靈活接收農民工女子就學
9月7日上午,就這些未能為小孩報名的農民工們所反映的情況,記者再次來到瑞昌市第三小學。記者看到,這所小學剛剛建好,部分基礎設施仍未完工,可是部分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但仍有部分家長在陸續給孩子辦理新生報名手續。
據該校負責招生的曹副校長解釋,從2004年開始,瑞昌每年都有部分學校供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但隨著學生人數增多,已經遠遠超過學校的負荷,無法再容納過多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在此種情況下,瑞昌市政府在今年投入資金,修建了瑞昌市第三小學,供學區范圍內的適齡兒童及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對于一部分在城區務工滿一年但又無法開具務工證明的家長,我們目前正在放寬政策,逐步解決。”瑞昌市第三小學副校長曹瑞敏告訴記者,教育部門已準許務工人員所在企業的企業主,在該名務工人員進城務工滿一年的前提下,提供其勞動合同和工資條,到工商部門開具證明,學校同樣準許報名。
4
主管單位:建議部分農民工女子回戶籍地就讀
9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瑞昌市教育局,采訪到教育科劉科長。據他介紹,以前瑞昌在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城區學校的問題上,只需各個企業提供本單位職工三個月的工資條或勞動用工合同,經勞動就業局認定,就被視為務工人員。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主不負責任,提供虛假材料和假證明,導致在2004年至2010年期間,務工人員子女以每年2000人的增幅入讀城區學校,導致學校超負荷。
“很多人不是務工人員,卻通過開假證明進入學校讀書。”劉科長說,今年教育局提高了務工人員身份認定的門檻,需要他們提供一年工資條,并由企業出示相關證明,再到勞動就業局去開務工證明,這樣便可提供務工人員身份的真實性。
當記者問及若務工期間因**原因導致農民工去外地務工,過一段時間再回瑞昌務工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劉科長回復,務工人員為城市發展做出貢獻,根據相關政策可享受城區教育資源,但前提是首先要穩定下來,如果流動性太大,在瑞昌本地和外地輪流務工,建議他們子女還是在其戶籍所在地就讀。
關注瑞昌,關注生活
歡迎投稿:www.RCsht.com
瑞昌人,可加好友(QQ/微信:5420156)關注瑞昌,關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