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個月前,我是穿著10cm高跟鞋在CBD上班的廣告策劃,收入10k+,
兩個月前,我辭職了成為一個系著圍裙切菜的廚子,收入1k。
而這正好是我畢業后第三年的第一天。
至于混得怎么樣,還是那句話,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走完吧。
要選擇十倍的快樂,也許就要犧牲十倍的其他,當然我覺得這是暫時的。
比如一個人偷偷潛入香格里拉酒店的地下負二層的西餐廚房,他們看到我都驚呆了。(現在想起來自己也是蠻屌的)
許多人問我:“你后悔嗎?”
我說,是執迷不悔。上路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這輩子可能碌碌無為沒有結果的準備。
如果是奔著成功去的,可能只有那一刻是開心的;如果是因為喜歡,那么時時刻刻都是滿足的。
但也不會因為對未來的向往,而否定過去的任何一段經歷,因為每一個點都互相連接,才塑造了完整的你。
同時,每一種職業也都是無可取代的。比如我曾經從事的地產行業,就像一座龐大的城堡,資本、開發、設計、營銷、工程,每一個齒輪都如此嚴謹而精妙。
但是,比起機器轟鳴,我可能更愛那瓶碟碗筷的叮當聲響。
然而做甜品師看起來很美好,卻注定是一條更為艱苦的道路。因為這不是從互聯網到金融的轉行,也不是從甲方到乙方的區別,而是徹底改變你的方向。
記得看《功夫熊貓》時,父親對小熊貓說,你的血管里流著的是面條湯。父親是個以賣面條為生的手藝人,但這句話里面并無多少職業的榮譽感?!叭f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敝袊鴤鹘y觀念中對于職業是有著非常鮮明的等級的。
“你要一輩子當廚師嗎,那你還讀大學干嘛,初中畢業去上個新東方就好了啊,怎么這么任性呢!”
當我聽到家人和信任的人說出這句話時,心里是絕望的。我本來淚點極低,看個煽情爛片都能把眼睛哭腫,但那一段時間卻是難得的勇敢,沒掉一滴眼淚。
因為過去的那些經歷讓自己變得更加符合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和家人設定的框架和愿景。
而現在這個決定讓我覺得自己除了乖,還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只能自己對自己說,不要怕,就算無人陪伴,也要獨自前行。
當艱難的路和輕松的路擺在面前時,選擇前者。
【二】
真正邁出第一步時,是如履薄冰。
此時我的簡歷上的每一個字都成了減分項,因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也沒有何相關經歷。
起碼有不下二十個人和我說過,甜品師是他們夢想中的職業。很羨慕我做了他們一直想做的事情。
同時他們也說,但是不靠譜呀,既然你以前是記者是編輯是廣告策劃,誰又會相信你能認真做廚師。
有時候除了一點點勇氣,還要一點點堅持,既然喜歡,就不想等到當我老了。
當然我并不是一個勵志的人,因為我覺得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并沒有那么苦情。
所以,中間略去一萬字,現在我已經是廚師小雨了。
【三】
曾經開會做表寫報告熬幾個通宵,現在也會為了做一個八層的標準法式歌劇院蛋糕而彎著腰站上一整天,并沒有輕松多少,但卻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蛟S這就是做喜愛之事的神奇力量,它可以帶給你愉悅和驚喜。
你能看到面團擺上幾天就會活起來,它是有生命的,從內部開始膨脹,只要加以烘烤就會形成充滿細致氣穴的面包,那種千變萬化的構造讓人嘆為觀止。
在我看來,這也是廚師的工匠精神。
每種食材都有最美味的理想時刻。同時,處理食材時的溫度,力度,時間要求的毫厘不差,就像廚房里的魔術師。
“達芬奇畫雞蛋”是在這個一切都追求快速的時代里,一種逐漸被淡忘的學徒精神。
做面包的時候,對于水、面粉、空氣的比例,發酵的時間,都有十分苛刻的要求,差一點都不行。可能每一步的偏差導致的影響是微小的,但眾多繁復的工序之后產生的疊加效果,就是你和大師的距離。
所以烘焙本身就是一件不能著急的事情,需要細心,也更需要耐心。
法式甜品的一項基本功就是做泡芙。師父要求我在烤盤上做出的每一個泡芙大小形狀厚度都必須是一模一樣的,底部直徑正負偏差不能超過兩毫米,而且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因為許多原料從冰箱拿出來之后,在室溫下狀態就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口感,所以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處理。
就這樣,我可能已經擠了成千上萬個泡芙了,依然樂此不疲。
我愛我的工作,即使現在我做出來的甜品還要經常被師父罵達不到標準,但我還在仍在一次次的嘗試。
【四】
不期待生活會因為有夢想而對你網開一面,但我覺得,認真和堅持可以。
一直覺得廚師懷著喜悅之心做出來的食物會更加美味,那份快樂會通過一蔬一飯傳遞到食客的味覺神經。
即使不能成為米其林大廚,也能做一個快樂的胖子。
愿你也能做著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不管是畢業多少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