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連續參加三期以來第一次沒有全部完成。這個結果對于我來說,有些低落。但我必須承認,倦怠期對我的影響要大很多。
從第一次開始沒有來得及寫文之后,疲憊讓我每天下意識的選擇把讀寫這項任務忽略,每天給自己的理由只有一個:太累了。
但其實,心里很清楚的知道,有幾天的時間是很寬裕的,并沒有忙到連寫文的時間都沒有。
另外一個影響我的原因是,從手機寫作,切換的鍵盤寫作,當沒有攜帶鍵盤時,寫作就會拖到下班之后進行,但剛下班卻正好是身體最疲憊的時候,這樣又給了自己拖延的時間。等到臨睡時才發現今天還沒有寫,連續的放棄之后,就是下意識的忽略了。
前段時間和不死君聊天時才發現原來進入倦怠期的小伙伴有好多呀。忽然想去取取經。
但這段時間沒能繼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幾乎和群里的小伙伴處于失聯狀態,也就是我幾乎沒有找過一個小伙伴主動聊天。
從對這項活動的密切關注到機會沒有把注意力放到上面是一個很大的差距。狀態的不佳,只想著過幾天就會自動變好,但從來沒有想過主動尋找方法來克服。因為想要自動變好,所花費的時間較長,對于自我生活的主動性也較差。很容易陷入改變前的舒適圈中不想出來。
今天忽然發現,趁早的打卡今年竟然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的周期,而趁早的打卡主要內容是關于冥想,有些是在小密圈,有些在趁早,但不管在哪里打卡,都有一個問題是,我沒有堅持做這件事情。總是在發現,最近精神不太好,該做冥想了這樣子。對于冥想從剛開始的5分鐘、10分鐘,到后來的半小時、1小時,持續的進步之后,是對自我要求的不斷增加。但真的做起事情來,不可能每天都可以滿足半小時以上的冥想時間,所以因時間不滿足而間接放棄這項活動,給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個時候應該采取《微習慣》中的策略,回到最初的時候,可以完成多長時間就完成多長時間,看活動的連續性,給予自己調節的權利,而不是死板的要求自己必須要做多長時間。比時間長短更重要的是質量。
像個初學者一樣認真
像最后一次一樣全力以赴
這是我給自己沒有完成70天打卡任務的一個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