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譯自Polygon同名專題,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2003年,岡本吉起流年不利。
作為Capcom的研發精英,他設計過《1942》,《被遺忘的世界》這樣的傳統街機作品,他率領團隊制作了《街頭霸王》《街頭霸王2》這樣的傳世佳作,他曾經在Capcom扶搖直上監管公司幾乎所有的項目。但他決定要做出一些改變。
所以,岡本成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獨立開發工作室,游戲共和國(Game Republic),其巔峰時期員工超過300人。他曾告訴Gamasutra網站:他制訂了一個九年計劃,即,公司前三年將精力集中在招兵買馬,中間三年來磨合團隊提高產品質量,最后三年實現盈利。
“在現今的日本市場中,一家游戲公司在差不多第四,五,六年可以開始制作有趣的游戲,但依舊難以盈利”他說“正常來說,一家游戲公司的盈利期應該是其第七到九年。”
但在2011年,公司的第七個生日,也是岡本吉起踏入游戲圈的第30年之時,游戲共和國關門大吉。
日本游戲網站G-dash報道,岡本吉起負債累累,他向黑社會組織借債并逃離日本。岡本在他的個人博客上聲稱自己搬往了一間小公寓,“是一個遠離交通要道且蟑螂叢生的地方”,之后,他關閉了博客并且從此消失,沒有任何官方聲明。
2013年,岡本回首這段時光,表示這一切其實并非這般不堪。
問答秀
2013年再見到岡本吉起時,他顯得很輕松,腦后標志性的發型與當年并無二致,他身著t恤與工裝褲,外穿一件運動外套,看上去就像一個被塞進成人身體里的孩子,而這一年,他已經50歲。
采訪總,岡本不斷地打趣與爆笑,他的聲音很難讓人辨別其到底在說實話還是試圖討好現場的女翻譯。之前與岡本合作過的同事稱,他并不是在采訪中作秀,而是對于他來說,寧可被人笑話,也不希望被人誤解。
“他大概是我見過最瘋狂的人之一,”岡本被人描述為迷一般的,八卦纏身的人物。他的員工視他為“宗教領袖”或“催眠大師”。
岡本就像一塊神奇的磁鐵一樣奇聞纏身,比如早年他的boss因他違背制作命令而將他開除,亦或者是他的同事親朋在六個月內撞毀了他的五輛車。
當談到這些問題時,采訪變成了一場問答秀,岡本雙手畫圓代表“真”,而雙手交叉則表示“假”。
上邊說的那兩件軼聞?真
游戲共和國的最后一段時光在制作一款《貓和老鼠》主題的游戲?假
和前妻異地戀?真
在Capcom辦公室享受一位打扮成街霸角色“春麗”的女性口交時被人抓個正著?假
打扮成黑人采訪名越稔洋?帶著自己的國外生意伙伴前往裸胸酒吧,騙舞女用英語大喊“陰道”,同時騙自己的生意伙伴用日語高呼“我想從后邊上你”?岡本承認確有其事。
“我腦子有點不太對勁。”岡本說。
都市傳說
當話題轉到游戲共和國時,岡本停止了問答游戲,語氣嚴肅。他用簡短的句子回答問題,笑話也少了很多。
對于迷霧重重的“游戲共和國”事件,岡本表示確實有一部分傳聞是真的,但其余的不過是夸大其詞,從來沒有什么黑道投資,他也沒有背井離鄉的逃亡。
“我從來沒被黑道追殺”他笑道“但我確實欠了很多債。”
據岡本所稱,債務的總和在1400萬美元左右。
岡本說,有一款游戲占據了債務的大頭,當我們詢問那是什么游戲時,岡本雙手捂臉,反應變得遲鈍。
創立游戲共和國
岡本在2003年創立游戲共和國時,他有許多選擇。他的名望可以允許他籌資制作條件苛刻的作品:他不愿意繼續做自己在Capcom做過的事情,也不愿為Capcom的直接競爭對手工作。
岡本表示,起初有很多公司邀請他制作與先前在Capcom時相似的作品。
“當一家公司找到我們時,他們總是說,我們來做一款像生化危機那樣的打僵尸游戲吧,或者我們來做一款像街霸那樣的格斗游戲吧。總之,都是我以前做過的東西。”岡本2007年接受1UP采訪時表示“我盡量避免接受這種制作邀約,這也是為什么游戲共和國創業初期舉步維艱。”
另一困難來自于岡本自身,出于對Capcom的尊敬,岡本希望直接為第一方提供服務,而不是加入類似于Namco與Konami這樣的第三方競爭。
游戲共和國與索尼,微軟簽訂了一系列的原創作品合約,成為了極少數在兩家直接競爭對手間游刃有余的公司。
工作室與索尼簽下了動作游戲《源氏》游戲的合約,接著為微軟開發《全民派對》,當時的岡本主要負責公司的監管工作,而非直接參與到游戲制作中。
