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野舊事錄之三盞燈

寫到第三章的時候,距離當年已經過去14個年頭。

14年來,或美好或悲傷,往事總是不堪回首。我也已經有段時間沒見到老楊,更不知道他現在怎么樣。他不會用手機,要見他的話,就只能回到老家。

老楊常說,做任何事情都要心無旁騖,最忌半途而廢。但我沒他那么大定力,無法像他那樣做一輩子道士。

我曾跟他說,我不想一輩子當道士。他說有些事情沒得選,沒有人愿意做道士。如果實在不愿意,那就在你第三個劫數之后,再做打算。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章 出喪

我被叫醒的時候已經凌晨四點,這一覺連個夢都沒做。

我從房間摸出來,看到靈堂已經站著十來個人,八個青壯年,兩個請來敲鼓打鑼的老人,還有吳先生、老楊。

此時老楊已經穿上了道袍,鑼鼓聲也開始響了。我知道時辰已經差不多,忙跑到老楊身邊,看看我該做什么。

老楊見我出來,便俯下身來在我耳邊說道“木易,你跟吳先生拿引旗先到門口”“噢”我應了一聲,便跟吳先生走到門口等著。

所謂“引旗”,指的是湘西蓬竹上掛著的用白紙死剪成的引路旗。蓬竹一般只長在墳頭,因此自帶陰氣,再加上老楊在旗上插了紙錢,又用井水沾濕,以此旗引路,死者的靈魂才不至于在路上走失。

只是這引旗一般是由死者晚輩的至親在出喪的時候拿走在喪隊最前面,而吳先生并無子嗣,只得自己拿著。

出喪順序先是引旗,然后是道士,接下來敲鑼打鼓的老人,再是抬棺材的八個青壯年,也叫作“八大金剛”。之所以要八個年輕人,則是因為年輕男子渾身陽剛之氣,最是能震懾鬼魅。

人員到位之后,老楊就跟八個青壯年說,先把竹片編織成的繩子綁在棺材上,然后再棺材的各個縫隙都用紅紙粘上漿糊糊住。

這繩子我昨晚都沒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編好的。一共四根,每根七米,都是用楠竹的竹片編制而成。講究的四進七出,無兇五險。

一切就緒之后,老楊看著時間。四點半一到,他則來到神龕前的大桌子旁,開始念經,然后銅鈸、銅鑼、大鼓聲驟響。

兩遍經之后,老楊便讓八大金剛撤去大桌子跟神龕,分站在棺材兩側。他自己則倒滿一碗水,端起碗來含了一口水,又操起一把帶著葉子的竹條走到棺材旁,將含在嘴里的水猛地向竹條上一噴,隨即將竹條打在棺材上。

打完第一鞭子喊了一聲“良道吉辰喲”八大金剛便齊聲回應一聲“是!”他又打第二鞭子喊道“送爾西行喲”“是!”八大金剛依然以“是”回應道。打第三鞭子老楊又喊道“小鬼四散喲”“散!”“莫擋前路喲”“走!”

喊完之后,老楊把竹條一扔雙手合十。只見他拇指、無名指、小指緊扣、食指中指并攏,面對棺材,大喊一聲“吾度爾西去,一路好走切勿留戀,生死輪回命是天數,作孽則灰飛煙滅。急急如律令,敕!”

口令念完,老楊望著八大金剛大喊一聲“起!”八大金剛立馬俯下身來,扛起棺材齊聲回應“起!”聲音整齊有力,振聾發聵,抬起棺材便沖出門來。

八大金剛都是年輕壯勞力,力大勢猛,抬起棺材后沖得很快。我跟吳先生走在前面只得加快腳步。從村里出來后,只見周圍的人家都緊鎖著大門,我們這般吵鬧也沒一個人出來看熱鬧的。

