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崇高的感染力
我們與神有何共同之處呢?有人說,樂善與愛真。
天才不僅在于能說服聽眾,且亦在于使人心蕩神馳。凡是使人驚嘆的篇章總是有感染力的,往往勝于說服和動聽。
獨具匠心,精于章法,不是在一兩處可以察覺的,而須在全篇的發展中逐漸表現。但一個崇高的思想,在恰到好處時出現,便宛若電光一閃,照徹長空,顯出雄辯家的全部威力。
2 崇高的技巧
崇高是天生的還是有技巧的?朗基努斯贊同后者。激昂的情緒,若不以理性控制,任其盲目沖動,隨波逐流,有若無舵之舟,定必更加危險。因而天才常常需要刺激,也常常需要羈縻
在文學方面有些僅憑天分的效果,我們也只從技巧上學來。
3 浮夸、幼稚、矯情
悲劇在本質上是雄偉的作品。浮夸是一處最難提防的毛病,臃腫是一種病態,對身體對作品都有害處。
浮夸的產生是由于想超過崇高,幼稚則恰好是雄渾的反面,瑣屑無聊,心胸狹窄,是最可鄙的弊病。
矯情,感情用得不合時宜,在應該抑制的時候不知抑制。宛如醉漢,盡量發泄感情,而不顧主題是否需要。純粹個人的造作,使人生厭,在沒有動情的聽眾看來,有礙觀瞻。說者固然心蕩神馳,聽者卻無動于衷。
4 奇想(想入非非)
好標新立異,往往陷于最幼稚的夸張。
5 標新立異
所有這些文藝莠草都出自標新立異思想。風格的美、辭藻的崇高、措詞的美妙,固然有助于作品的成功,也是失敗的根源。結構的波瀾、夸飾的運用、慣用的復數亦然。
6 文藝的鑒別力
關于文藝的公允判斷乃是長久經驗的結果。
7 文藝的真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偉大心靈所鄙棄的東西,絕不會是真正偉大的。真正偉大的作品,是百讀不厭的,很難甚至不可能抵擋它的魅力,它留給你牢固的、不可磨滅的印象。
一般來說,凡是古往今來人人愛讀的詩文,你可以認為它是真正美德、崇高的。因為若這么多不同時代的人對同一作品持同一意見,那么,就使得我們對于他們所贊揚的作品深信不疑了。
8 崇高的五個源泉
天賦的兩個:莊嚴偉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熱情。技巧的三個:構想辭格的藻飾、高雅的措詞、尊嚴和高雅的結構。
有助于風格之雄渾者,莫過于恰到好處的真情。它仿佛呼出迷狂的氣息和神圣的靈感,而感發了你的語言。
9 思想的雄渾
崇高的風格是一顆偉大心靈的回聲。雄偉的風格乃是重大思想的自然結果,崇高的談吐往往出自胸襟曠達志氣遠大的人。
朗基努斯認為,《伊利亞特》寫于荷馬才華的全盛時代,全篇生意蓬勃,富有戲劇性的動作,而《奧德賽》則以敘事為主,這是暮年老境的征候,譬如落日,壯觀猶存,但光華已逝。(這個觀點其實失之偏頗,亞里士多德也認為奧德賽不如伊利亞特,但我反而認為,奧德賽的文學技巧更勝于伊利亞特)
朗基努斯說偉大的詩人作家到了熱情衰退的時候,往往淪于著重性格刻畫,如奧德賽。然而,難道這不恰恰是文學功力提升的表現么?
10 題材的選擇與組織
能吸引讀者的原因,一方面是題材的選擇,一方面是選材的組織。
作家選擇要點時必權其輕重,輕輕一筆便澄清了境界,并使這些要點彼此結合,絕不容有淺薄的、拙劣的、炫才的敗筆混雜其間,破壞那有條不紊建成一間毫無破綻的大廈似的雄渾意境。
11 鋪張的手法
鋪張:每一段的主題和論點都有不少起伏波瀾,雄渾的文辭一句接一句滾滾而來,不斷地增加其氣魄。但鋪張與崇高不可混同。
12 崇高與鋪張
崇高在于高超,鋪張在于豐富,所以你在一個思想中也往往能發現崇高,而鋪張常常須依賴數量甚或冗贅。
13 論借鑒古人
達到崇高的方法:摹仿古代偉大散文家和詩人們,并且同他們競賽。正如赫西俄德所說,競爭對于凡夫是有好處的。即使敗于古人之手也不是恥辱。
14 古人與后世的評衡
寫文章時,要想到古人和后世的人會如何評判它。
15 論想象
風格的莊嚴、雄渾、遒勁,多半依賴“意象”產生。詩的意象以使人驚心動魄為目的,演講的意象是為了使觀念明晰。
16 誓詞
莊嚴的誓詞有助于產生雄渾風格。
17 辭格與崇高
不要濫用辭格。唯有當聽者不覺得你的辭格是個辭格時,這個辭格最妙。崇高的意境和熱烈的感情對預防辭格引起懷疑大有幫助。
19 散珠
急管繁弦的散珠格,如同瀑流瀉地,仿佛說者不假思索。
33 天才的瑕疵與平庸的完美
寧取前者,不取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