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的貧窮落后-首都的貧民窟

沒人能逃的出去


棚戶區的無奈

前不久,由于工作緣故,我有幸蒞臨北京的貧民窟,近距離觀賞。貧民窟?咱們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人民當家作主,怎么會有貧民窟呢?所以應該叫棚戶區。這不倫不類的稱號,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我們這個國家有很貧窮的一面,但可悲的是我們自己卻不愿意承認,其實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即使再窮也不放棄裝逼,難怪有這么多人唱衰中國。

在我此前25年的生命中,我生于美麗迷人的旅游城市,上大學離家,來到了更美麗迷人的青島。貧民窟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傳說,所以初來乍到,略顯好奇。初入眼簾的是一條長達三十米,寬卻不足兩米的羊腸小道。可站在過道的這端,我便能聞到過道盡頭廁所的“濃郁芬芳”,再走十幾米,一股惡臭撲面而來,讓我幾乎暈厥。這股味道,從我的鼻腔直入腦海,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時候,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屎尿和美酒一樣,都可以隨著時間的發酵而“歷久彌香”,只不過前者讓人頭皮發麻,而后者沁人心脾。

但更可笑的是,如果誰擁有了這里的房子,拆遷之后,便可以得到上千萬的拆遷款。也就是如果我擁有了這個廁所,我就可以拿這些大糞換出無數金銀財寶和佳肴美食,真是令人嗔目咋舌。


但當時的我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廁所對我人生的意義,因為我還有工作要做,于是我一頭扎進了貧民窟。是的,映入眼簾的是放在門口的煤氣罐,四月份的北京陽光便已充足,熾熱的光芒將煤氣罐烤著锃亮,但這溫暖的陽光卻讓我不寒而栗。這些房間的外圍堆放著琳瑯滿目的垃圾與數不清的破衣爛衫。這些都是易燃品,若有星星之火,再加上這幾個煤氣罐,數十居民瞬間可以灰飛煙滅,包括上圖可愛的小朋友們。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和社區政府相關人員,三令五申,幾次清理,但這里的人們依然屢教不改。不知道人要窮困到什么地步,麻木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在家門口按上“炸彈”,貌似隨時準備著離開這個苦難的人間,而他們自己卻毫不自知。


臥槽


姑娘,這樣真的好嗎

不久之后,我們進了一個房間,我身長八尺,一道房梁差點將我擊倒在地,房屋的低矮可見一斑。推門而入,我們見到的幾乎就是上圖的景象,只不過我無法進屋拍照,因為我沒有執法權,所以只能下載幾張類似的。不過我覺得這兩張照片已經很好了,起碼看似一塵不染,就是人多了點。但我進去的那間房子,完全是黑的,黑色的地板磚,黑色的墻壁,可人一點都不比這兩張圖片少。

那時候北京正在開兩會,所以要求必須清理棚戶區的垃圾,但其實政府拿他們也沒什么太好的辦法,這些棚戶區大概不到30間房子,原來都是公有住房,但時間太久太破敗,原來的主人就把它們租給了北漂青年和農民工們,但這些房子的產權卻分數于好幾家國企。周圍的物業呢,誰也不愿意管這破地,所以雖然有六家物業公司在周圍,但這里卻成為了三不管地區。

前幾天,政府相關人員組織開會,要清理棚戶區不服從管教的外地人,要求物業斷水斷電。物業的人默不作聲,政府官員無奈的搖搖頭說道,

“沒辦法,不拆,著火死人了怎么辦,以前我在底下辦事的時候看見那些小商小販,感覺哎呦真可憐,真不容易。現在看見這幫人,真他媽可恨,屢教不改!要是每次拆違建,每次清理群租房,每次都正常走程序的話一年也走不完,所以政府這塊99%的執法行動都沒走法定程序。”

說白了就是直接拆。當然了,正常的租住人群是不可能這樣的,但是碰見釘子戶,碰見屢教不改的,碰見不好溝通的,基本就這樣了。

這樣做對不對,我也不知道。

廢墟中的“程序員”

但這片房子里住的不全是農民工,還有月入三萬的白領。何至于此?北京的房租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沒有,雖然隨著房價長了不少。

因為這些白領要攢錢買房子,,,,,,,,,,,,,,,,,,

他們早上西裝筆挺的出門,在公司里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晚上回來把西裝整整齊齊的疊在快要發霉的枕頭下,湊合活著,然后擁夢入懷。

之前,我也住過群租房,還不至于,應該說是隔斷間,而我住著其中一間。后來,市政府拆違建,把我們這個也拆了。那天我回到那的時候,已經是一片廢墟。木板、碎石斷瓦到處都是,整個屋子滿目瘡痍,一片狼藉。最可怕的是電線都打斷了,縱橫交錯的暴露在外面,隔斷墻破碎的粉末埋葬了整個屋子,幾乎與床板齊平,粉末攪拌著電線,隨時有失火的危險。

那天,其他人都走了,我回來拿東西。但我發現對面屋子的小哥還沒走,他的屋子已經蕩然無存,他也被廢墟和電線包圍著,只有一臺老式電腦屹立在他的面前。我問他,“你怎么還不走?”