墓地是白天的時候老楊跟吳先生先看好了的,在村子東南方翻過一個山坳,還要穿過兩個峽谷,案老楊說的必須要埋遠一點。

出了村口,老楊叫人支了兩條長凳后,便讓人把棺材放在凳子上。這時老楊叫來吳先生,讓他準備燒包。

所謂燒包,就是把給陰人用的紙錢用白紙一包包包好,然后寫上要燒給的各路神仙鬼怪名字。在發喪至村口后統一燒掉,以保出喪路上平平安安。

老楊讓挑著包的老者把所有包倒在一起,然后一包包點燃,每點燃一包,老楊便把收包的各路神仙鬼怪的名字都念一遍。

吳先生神色有些愀然,望著棺材又不禁紅了眼眶。燒包完成后,老楊便讓大家趕緊回老楊家吃飯。大家也不多留,就匆匆回去吃了早飯。

吃過飯后,老楊拿了一盆水飯過來。水飯就是用冷水泡的飯,這些飯也是給路上小鬼吃的,以免它們在路上使壞。

直到這時都一切順利,我也松了口氣。要知道,出喪只要出了村,那就成功一半了。

老楊讓大伙兒把昨天就打好的稻草繩子和棺材杠拿過來。兩根棺材杠是用楠木做成,每根長7米4,不朽不壞。

聽老一輩人說,這兩根棺材杠已經用了大幾十年了,抬過無數的棺材。這種至陰之物,一半都是放在廢棄的祠堂之中。

兩根棺材杠,分在棺材兩邊,然后用稻草繩扎緊。一切準備就緒,老楊便撒了水飯。大喝一聲“起!”,八大金剛便又抬起棺材繼續趕路了。

路上并未停留,約莫40分鐘后,我們便進了第一個峽谷。這個峽谷叫野山彎,兩面高山陡峭,樹木林立,陰氣森森,即便是大白天走到這里也讓人背脊發涼。

剛進山谷沒多久,棺材突然停下來了,而鑼鼓聲卻愈發緊湊,我跟吳先生只得趕緊停下。我快步跑回老楊旁邊,輕聲問道:“師父?,是要歇歇嗎?”

我剛問完,老楊又是一腦瓜崩兒敲在我頭上,疼的我眼冒金星。心說怎么會有他這種人,他媽的隨時敲人,老子總有一天全他媽給你敲回來。

“歇什么歇,看看幾點鐘了?”老楊一面望著四周的高山,一面問我。我揉了揉腦袋,看看手上帶的電子表,回答道“五點半了”。老楊道“發現什么不對沒有?”我心說能有什么不對,唯一不對的就是你他媽動不動就敲我腦袋。

心里雖然這么想,但嘴上可不能這么說,我只能回答道“沒什么不對的吧,有什么不對嗎?”老楊也沒理我,徑直走到棺材旁,問八大金剛“怎么回事?”

只見八個年輕人已經滿頭大汗,其中一個氣喘吁吁的道“抬不動了,太重了,能放放嗎?”話聲剛落,其他人也都應聲附和,也都說太重了,抬不動了。

“不能,現在不能放!”老楊堅定地回答道。

我心說怎么抬不動了,那個棺材是杉樹做的,而且是干杉樹,凈重不過兩百斤左右,我見過死者,加上壽衣什么的最多也就一百五十來斤,再加上棺底灰,陪葬的被子褥子衣服什么的,頂天了一百斤。

這些重量分攤到每個人頭上,每個人也最多合個五六十斤,他們可都是常年在莊家地里干活的青壯年,這點重量對他們來說簡直不值提一提。

吳先生這時候也走過來,問我道“怎么回事?”我說“我也不知道”。他又問“幾點了?”我道“五點半的樣子”他道“五點半了?那天不是快要亮了”

我抬頭看了看,峽谷周圍都是高山,林子密不透風,黑影幢幢,天色陰暗,完全沒有要亮的意思。

于是我問道“吳先生,你們這兒幾點天亮啊?”他也看了看天,道“一般這個時候,東邊已經發白,天該亮了啊”,吳先生有些憂心地答道。

這下我開始意識到老楊剛剛干嘛問我幾點了,因為按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應該是可以看到東方魚肚白的時候了,可是現在還是漆黑一片,除非是快要下雨或者大霧等天氣原因,否則就可能有別的事情了。

我又看看天空,一絲風都沒有,也一眼可以看到稀落的星星,看起來不會下雨,也沒有風。我心說,難道又要出事?

