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騰訊公司2015年的微信用戶數(shù)量統(tǒng)計顯示,微信每月活躍的用戶已達到5.49億,用戶覆蓋了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另外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已經(jīng)超過800多萬個,未來以上的數(shù)據(jù)還將會持續(xù)增長......
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群,誰不想來分一杯羹?與此同時競爭也變得異常的激烈,于是閱讀訪問量就成了新興自媒體微信運營所關(guān)注的焦點,眾多品牌的賬號正大張旗鼓向100000+邁進,閱讀量意味著巨大的流量入口,也意味著自媒體的影響力。而對于個人賬號而言,在此路口我應(yīng)該何去何從?我是否也要去湊一湊這份熱鬧呢?
于是我思考了一下,回到原點,回到我的初衷。我注冊這個賬號的目的是什么?我對此賬號的定位又是什么?是為了借助這個公眾平臺來展示自己的寫作作品,我正在處于一個初期“練兵”的階段,而且文章的閱讀量并不能夠完全成為衡量一個自媒體質(zhì)量的標準。目前關(guān)注我的用戶僅僅超過一百多一點,每天推送的文章如果有50%的閱讀量,我就要雙手合十,十分滿意了。如此一來,我便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
因此在初期,我不能太照顧我的用戶,我不能為了吸引用戶的關(guān)注,為了獲得更多的閱讀量而去寫一些我認為對我的寫作沒有幫助的文章,即使現(xiàn)在寫的文章并不好。讀到這里,或許你會認為我在自嗨!確實,處于這樣的階段,我只能自嗨,只能專注地去嗨,只能去扎實基礎(chǔ),否則后面就沒法好好地與大家嗨了。
當然我并不是不希望獲得更大的關(guān)注,也并不是不想獲得更多的閱讀量,而是我對100000+并不完全的認同。那些隨意攫取一些低俗之類的話題、標題黨甚至是駭人聽聞的黃暴消息往往也能獲得100000+。而有的自媒體確實是靠真刀真槍干出來的100000+,真正通過自媒體來分享一些對用戶真正有幫助的內(nèi)容,這樣極具實力的自媒體前途光明。當然也有許多的自媒體是以營銷為目的,運營者必須得考慮到訪問量,考慮到用戶的利益與切身的感受,這也無可厚非。但作為初出茅廬的運營者,我更喜歡專注在自己的領(lǐng)域里,過分注重閱讀與關(guān)注量,反而使自己亂了陣腳。什么樣的時期,就應(yīng)該專注做什么?沉下來,腳踏實地地做好眼前的要事。
都說出名要趁早,年輕要有為。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都會擁有遠大的理想,或希望在年輕之時便可以功成名就,或希望自己能攫取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早日實現(xiàn)財富自由。事實上這談何容易,我們常常羨慕大叔們事業(yè)有成,呼風喚雨,而事實上大叔們也是從年輕時便腳踏實實地,一路積累而來的。大叔們沉淀的東西已經(jīng)很多,經(jīng)歷過了江湖中的腥風血雨,能熬出來名頭的大叔被我們永遠銘記。因此大叔們輕輕松松就能推出100000+這一點都不出奇,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焦點,從他們身上能輸出許多對用戶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他們的粘性讓用戶欲罷不能,當然那些超越大叔的后起之秀也數(shù)不勝數(shù)。
100000+可遇不可求,踏踏實實地做好眼前的要事,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沉得越深,往往越有價值,不必為了傳播而傳播。在100000+的路口,該時期的我選擇拒絕,我依然專注走在自己預(yù)定的路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