“沒錢再租房子了,至少近期沒有”他淡定的回答到。

“哥們你多大,你這電腦干嘛用的”我問道

"20歲,今年專科剛畢業,現在學編程,現在市場上這個比較火,想自學然后當程序員”他回答到,只是回答的時候,依然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腦,我想他可能都沒看見我長什么樣。

我沒再多問什么,收拾東西下了樓,回頭看了一眼樓上,時值午夜,萬家燈火熄,唯有“程序員“”小哥的屋子還在發出微弱的光芒。這光芒太小,而這黑夜太濃。不知這濃稠的黑夜將裹挾著這微弱的光芒去往何地,希望這黑夜不要太殘忍,即使不能將這小小的光芒帶到燈火通明的康莊大道,至少也能夠讓它照亮它的主人。

但無論如何,當時的我,肅然起敬。


更加貧窮的地方



(一)

有一次,我和朋友吃飯,突然聽到背后幾個年輕學生的高談闊論。

“兄弟畢業了想要干什么,找工作了嗎?”

“不想上班,我想創業,上班掙幾個錢,那種一眼望不到頭的生活我可不想過”

“現在生意也不好做的”

“是,但我覺得那些失敗的人還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思維落后,沒有堅持下去。。。。。。。。”

不遠處的我聽了之后,不置可否的笑笑。我突然想起了之前,我有一次畢業后回青島,一個跟我并不太熟悉的學弟說要跟我一起吃個飯,我很納悶,但還是去了。

“哥,我想去北京”

“去干什么?為什么?”

“北京是大城市,機會多,我想去闖闖”

“困難也多的,兄弟”

"我有勇氣,我有決心,雖然大部分人都失敗了,但我知道,但我覺得這些人還是沒有努力,沒有堅持。”

聽完他的話,我默然良久,是的,你說的很對,我無可辯駁。

(二)

以前我聽到諸如此類的言論,我會投以贊許的目光,甚至自己也心向往之。但是現在,身臨其境,想法卻有不同。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戰國時代,有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的父親是趙國的名將趙奢,趙括年輕的時候討論軍事的時候他的父親也辯論不過他。當時的人們都夸趙括有才,都認為趙括將來以后一定能超越他的父親,成為一代名將。但是只有趙奢沒有夸他一句,趙括的母親很不高興,說趙奢,“你也太小心眼了,兒子比父親強,你這個當爹的應該多鼓勵,夸一句這么難嗎?”趙奢無奈的搖搖頭,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么重要的事情在我兒嘴里這樣輕松,將來他千萬不可為將,否則辱趙軍者,必此人也。”后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趙奢死后趙括為將,長平一戰敗給秦將白起,自己攻敗身死,舉國男子也盡皆戰死長平,從此趙國一蹶不振。

同理,一個人,把很艱難的事情說得如此輕松,那他所要做的事情一定前景暗淡。上戰場打仗,最先死的就是整天喊著“精忠報國”的新兵蛋子。除非。。。。。

除非他能白天華麗的上班,但晚上也能住得下貧民窟。并且半夜內急的時候,能冒著踩到翔的危險,上那不捏著鼻子就無法進入的廁所。

除非他能忍受地鐵上擁擠的人流,冬季令人作嘔的霧霾,夜夜為夢想打拼到深夜,并且日復一日,仍能不忘初心。

除非他能在住所一片狼藉的時候,依然平靜的打開電腦,仍然認真的工作學習。在彈盡糧絕的時候,寧可冒著被電線電死的危險,也不選擇狼狽逃竄。

如果一個人能這樣,那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否則無論是要勇闖天涯還是創業,都是一本正經的扯淡。但是,這種喜歡一本正經的扯淡的人還不是最可悲的。

(三)

在之前單位的時候,我也很迷茫,有一天下班回宿舍,看見一位大哥慵懶的躺床上。我沒事就跟他聊兩句

“大哥,您干幾年了”

“十年了”(仍在最基層)

“大哥你不容易”

“是啊,混太久了,現在再想奮斗,來不及了。”

“來得及,您也就30多歲,為將來打算還來得及”

“將來,什么將來,慢慢干唄,等待命運的垂青吧。。。。”說罷,“大哥”便翻身睡去。

聊完天后,我回顧這兩年所見所聞,想起那個在廢墟中的少年,不禁感慨,人與人真的是不同。


北京這座城市很大,我們單位宿舍一邊,就是號稱中國“硅谷”的中關村核心區域,而另一邊卻是一貧如洗的貧民窟,夾在中間,著實尷尬。想想自己,沒有什么可抱怨的,比起其他北漂真是幸福太多。

小時候,覺得最貧窮的地方是小城的郊區

長大一些,在課堂上知道最貧窮的地方是偏遠山區

工作之后,來到北京,覺得最貧窮的地方居然在首都,那就是首都的貧民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覺得那里還不是最貧窮的地方,最貧窮的是年輕人“不食人間煙火”的輕浮內心。

但現在,我覺得即使這樣,仍然不是最可悲的,畢竟無知無畏也是一種勇氣。

人最可悲的莫過于不再有希望,不再去改變現狀,面對生活的重壓,干脆四仰八叉的一躺,心安理得的等待著命運的垂青。

嗟乎!人活一世,俯仰之間,倘若命運不曾垂青,年與時馳,歲與日去,仍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