第四章 擋路小鬼

就在我滿腹疑問之時,老楊那邊的鑼鼓滿滿緩下來了。只見老楊從懷中掏出幾道符來,比劃了幾下,在棺材四周都貼上,然后拿了一個布袋子走過來丟在我懷里,說道“到前面去,邊走邊撒”,我打開一看,是滿滿的一袋子紙錢。

我趕緊又回到隊伍最前面,老楊隨即沖著八大金剛大喊一聲“上路了!”,喊完轉過頭來,繼續喊道“陰人上路,諸神回避!走!”,果然八大金剛抬的棺材又恢復了原重。

我跟吳先生又走在了前面,按老楊說的,邊走邊撒紙錢。大概又走了半個多小時,還是沒有到達墓地,我心說怎么這么遠。

早上上路之前,老楊說不能點火,所以我們也沒用火把,他們都無所謂,畢竟這塊兒他們都熟,閉著眼睛也可以走,可苦了我了。

黑暗中我跟瞎子似的,跟在吳先生后面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時不時的還踩在泥潭里,踩得我兩腳的泥,心里盤算著,這事兒完了之后,非得扯著老楊給我買新鞋不可。

路上除了鑼鼓聲外,幾乎聽不到別的聲音。又走了一段后,我不禁抬頭看看天空,祈禱著快點兒天亮。

走在前面的吳先生突然停下來了,我一頭撞在他后背上,撞得我腦門生疼。我還沒開口問,吳先生便轉過頭來,說道“小兄弟,你剛剛沒走我前面吧?”

我心說,我要是走你前面,能他媽撞在你背上嗎!“沒啊,我一直在你后面啊”我回答道。“那你看”,吳先生指著前面,我走上前兩步,努力朝他指的方向看去,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著。

“吳先生,你逗我呢,這漆黑一片,看啥呀?”我問道“你蹲下來往地上看”吳先生又道。

看他這么堅持,我就蹲下來往地上瞧,果然地上似乎有點點白色還是黃色的東西,我撿起來一看是個紙片兒,臥槽,這東西怎么這么眼熟,我再一摸,這他媽不是紙錢嗎?我趕緊往前走幾步蹲下來,果然,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紙錢。

這時候我就算年紀再小也知道不妙了,我沒走到前面來,這前面怎么會有紙錢,而且從紙錢上的折痕,以及干燥的程度來看,這分明就是我袋子里的紙錢。

這樣看來,那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又走回來了。我當時以為我們是迷路了,但后來老楊告訴我這叫鬼打墻。

我說怎么走了這么久還沒到,原來我們一直在繞圈子。我立馬喊了聲“師父”。老楊看我們停在前面沒走,也就跟了上來,問道“怎么回事?”我道“師父,你來看”

老楊一上前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便道“這地方戾氣還挺重,把袋子給我,你到后面去”。聽老楊這么一說,我也不敢問為什么,怕梨瓜嘣再落到腦袋上,只得乖乖照做。

老楊默雙手合十,默念幾句之后,憤然喊道“山不犯山,水不犯水,我無意踐踏寶地,金銀錢財奉上,也還望各位行個方便”

