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三年級作文里有這樣的一題“成大后你想做什么?”,其實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開始問“小朋友們!說說你長大后想做什么吧?”
那時的我,不知道未來是什么,好深奧!未來還那么遠,怎么去想呢?也好迷惑,自己以后要干什么呢?
我去看同桌的,看隔壁老王的,看前排學霸的……看看他們是寫了什么的,哇,我長大以后要做老師、工程師、醫(yī)生、護士、警察、消防員、作家、老板………………看著同學們寫的天花龍鳳,各行各業(yè)應有盡有。為了交作業(yè) ,我呢參考了作文寶典嘔了三百字出來。這樣的作文不只一次,小學有、初中有、高中也有,我就在作文中換了無數(shù)次“工作”,每次作文的開頭也特搞笑與煽情,是這樣的:我有一個夢想!從小就想做一名教師(醫(yī)生、消防員……)但這真是夢想嗎?對我來說不是,因為我連發(fā)夢都沒有,這樣的陳詞濫調(diào)也只不過是為了應付當時的作業(yè)而已。
搞清自己想要什么真的好難?!
大學選專業(yè)的時候,選了幼教,如果你說是因為想明白了,那不是!其實當時自己不知想選什么。以為幼教是個輕松,壓力不大的專業(yè),想著渾渾噩噩就這樣混大學日子了。
但我錯了…………
必修的技能項目太多了:鋼琴、舞蹈、美術(shù)、聲樂。而每一項都是要經(jīng)過老師一對一的考核過才可以畢業(yè)的,本想打算混日子的大學生涯泡湯了。但自己選擇的路含淚都要走完!
第一節(jié)上的課是鋼琴課,老師一來就開始挑苗子了,發(fā)現(xiàn)我班原來很多同學都是有基礎的,以前練過的,靈巧的手指在白鍵與黑鍵上跳躍著,一曲《夢中的婚禮》緩緩而來,悅耳動聽,而我就像一個沒有見世面的小女孩,除了感嘆她們的厲害之外還有深深的羨慕,那刻我開始想學習鋼琴。
我是一個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人,但我也是一個決定做的事情就會全力以赴的人。
或許是這樣性格的自己,讓我在大學時期,從沒有一點技能基礎,到最后逆襲成功!
從沒有舞蹈基本功到站在科達杯比賽臺上,獲取舞蹈賽金獎。
從鋼琴小白到優(yōu)秀考級的前三名。
從畫線都畫不直的我,到學部美術(shù)類手工賽作品一等獎。
從不懂怎樣發(fā)聲到聲樂社社長。
不是因為喜歡才去做而是去做了才喜歡上。
大學時期是我最努力最用功的時期,中午其他人在睡午覺的時候我在泡琴房,晚自習的時候我在泡舞蹈房,周末時候我還是在舞蹈房、琴房、美術(shù)室中泡著泡著
在琴房打過瞌睡、在舞蹈室掰著一字腿練單詞、在美工室割傷過手、凌晨起來去霸占舞臺……
哪個時候的自己每天都打了雞血,充滿動力與活力,無所畏懼,或許和其他同學的距離正好是我前進的動力。
那個時候我不再迷茫自己要做什么,不再去徘徊要走哪個路口。
如果你此刻迷茫、疑惑、懷疑、沒有動力與目標,那是因為你接觸的太少,去做的事情太少。
去做事吧,去做事了才知道你想不想,喜不喜歡,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