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

張九齡[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2]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3]贈,還寢夢佳期。

注釋

[1]張九齡:字子壽,又名博物,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唐開元任尚書丞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為后世人所仰慕。他的詩,語言質樸簡練,寄托了深遠的人生思考,對掃除唐初所沿襲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非常大。

[2]憐:愛。

[3]盈手:雙手捧滿之意。

賞析

這首月夜懷古的詩充分體現了張九齡作品渾然天成的風格。

前兩句是作者最出名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很輕松地將一幅宏大的場景描繪在我們面前,既有空間又有時間。

整晚上明月懸空對于一般人來說是不相關的,但是對于身處兩地,互相思念的友人來說則顯得格外漫長。一個“怨”字將這種對漫漫長夜的怨恨,其實是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非常形象地描繪出來。

漫漫長夜不能眠該怪誰呢?起身滅掉燭光,然后披著衣服走到門外。外面的月光非常亮,讓人不禁想起遠方的朋友。不知不覺中夜里的露水已經沾濕了我的衣裳。這兩句中通過對“滅燭”、“披衣”、“覺露滋”等細節描寫,將夜里睡不著的那種感受很細致地描繪了出來,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最后兩句非常浪漫,相距兩地,我又有什么能贈給你呢?我只有這滿手的月光。就讓我們在夢中相遇,把這滿捧的月光送給你。這兩句構思巧妙,沒有真實的生活經歷,光憑想象是寫不出來的。讀到這里,會感到余音繞梁,令人回味無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