喊完老楊便轉過身來,又掏出一卷黑布,分給我們眾人。又對八大金剛道“放下吧”,于是八大金剛這才把棺材放下,接過老楊給的黑布。

老楊道“大家把眼睛遮起來,沒我的吩咐,不能摘下來,也不能偷看,這塊地陰得很”。大家聽他這么一說,也就乖乖遮起眼睛來了。

但是我這十二歲的好奇心,怎么可能遮得住。老楊也看出我的心思,于是走過來悄悄跟我說,“你是道士,你不遮也沒關系,但最好也遮起來,別嚇到自己”。

我心說鬼我都見過了,能有多嚇人。可說是這么說,手還是不由自主的把黑布蒙在眼上,我又想了想,還是蒙一只吧,看看老楊到底要干嘛。

老楊又走上前,打開包袱掏出紙錢用打火機點燃,開始邊燒紙錢邊念。我心說不就是燒紙錢么,有什么看不得的。

但就在紙錢點著之后,風就起來了,颼颼的冷風從耳邊刮過,直逼老楊而去,然后又在燒著的火堆旁停下。

頓時,火堆旁就黑影幢幢,似乎圍了不少人。我定睛一看,都是些面色慘白青面獠牙的東西,嚇得我心一下子跳到嗓子眼,豆大的汗水嘩的就下來了。可老楊就跟沒看著一樣,依然不緊不慢的往火堆里丟紙錢,那些東西則爭先恐后的伸手進火堆里撈。

這場景太恐怖,我趕緊把黑布蒙上。心說就是眼賤,看他媽什么不好。過了幾分鐘,老楊大喝一聲“拿也拿了,咱們相安無事,讓我過去來日再謝,我要過不去,你們誰都走不了”

只聽得周圍又是一陣呼嘯,就沒聲兒了。這時老楊道“好了,大家摘下眼罩,上路吧”我摘下來一看,果然,天亮了。

我們不敢再耽擱,于是加快腳步,終于沒再出幺蛾子,一路順利的到了墓地,然后也順利下葬。

老楊跟吳先生說“葬了就葬了,不要立碑,也不必來祭奠,隨它去吧”,吳先生滿心悲傷,啜泣著點頭答是。望著這么一個男子漢哭的稀里嘩啦,心里也不禁愀然。原來無論多堅強,也抵不過親人逝去的悲傷。

下葬完成后,一行人也不停留,就趕緊回村了。在村口老楊又讓眾人停下,他用隨身帶的水壺去村口的井里取了泉水來,再取了兩張符燒化了丟在壺中,讓我們挨個喝了。然后才讓大家各自回家,我和老楊則跟著吳先生回家。

第五章 身后事

到了吳先生家里,吳先生便把這次的工錢結了。工錢吳先生先用紅紙分七個包好,然后用尺盤端上來,畢恭畢敬。

老楊只拿了五個,剩下兩個連同尺盤又還給了吳先生。吳先生道“先生辛苦,都拿著吧”“該收的我收了,不該收的分文不取,這也是規矩”老楊笑著答道。吳先生不好推辭,別把尺盤收了回去。

老楊讓我把東西收拾妥當,臨走時他又叫過吳先生,叮囑了幾句“按道理,這事就算完了,但是你家這個,我還得提醒幾句”。吳先生望著老楊,臉上有些疑惑,從口袋里掏出煙來遞給老楊一根,小心問道“先生請講”。

老楊道“從今天開始,家里正門不要打開,你進出走側門,神龕前早晚一炷香,神龕上兩只蠟燭火不能斷,頭七的晚上在家門口跟房門口鋪上材火灰,頭七過后相安無事,前面那些就都可以撤了”

吳先生似乎還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有些恍惚的回答道“是,按先生說的辦”。然后老楊道“告辭”,便拿起家伙,帶著我出門去了。

出門之后老楊給了我一個小包,我雖然很想拿著,但是嘴上還是說“師父,我不要”,老楊道“拿著,不多,出了門就不能空手回去,這是規矩”。

他這么一說,我便不再客氣,接過來就揣兜里。老楊哈哈一笑,道“走了,回家喝酒去”。

吳先生所在的村子離老楊住的地方有差不多30公里,老楊不喜歡坐車,他說“人有兩條腿,就是拿來走路的,不走路要兩條腿干什么”

