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婚
五年前的成都,一個飄著雨的下午,百合和阿藤走在去民政局的路上,他們是去辦離婚手續(xù)。
五年前的那場雨恰逢仲春時節(jié)的梅雨季,下得人們愁腸百結,百合記憶中的那天卻是和雨無關的。她那天在日記中寫下了“清新而又孕育著希望”的句子,即便這樣,但百合也深諳世俗對她這種女版的“陳世美”摧毀起來易如反掌,不能小看了“閑言碎語”。
雖然是走在遇見熟人概率極低的梧桐偏僻小巷中,這條路的兩側行道樹長得枝繁葉茂,層層疊疊密集得陽光都透不下來,枝條壓得極低,稍稍遠一點的距離,便被遮擋了視線,這是去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一條背街小巷,人跡稀少,但敏感的百合還是盡量扮出一副悲戚的姿態(tài),語調低低地和阿藤說著話,內容是和辦理離婚需要的資料有關的細節(jié),而她的內心卻想往著和蘇青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心里有著絲絲期盼的快意。
而阿藤很無奈,表情悵惘,心情和百合恰恰形成反襯。
他身材高大偉岸,溫厚帥氣,曾被多少女生喜歡過的剛毅男子,在決定離婚的一夜間便佝僂了,少說也駝了幾厘米下來,一千度的近視眼鏡也跟隨著垂頭喪氣地耷拉在臉上,連高挺的鼻梁也似有似無,頹勢顯露無遺,此后再未見過他的身板挺拔直立起來。
但那一天,他還盡量強裝淡定,配合著百合輕聲細語地說話,偶爾用右手托托眼鏡架子,左手撐了一把很有男子氣慨的藏青色的闊傘,高高的舉在百合的頭上。他那些往日的壞脾氣,都已經在與蘇青爭奪百合的交鋒中一次次敗下陣來,能量已耗散殆盡!因此,他選擇了放手。
離婚的那年,百合的兒子剛滿周歲。百合當時認為自己的狀態(tài)不好,不適合帶孩子。百合和蘇青講好了,離婚后就立即與蘇青去辦結婚手續(xù)。
所以蘇青與百合商量,暫時不要把孩子帶在身邊。而阿藤的父母是想要留下這個孫子的,正好遂了雙方心愿。
2.兒子歸屬
百合深思熟慮之后決定放棄孩子的撫養(yǎng)權。
她想,這么大的事情還是必須回去給母親談談,要盡量把事情說得舉重若輕。
“不就是名譽上跟爸爸嗎?”百合想把放棄兒子撫養(yǎng)權的事說輕松點。為了能做通母親的思想工作,她專門挑了周六的上午,還提前告訴妹妹百莉一定要推掉其它事務,確保這個周末在母親家里呆著。她要妹妹幫忙說服母親。
還未聽完百合的傾訴,平時涵養(yǎng)極好的母親急急打斷了百合,大聲地說:
“什么?你說的什么?你說你放棄孩子撫養(yǎng)權?為什么?”
百合料想到母親的過急反應,她不敢和高聲說話的母親作任何解釋,轉頭給站在一旁的妹妹使眼色。妹妹趕緊過來打圓場:
“媽媽,你別生氣,你聽姐姐把話說完。”
“我不要聽她說完,我已經很明白她的意思了。”母親顯然已經很不耐煩,她都不愿多看百合一眼,只面向百莉說話。以母親的涵養(yǎng),她不是聽不下去,而是她根本都不想聽百合把下面想說的話講出來。
在她們的大家庭里面,母親德高望重,決定著家族大事,誰要嚷著離婚都很難過母親這一關,更何況是百合——她的親閨女,她本來就不同意離婚。
在百合與阿藤鬧離婚期間,母親早早就把外孫接到她那里安頓下來。百莉因和母親住在一塊,也被母親要求和她一起照顧外侄子。所以還在和阿藤談判離婚時,百莉就對百合說過:“兒子一定要判給你撫養(yǎng),你若不想管孩子沒關系,你把孩子要過來,放回家里,我來給孩子當媽媽。”
百莉和母親一樣地喜歡孩子,百莉的喜歡還因為她結婚三年了,一直未孕,曾有五迷三道的人建議她先從帶一帶別人的孩子開始,然后就會帶出自己的孩子來。
百合并不知道妹妹對這個說法是否真的相信,還是百莉本來就很喜歡孩子,尤其是喜歡百合的孩子,她顯然是不會幫著百合勸說母親了,她要留下這個孩子。
因此,百莉對百合說:“就這么說好了吧?把孩子爭取到手,離婚后,孩子來外婆家。”
從民政局出來,阿藤執(zhí)意要送百合回家,但百合拒絕了。她想獨自整理混亂如麻的頭緒,接下來的事情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她要好好想想。
百合第一件事便是先回到她和阿藤的家,非常仔細地清理孩子的衣服,把還能穿的收拾了一大包,稍小的衣物便塞進另一個袋里,留著給妹妹生孩子用。她還順帶還收拾了能拿得走的玩具,把它們統統塞進了一個最大號的旅行箱,然后拖著出了門。
天仍然下著雨,路上泥濘不堪,百合是想叫輛出租車,她要把孩子的東西送去媽媽家。
她深一腳淺一腳走在水洼中,濺起的水珠弄濕了她長及腳踝的百褶裙。她終于找到一塊能站人,雨水稍少的地方,把拖箱立著,便站在路沿上招呼出租車。一輛又一輛出租車開過,卻沒有人理會她,她覺得等了很久,感覺打到車的可能性都沒有了,她連一輛掛著“空車”標志的出租車都沒有見到。
百合便沿著路沿兒繼續(xù)往前走,不知不覺又走了很久,她已忘記了時間,疲憊的身影在公路邊的人行道上踽踽獨行,終于,她抬頭的時侯,發(fā)現自己已走到了汽車站。
汽車站出奇的冷清,和平時熙熙攘攘的擁擠樣子不一樣。或許剛好趕巧人少,百合買了張票,上車了。
路程大約有一個多小時。看著窗外下著雨,百合競覺不合時宜的凄清凋零,心情和上午走在梧桐路附近的時候大不一樣。回想起在民政局跟阿騰爭奪孩子撫養(yǎng)權的細節(jié),一絲傷感從心底串上來。
百合還記得,當她說出她一定要孩子撫養(yǎng)權的時候,阿藤的表情從淡定轉為了憤怒。他們當著工作人員就發(fā)生了爭執(zhí),當時正問到一些具體的財產分配問題;當然,孩子的撫養(yǎng)權也是離婚時矛盾集中爆發(fā)的一個重要重點。
真正的爭辯的時間并不太長,大約十分鐘光景,阿藤就決定放棄了。他是心懷愧疚還是覺得爭不過百合呢,百合覺得都不重要了。她的媽媽和妹妹要哺育自己的孩子最重要。
百合知道阿藤是個孝子,也知道他的父母有多么喜歡這個孩子。自從得知百合懷上這個孩子后,阿藤的父母就不斷地從幾十公里外的市郊過來看他們。做些好吃的帶過來,覺得心意還未盡然,所以還經常請人捎帶些營養(yǎng)品過來。
然而,無論阿藤怎么的好,以及他父母怎么的示好;百合每次見到阿藤父母時,都能從他們的臉上和刻意的關懷中,感覺到他們來替兒子表達歉意的誠意,但這些都不足以消除阿藤帶給百合的傷害,都無力改變百合侍機離開阿藤的決意。
(未完待續(xù))
無戒365極限挑戰(zhàn)日更第8天
我是金中紫,歡迎您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