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年少時的夢想

(1)

??? 首先要給“年少時”下一個定義。就我個人來看,我的學生生涯至今仍未結束,一路“順風順水”的我正是你媽逼你好好學習時的“隔壁小袁”。這“順風順水”帶來的悲慘結局是,“小袁”目前已經沒有詳細的實現除了本專業對口工作以外的夢想的計劃了。那么,我就把“年少時”定義為上大學之前吧。

??? 六歲前我都沒有什么清晰的記憶,這一點我十分困惑(和我老婆不一樣,她甚至記得她幼齒時期為買一件東西而在地上撒潑打滾的詳細經過以及路人、父母的穿著等)。而那時候我的夢想,或者用文藝一點兒的說法,我最初的夢想,就是做一名科學家。我當時未必知道科學家是干什么的,以至于老師讓我們上臺用動作表演自己的夢想的時候,我只是簡單的比劃了一個拿扳手上上下下擰螺帽的動作。邪門兒的是有同學居然還猜出來了。可能那時候在我眼里科學家就是升滿級的修理工吧(去年我在實驗室磨洋工的時候突然意識到,理論上來說,我已經是一個科學家了)。

??? 升上小學以后,“要成為科學家”這個飄渺的夢想成功地被親戚們提升到更飄渺的境界,比如“去美國當科學家”,“去太空做科學研究”等等。我想,如果不及時阻止他們的話,我還會去到更遠的地方。

??? 由此可見,四年級以前的我其實是一個特別嚴肅的人,思考的都是人類福祉這樣的宏大課題。然而我是如何變成現在這么不正經的呢?想來這和我的第二個夢想脫不了關系。

(2)

??? 三年級的暑假,我照例住在奶奶家為天倫之樂的享受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個很開心的過程。更開心的是,我不知從哪個角落翻出了一堆相聲磁帶。當年郭德綱還沒那么有名,奇志大兵可能還在夜店跑場子。我聽著從破舊錄音機里傳來的不知是什么年代的包袱,一個人躺在床上,時不時笑得粗枝亂顫。自科學家夢碎太空以后,我終于找到了新的成長道路——成為一名相聲演員。于是我開始模仿磁帶里的段子,狂看曲苑雜壇。不過,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應該去哪里找一個搭檔呢?

??? 暑假過完,四年級開始,而我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巔峰時期(第二個在哪暫時還不知道)。“年級第一”這種“隔壁小袁”必備的虛名暫且不論,單說外貌這一項,就連人民幣玩家也望塵莫及。怎么說呢,現在流行TF Boys對吧?當年的我定能與之一戰。于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你見過長得帥的相聲演員嗎?長我(當年)這么帥的相聲演員怎么可能找得到相襯的搭檔呢?!含著淚,帶著恨,我將這夢想的燭光熄滅在了心底…

??? 事實上,我極度缺乏講故事逗人發笑的才能,而在這一點上我只佩服一個人,他就是肖大哥。說不上是因為他長得喜感,還是他霸道的講述方式,總之,他只要一說“誒,我講個笑fa把你聽咯”,你的嘴角就已經揚起來了。而直到現在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更適合做一個捧哏。無數次的團體交談都反復驗證了我冷不丁的吐槽補刀能力,而且在愉快的對話之后大家往往又能順利地將我的貢獻遺忘,使我能夠繼續以“嚴肅”、“靠譜”的口碑行走江湖,深藏功與名。如果我能早一點遇見肖大哥,早一點發現自己的捧哏屬性,說不定…哦,也不會,肖大哥不及我帥的。

(4)

??? 四五年級的時候,學校新建了一棟科教樓,緊鄰老教學樓,走廊相通,名曰“雛燕樓”。該樓最頂層是當時我們最向往的地方——計算機教室。

??? 我接觸電腦的時間很早,這要感謝我爹。在那個撥號上網都還沒普及的年代,我爹的樂趣似乎就是不厭其煩地重裝系統,優化系統,不滿意,再重裝一次。他時常滿足地看著空無一物的電腦桌面,點起一支事后煙。

??? 這帶給我直接的好處就是,當機房大門打開時,我可以在一幫目瞪口呆的同學面前保持優雅和淡定。

??? “哇!這么多電視機!”不知道誰喊了一聲。

??? “呵呵。”我微笑著,看著窗外的樹。樹在風中輕輕晃著,風從淡藍色鋁合金推拉窗的開口吹進來,緩緩攪動著屋內混合了甲醛,電子元器件和腳丫子味道的空氣。

??? 與此同時,城區一些小巷子里昏暗的民居內悄然開始了“電腦游戲萌芽”。房主在狹小的房間里密密麻麻地排開五六臺電腦,能夠聯機打紅色警戒和毀滅公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個位于人民醫院附近化名為“香港”的地方。我去過一次,看了看,然后回家了。正是這一次轉身,讓我這輩子沒能愛上即時戰略游戲,于是就錯過了后來的星際,魔獸,3c,dota,CS,錯過了領悟在網吧包夜的意義,錯過了體會一幫快三十歲的高中同學每到節假日相約去“開黑”的快感。

??? 總之,我在那個還沒能弄明白計算機究竟能干啥的年代,意外地因為早接觸帶來的虛榮,始終堅持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計算機用戶,同時保持著對科技產品的喜愛。而且,直到我在高考志愿表里填上醫科大學之前,我一直把計算機相關的學科列為最想學習的專業。也許這個結局在當年我轉身離開“香港”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吧。

(5)

??? 初中三年,我和舒潔同學一直擔任英語課代表,他是課文背誦業務主管,我是單詞聽寫片區經理。我們各自都曾利用職務之便魚肉同學。

??? 作為班里最帥的兩個人,我們收到最高的側面評價來自班主任在分配座位時下達的最高指示:“舒潔不能和女同學坐一起,嗯…小袁也不能和女生坐一起。”不過在當時我并沒有領會到這么隱晦的贊美。

??? 我之所以被委以聽寫重任,多半是因為發音沒有被初中老師不標準的聲線帶跑偏。這里又要提到一個側面印證我口音甚至好過英語老師的例子。

??? 那時班里英語綜合實力最強的是后來我們市的高考文科狀元,名為“達文西?剛”。某次放學前,英語老師宣布將聽寫單詞。按慣例這應該由她親自主持,結果那一次她臨時改成讓我來。于是我清楚地看見剛同學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并且作握拳狀小聲喊了一句“yes”。

??? 不管后來初中同學怎么評價當年的英語老師,我始終對她懷著一份感激的心情。她那時候對于我的信任,使我能夠保持著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一直到現在。而正是由這份興趣轉化而來的種種收獲才讓我把握住了一絲所謂的“核心競爭力”。

??? 之所以我后來沒學英語專業,是因為我爹關于“英語只是工具”的一番開導,我深以為然。不過在后來的大學生活里,我再也沒找到當年上英語課時那種放浪形骸的酸爽。而且就在最近,在某幾個為了畢業、前途輾轉反側的夜里,“媽的!不行我就去教英語”這個念頭偶爾會讓我如釋重負地露出“你終于回來了”一般的微笑。

(6)????

后來我學了醫,今年還沒畢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