工作室的頭幾年并非一帆風順,他們所制作的游戲無一大獲成功,而微軟則取消了工作室為其開發的第二款游戲。岡本在1UP的采訪中稱,在項目慘遭微軟拋棄之后,開發團隊繼續工作了九個月來進行改進,試圖讓微軟回心轉意,但可惜沒有成功。
“對于一家剛剛起步的公司來收,這樣的打擊是巨大的”岡本說,“現在我明白,這是公司初期的重大失誤之一。”
岡本與他的團隊開始積極尋找新的發行伙伴,但未曾想,這竟是公司末日的開端。
BRASH娛樂
岡本不斷的擴大發行伙伴的搜索范圍時,一只來自洛杉磯的小團隊吸引了他的注意。Brash娛樂,一家專注于電影電視劇改編游戲的發行公司。其投資人之一是Thomas Tull,傳奇影業的CEO,出品過《蝙蝠俠》《宿醉》等影片。
“道理很簡單,一流的電影加上一流的游戲制作人等于一流的游戲.”Brash娛樂CEO Mitch Davis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
于是在2007年6月,Brash娛樂斥資4億美元,開始12款電影改編游戲的制作,同時買下40多項娛樂作品的改編權,向EA,動視這樣傳統電影改編游戲大戶發起正面進攻。
這并非岡本成立游戲共和國的初衷,但這總歸是一片新領域。與他在Capcom之前所做的事情有很大區別。可惜事與愿違,這一場聯姻成為了游戲共和國末日的開始。
但最初的那段時光,一切看起來充滿希望。
“Brash娛樂表示想與游戲共和國獨家合作,我說,他們差不多有200多個人無事可做,再加上100來個實習生,找點工作來讓他們忙起來也未嘗不可,”游戲共和國的代理人,兩家公司聯姻的推動人Michael Wiesmuller如是說。
“他們(Brash娛樂)是如此的喜愛游戲共和國,他們希望自己手上的每一個項目都由游戲共和國親手制作,差不多有10來個項目。”
《泰坦之戰》很快浮出水面,一款基于經典《泰坦之戰》電影的改編游戲,之后又修改為2010年同名電影的改編游戲,岡本和他的開發團隊受命將其制作為一款類似于《源氏》的動作游戲,其預算超過1000萬美元,是Brash娛樂最大的賭注之一。
項目進行的很順利,半路游戲共和國又接下另一款游戲的開發工作,《301》。這款游戲基于電影《300》改編,講述300英雄中生還者的故事,靈感源自于《300》小說《帝國的崛起》。
“好萊塢就是這樣,他們套模板套的非常快,”Wiesmuller說“他們看到一群拿著長矛的希臘人電影成功了,那么呵呵,我們來多搞一點有關于拿著長矛的希臘人的東西。”
Brash娛樂在一場發布會的末尾展示了《泰坦之戰》,2008年1月,Brash展示了一段《泰坦之戰》的預告片,但為注明其游戲名,只是在視頻末尾給出了“2010”的發售時間,許多人猜測此游戲為《泰坦之戰》,同年三月,Brash娛樂透露游戲共和國為該游戲的開發商,但依然未對外公布這款游戲的名稱。
同年11月,Brash甚至來不及正式公布《泰坦之戰》,整個公司便關門大吉。
談到此事時,岡本雙手捂臉,他回憶道,這件事給了游戲共和國致命一擊。
熟悉Brash娛樂的消息人士稱,Brash死于資金未達預期。Brash倒閉后,很多與其簽約的團隊都陷入了嚴重的資金問題。
“我們努力達到了約定的階段性目標,理應獲得階段報酬。”岡本說道,“但Brash身無分文,只能欠賬,要維持游戲共和國運轉,一個月大概要花掉200萬美元,并且這筆錢與日俱增。”
在這場危機中,包括7 studio,Bottlerrocket,Factor 5在內的多家工作室倒閉。“在一定程度上這是Brash的錯,但另一方面,這也是開發者自己的問題(沒有做兩手準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Brash總監稱,“如果你過于依賴一個嶄新的投機發行商,那你無疑是在進行一場豪賭。但你要知道,你是什么水平的公司,才能找到什么水平的發行商,如果你的水平高到能和EA這樣的發行商簽約,你也不會來求我們了。”
“這是個遺憾的故事,大家都很難過”“很多優秀的工作室倒閉,但這不是這個行業第一次發生這種事,自然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但岡本并未加入到對Brash的口誅筆伐當中,相反的,他對與Brash合作的時光頗為贊賞“Brash實際上非常努力的來避免破產,同時也盡可能的避免我們淪落到如此田地,所以我并不恨他們。”
生命之舟
與其他工作室不同,游戲共和國設法度過了Brash倒閉后的那段艱難時光。岡本和他的團隊通過下載的方式自我發行一部分游戲,并且回歸日本第三方的陣營,同時,與Capcom的競爭對手Namco Bandai簽訂了一系列的游戲制作合約,如《鐵拳》,《火影忍者》,《龍珠》。