走著走著老楊興致來了,還邊走邊唱。中午的時候,我們在一處樹蔭下歇腳。老楊掏出煙來點上,深吸一口無比陶醉,然后緩緩說道“想問什么問吧”

我道“你怎么知道我想問你事情”“你小子,人不大膽子不小,也算機靈,肯定憋了一肚子話吧?”老楊撣了撣煙灰說道。

我說“是的,師父。每場法事做完,都要像交代吳先生那樣告訴主家要注意什么嗎?”

老楊回答道“這倒不是,吳先生家比較特殊,他老婆不是正常死亡的,而且怨氣太重”“那交代他那些有什么用呢?”我繼續問道。

“不開正門,是因為她是從正門出去的,回來也會從正門回來;燒香是敬家里先祖祈求庇佑;點蠟燭是長明燈,吳先生這次嚇的不輕,左肩頭的燈污暗,右肩頭已經快滅了,點兩只蠟燭為他續火;至于鋪材火灰嘛,是為了看看之前做的這幾樣有沒有效果”

老楊說完又吸了幾口煙,再撣了撣煙灰。我繼續問道“那怎么看有沒有效果?沒效果會怎么樣?吳先生會出事嗎?”

老楊掐滅了煙,道“你小子問題還挺多。頭七這天晚上,他老婆可能會回來,也不是可能,是肯定會回來。如果吳先生按我說的做了呢,他老婆走到正門口,不會進去;要是沒按我說的做,那......”

“那就是說,按您說的做,他老婆進不了門,否則的話,他老婆能進家門。材火灰是驗證他老婆有沒有回來的,正常的話,應該只有正門口的材火灰上有腳印,但如果房門口的材火灰上也有腳印,那就糟了,對嗎?”我回答道。

“喲呵,不錯嘛小子,腦子轉挺快,就是這個道理”老楊站起來伸了伸懶腰,懶懶地回到道。我也忙跟著站起來,問道“師父,那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吳先生,讓他自己有所準備呢?”

“看破不說破,這是規矩。生死自有定數,這個改變不了。道士能超度死人,但卻救不了活人。你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好了,回家!”說罷,老楊又唱著歌往前走了。

我跟在后面,心里一直想著這幾天的事情。這幾天事情太多太快,我都還沒搞清楚,也還都不敢相信,難道這個世界上真存在一些說不清的東西嗎?老楊是怎么做到的?

看來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我的好奇心正讓我一步步走進老楊的圈子,更想象不到之后這14年我還要經歷什么。而往后的經歷,確實推翻了我對世界的認知。

那時的我已經意識到,我的道士生涯開始了。 ? ? ? ? ? ? ?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下是真的把我嚇著了,我下意識用雙手準備拉開捂在我嘴上的手,身體不由自主的開始掙扎。但是又沒有力氣,那雙打手牢牢的...
    1891閱讀 627評論 0 6
  • 圖片發自簡書App第六章 舊日子 吳先生家喪事結束之后,我便跟著老楊回了家。 老楊獨居在千里山上,山腳下是一個村莊...
    1891閱讀 517評論 0 3
  • 第十二章 起立的遺照 閉上眼睛后沒多久,我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然后開始做起夢來,睡夢中自己被困在一間老屋子里,找...
    1891閱讀 314評論 10 4
  • 圖片發自簡書App十七章 玉蘭花 話剛說完,身后突然沒動靜了。 我倆對視一眼慢慢轉過身來,心里祈禱著千萬要靈驗。轉...
    1891閱讀 465評論 22 2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四章 唯一的辦法 胖子聽完一愣,問道“不是吧,開什么玩笑?跑?” 我蹲下系緊鞋帶,又緊了緊背...
    1891閱讀 381評論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