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五分鐘的時間,鼠標輕松地點著,卻是將之前不輕松地耗費了時間,耗了心力的73篇《冷艷世子妃》私密化了。
而這是我思考半月的結局。我很愛她,正是因為愛,所以我沒有辦法接受她的不合格。作為一部古風小說,在很多方面她都不夠成熟。我有時候會想就這么繼續寫下去吧,把她完結了再說。可卻總有如鯁在喉的難咽感,已經嚴重到阻擋了我的寫文的動力。我不知道其他人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基礎不夠堅實,建造不夠華麗。
《冷艷世子妃》節奏緩慢,不夠迅速。女主也不夠強大。這已經遠離我的初衷。我原想的馮清歌,她應該更加強大,應該更加獨立,更加聰慧。而男主殷鴻離,我自認為寫得還算合格。桀驁不馴,又足智多謀,人設也是深情而專一的。但還是不夠強大。而其他的配角,筆墨還是太散,沒有形成各自的鮮明。
在寫到二十章的時候,我的自我感覺還是很良好的。甚至還覺得自己寫得不錯,挺像那么回事的。越往下寫越覺得不是那么回事,腦力也是不夠用。構思一個故事都需要想很多天,要怎樣合情合理,要怎樣讓讀者看著舒服,看得過癮。而想了許久的 結局是我——卡文了。
寫小說遇到卡文,應該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而我這樣卡在里面出不來的,就很不好了。這個時候我再往下寫,其實是可以的。我能寫下去,沖向一百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不想這樣了。如果自己都對作品不甚滿意,那么又怎么指望別人去喜歡。所以我決定收回《冷艷世子妃》,也許是要無限期地封存她。
這段時間,看了一本書。東野奎吾的《解憂雜貨店》。大概因為是譯本的緣故,一些地方并不能理解。東野老師的懸疑太過燒腦,精彩絕倫。故事線十分的鮮明,任何支線都是為主線服務的。埋下的每一處細節都會在特定的時候,特定的地方發揮作用。這是我得來的一個關于寫作的感悟。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埋線,只是有些線填得很好,有些線就忘記填了,或者填得相當糟糕。
后來又看了一部輕松的校園愛情電視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看了電視劇,回頭去看原著的時候,一開始反而不能接受。大概是電視劇的敘事線和原著的回憶方式這樣的沖突讓我無法接受。之后才慢慢體會到小說里那些簡單溫暖的文字。這一類的青春文學,大概就是在這樣嬉笑,小憂傷里將文字簡單化,真誠化,從而引起大多數人對逝去青春的共鳴。
這幾天在看《九州*海上牧云記》。看得是電視劇,在朋友圈里問了一圈,絕大數人看完第一集就棄劇了。我現在是看到了26集。有些地方看得真的很苦惱,三條線,三位主角,從幼時到成年。他們身邊的每一條支線都是錯綜復雜,感情線反而是最明朗的了,因為感情線實在不是主要。真正讓我思憂的是他們各自的成長線。背負著出生俱來的星命傳說,他們要如何從純良到為皇,又如何復仇,又如何尋到自己心中想得榮耀。這些才是最關鍵的。
《九州》是一部非常系統的玄幻系列小說。很多人說和《權利的游戲》相似。不,這是我們中國的玄幻系列文。
我想原著上的人物個性一定非常豐滿,人物臺詞同樣生動。以至于演技不夠的演員無法駕馭那樣的臺詞,實際上是有些話劇的夸張感的。另外,通過《九州》,我更加確信了想象力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我這樣以網文作者為目標的人。
轉過頭來看我的《冷艷世子妃》,最大的一點不足便是想象力不夠,不敢想不敢寫。
以后,我還是會繼續寫下去。認真擬好大綱,找一家專業的網站登文。畢竟簡書對于連載方面還是不夠有力。而《冷艷世子妃》絕不是我丟在一邊的終結。我會重新雕琢她,重新給她一個基礎。
最后,感謝曾經支持我的你們。真的謝謝!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