Namco購買了Brash的“遺產”——《泰坦之戰》,并且出資將其制作完畢。
“在電影還在計劃時我就參與到《泰坦之戰》項目中”岡本在2010年Famitsu的采訪中說道,“這游戲確實開發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從來沒想到這款游戲能真正制作完成。”
Namco前品牌經理Brad Stradling表示其美國部門起初對《泰坦之戰》非常樂觀,但過長的開發周期嚴重影響了這部游戲,慢慢使玩家喪失了對其的興趣。
“這款游戲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做完。”Stradling說,“理論上來說這款游戲應該和電影同步發行,但事實上我們最后只趕上和DVD一起上市,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Namco在游戲發售后發表聲明稱,《泰坦之戰》前三個月銷量低于預期的40%。
至于《301》,游戲共和國無法找到新的合作伙伴,事實上Brash從未正式擁有這款游戲的發行權,Brash員工猜測這是因為其與傳奇影業的合約,但這份合約從未簽署,更不可能售這款游戲的發行權。
游戲共和國與Namco簽下了更多的游戲制作合同,如《龍珠Z》這樣的改編作品,或者是《Majin》, 《Forsaken Kingdom》,《Knights contract》這樣的原創作品,游戲共和國的預期是將原創作品做成系列,從而衍生更多的新作,但這些游戲銷量慘淡,無以回報。
這時,公司的債務已經讓岡本不堪重負。
自責
2011年,岡本開除了大部分游戲共和國的員工,關閉了博客,在幕后靜靜的看著網絡上謠言四起。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游戲共和國依然存在,雖然只是在理論上,岡本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償還債務。他現在是游戲共和國的唯一員工,但他不在以公司的名義工作,他將公司的現狀描述為“凍結期”或是“睡眠期”。
岡本認為游戲共和國的隕落是他自己的責任,是他沒有尋找到正確的合作伙伴,也沒有足夠好的與員工合作。他有不少公司原創作品《Folklore》,《Majin》續作的創意,他有不少類似于《火影忍者》這樣改編作品的創意,他的團隊在公司最后時期依然在開發一款原創作品,但他的團隊就是無法賣出足夠多的游戲來讓公司繼續運作下去。
很多人認為在現今的游戲產業,中層開發團隊生存環境舉日維艱,但岡本并不認為這是游戲共和國陷入麻煩的原因。
“主要責任在于我缺乏溝通,不管是與公司內部還是公司外部。”他說,正因如此,才造成如此多的傳聞在這些年流傳。
當問到他如果可以重來一次,他會有何不同的舉措,岡本回答“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說不要和Brash合作,但恐怕遲早兩個公司還會走到一起。”
至于為什么,岡本笑道“如果我知道為什么,我當初就不會被坑了。”他說,“很可惜,我們確實沒有辦法做出有足夠影響力的作品。”
2013年,岡本說他已經不在制作主機游戲,盡可能的節省開支。
采訪的那天,岡本說他的午餐是一根香蕉,采訪前一天,是一頓快餐,岡本說“今非昔比。”
如同大多數行業人一樣,他準備在移動游戲領域一展拳腳。他無法透露公司名稱或者作品細節,但他聲稱這款游戲有望于2013年6月發布,他樂觀的表示這款游戲可以幫助他盡快還清債務,同時,這款游戲“有可能”在北美上市。
去年,岡本說,“作為一個像我這樣開發了一輩子游戲的人,我覺得我應該在開發過程中了解這款游戲的方方面面。現在的游戲開發規模越來越大,角度越來越多,我應該更詳細的了解其中內情,就像游戲產業的最初時光一樣。”
ENCORE
就在岡本結束自己的移動游戲言論之前,他示意翻譯,重申了他之前提到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我想糾正一下。”他說,“游戲共和國的債務不是1400萬美元,而是1000萬。”
那一瞬間,岡本對被誤解的恐懼,遠大于被人嘲笑。
不論他從這一切中學到了什么,還是享受著現實諷刺的意味。岡本堅持修正自己的言論,雙手攤開,臉上帶著歉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