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天沒有寫點東西了,發現寫作還是很難的,哪怕只是拷貝粘貼別人的東西,因為你起碼要理解一些你再復制吧。人工智能的知識還要繼續學習,一旦你放棄學習就放棄了自我進步的機會。
今天簡略的讀了《練習的心態》,下面是《練習的心態》的一些主要內容,整本書balabala的無聊案例太多,但是核心意思想法是非常好的,還是值得快速的看,慢慢的想,細細的品的一本書。
《練習心態》這本書,其實這是一本不怎么出名的書,豆瓣評分7.6分,前面看了一萬小時成才理論,后來又看了《刻意練習》,現在再看這個《練習的心態》與之前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從小到大,我們其實在不斷試錯、學習新事物、練習新技能的過程中成長起來。人生中值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練習。我們之前初中、高中時候為什么感覺自己成就感強呢,實際上我們學了一些道理,就是通過不斷的練習才逐步掌握,不練習其實根本學不到道理的,學到的只是書面上的道理,根本沒有用。其實人生本省就是一個漫長的練習過程,一種永無止境的優化各種行為、心理的努力練習過程。
練習對我們的成長非常重要,知識也重要但是感覺沒有練習重要,所謂練習就是不斷的試錯實踐過程吧。但是畢業之后成年之后我們越來越少了練習的心態,逐步失去了練習的耐心,練習過程也變成一種痛苦和煎熬,因此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候,經常剛開始就放棄(從入門到放棄系列),或者面對生活或工作的挑戰,無法耐心專心地應對。缺乏練習的心態才不愿意在整個工作生活中去練習,或者說學上的太長真的不愿意在花精力去練習了。其實適當的練習不是苦差事,而是一個有意義的過程。弄懂了練習的正確原理,學習某些新事物的任務將變成一種沒有壓力的愉快和平和體驗,并且促成你對生活中所有的艱辛和痛苦采用合適的視角來觀察的習慣。
耐心和自律的悖論,要培養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需要同時具備他們兩個。我們了解練習的心態,并培育練習的心態,下面是歸納的一些簡單法則:讓自己始終以過程為導向(關注過程和關注目標結果,都對啊,但是要用在不同的視角上面,重在執行關注過程重要管理關注結果);重點關注當前;將過程確定為目標,并且運用總目標作為船舵,以指引自己的努力;對自己想要做好的事情刻意地訓練(刻意練習,另一本書),帶著意圖訓練(一定要目的的訓練),并且自始至終清醒地知道那種意圖。做好了這些,你將逐步消除以結果為導向,受結果驅動的思維判定情緒。
當我們試圖理解自己以及我們對人生中各種努力的痛苦掙扎時,可以通過觀察一朵鮮花來找到平和。問問自己:一朵鮮花的生命,從撒下種子到完全盛開,在什么時候可以達到完美?我們在生活中的焦慮源于一種感覺,就是覺得事情總有一個完美的終點。在禪宗中,有種狀態叫做“初學者心態”或者空杯心態。你剛從事任何一項活動時候,要取得一定的成績,就帶全神貫注,那你的心智不會存在任何的意外和絮叨,你更加專注于它。
習慣與練習密切相關,我們練習的東西久而久之會變成習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它強調了我們掌握自己練習心態的價值,知道這一點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要培養期望的習慣。用期望的習慣代替不期望的習慣。
如何培養耐心,專注與當下,減少目標帶來的焦慮和壓力,簡單使用的4S方法。他們是簡化(simplify)、細分(small)、縮短(short)和放慢(slow)。簡化:將目標細分為一些組成部分,使之簡化。不要設定太遙遠、不切實際的目標。成功到達每個小目標,將產生更大的動力。細分:細分成一些較小的部分,使你用適當的專注度來實現他們。縮短:把任務的時間間隔縮短,讓自己在較短的時間內保持專注。放慢:意思是讓自己內心平和,關注你正在做的事情,刻意的放慢改變了你對時間流逝速度的感知。
如何保持平靜和客觀?減少主觀判斷和內心糾結?最有效的方法是冥想和DOC.客觀是通往寧靜心靈之路。通過冥想,越來越清醒地知道自己內心中那個安靜的觀察值。一種有效的冥想附屬方法介紹成為DOC,就是“做、觀察和糾正”(do,observe,correct)。
智慧并不是年齡的副產品,從你身邊所有人身上學習,同時也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身邊的人。有了刻意的和反復的努力,進步才會水到渠成。把練習的心態作為首要態度,我們的內心將充滿平和的感覺,而不是掙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