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圖書館找到了《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李笑來說這是影響他最大的三本書之一。
有些書,在你沒有相關知識、經驗做鋪墊是無法理解的。幸好我之前看過《專注力》和《批判性思維》。
好了,說正題吧。
我們為什么需要“勞逸結合”?
因為人的大腦根本就有兩個操作系統!
→第一個是原始操作系統(動物性)
無意識的不需要注意力參與、本能、習慣、沖動、感覺
→第二個是為了適應現代社會進化出的高級系統(真正的人的特性:思考)
一般情況下,大腦默認第一操作系統,為啥?因為不費力啊。(投機取巧到現在還能盛行,實在是因為有生理基礎,嘖嘖)所以你可以自動自發地做一些所謂的“習慣”,而無需思考。
在特殊情況下,你才會支使大腦讓第二系統上線。(注意這個詞——支使。所以是你控制著你的大腦,而不是大腦控制著你!)
你要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而不是任由思緒飄蕩。那你集中注意力的源動力是啥?就是自控力啊!問題是自控力是有限的,所以當你完成一項高難度的任務后,會有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現在知道是為啥了吧,因為集中注意力耗盡了你,也就是說自控力耗盡了你的精力。
事實是,這兩個系統都在你大腦里,輪番上陣。你不能100%的壓制任何一個,也不能把其中一個關到籠子里。
因為,我們不可能100%的放縱,因為還要生活,還要工作,還要建立有意義的關系。
也不可能100%的自控,因為自控有限,如果你強迫自己100%自控,那么時間久了,第一系統就會發出抗議(我認為其實也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吧)給你來個絕地大反擊!
就比如我自己吧,決定要自律和執行后,給自己定了一系列任務,包括控制飲食、慢跑、減肥操、看專業書、做筆記、背單詞、練習聽力、看訂閱的專欄并總結、不看電視、不熬夜……堅持了倆禮拜。
要知道每天下班后就很累了好嗎,我完全不讓自己有意識松懈的時候,堅持100%的集中注意力,逐個完成任務!
周末也不停,不是在圖書館學習,就是在家完成任務。
第一個禮拜很順利,可是第二個禮拜就不對頭了,其他任務都很順利,但是開始暴飲暴食了!攔都攔不住!我還不明所以!尤其是端午假期前一天下班回來,著魔了一樣買了一大堆吃的,是的,是一大堆…… 然后歪在床上邊吃邊看電視到凌晨1點!
所以你看,接受人就是分裂的事實,是很關鍵的。我掙扎了很久才接受這個事實。
學到一個新知識,在應用時很容易走極端,不是過于放縱就是過于自律。
原因在于,沒有真正理解這個知識。沒有接受人是分裂的事實。
這兩個系統都屬于你的大腦,壓抑其中任何一個的結果都是反抗。
正確的運行這兩個系統的方式是:傾聽自己的內心。
累了就休息一會兒,理解第一系統對自己的保護欲。
精力恢復了就繼續做正確的事,不沉溺在輕松的放松模式中,是第二系統對自己的自律。
現在看番茄工作法確實是基于科學事實。
雖說自律的根源是自尊自愛,做對自己有長久利益的事,但是自愛也包括適當休息,愛惜自己的身體。
就像《幸福課》中沙哈爾說的那樣:
準許自己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