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去salon紋眉,semi—permanent,因為要250美金,10個月前剛紋過,當時650。紋了兩次。現在顏色淡了,覺得自己有些猶豫。你說250美金夠我買多少眉筆。但是我會覺得不開心。我想起來小的時候是如何被帶大的,湊合湊合就得了。住在環境并不好的小區,吃飯也是我姥教導寧可吃撐也不要剩了,真是人比物賤的年代。到現在我去拉個頭發,我媽去的話,雖然她不說什么,也能看見她dissapproving,這種為了孩子還是花錢,花錢又很心疼的表情,讓我感覺很有罪惡感。這就是中國父母,一方面想要孩子好,一方面又心疼,甚至還恨孩子不懂事。
我就是一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個壓抑自己活力配合父母而活著的孩子。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可憐的,但有我這樣的父母的孩子也是可憐的。還好我逃離出去了。
你說我爸媽為什么這個樣子。自己沒什么活力也讓我沒什么活力。我媽一副你為什么不喜歡我,我做了一切應該做的事。一副我才是受害者的姿態。要不是她小的時候把我扔下我就不會那么小的時候就經歷被拋棄創傷。從小謹小慎微,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小的時候我不敢提出任何要求,因為一提要求就被拒絕。連買個蘋果都被拒絕,你可能認為我家特別沒錢,但是根本不是,我連買個蘋果都被拒絕不是因為經濟原因,而是因為我姥小的時候重男輕女,她自己總被拒絕。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