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需要“勞逸結合”

今天在圖書館找到了《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李笑來說這是影響他最大的三本書之一。

有些書,在你沒有相關知識、經驗做鋪墊是無法理解的。幸好我之前看過《專注力》和《批判性思維》。

好了,說正題吧。

我們為什么需要“勞逸結合”?

因為人的大腦根本就有兩個操作系統!

→第一個是原始操作系統(動物性)

無意識的不需要注意力參與、本能、習慣、沖動、感覺

→第二個是為了適應現代社會進化出的高級系統(真正的人的特性:思考)

一般情況下,大腦默認第一操作系統,為啥?因為不費力啊。(投機取巧到現在還能盛行,實在是因為有生理基礎,嘖嘖)所以你可以自動自發地做一些所謂的“習慣”,而無需思考。

在特殊情況下,你才會支使大腦讓第二系統上線。(注意這個詞——支使。所以是你控制著你的大腦,而不是大腦控制著你!)

你要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而不是任由思緒飄蕩。那你集中注意力的源動力是啥?就是自控力啊!問題是自控力是有限的,所以當你完成一項高難度的任務后,會有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現在知道是為啥了吧,因為集中注意力耗盡了你,也就是說自控力耗盡了你的精力。

事實是,這兩個系統都在你大腦里,輪番上陣。你不能100%的壓制任何一個,也不能把其中一個關到籠子里。

因為,我們不可能100%的放縱,因為還要生活,還要工作,還要建立有意義的關系。

也不可能100%的自控,因為自控有限,如果你強迫自己100%自控,那么時間久了,第一系統就會發出抗議(我認為其實也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吧)給你來個絕地大反擊!

就比如我自己吧,決定要自律和執行后,給自己定了一系列任務,包括控制飲食、慢跑、減肥操、看專業書、做筆記、背單詞、練習聽力、看訂閱的專欄并總結、不看電視、不熬夜……堅持了倆禮拜。

要知道每天下班后就很累了好嗎,我完全不讓自己有意識松懈的時候,堅持100%的集中注意力,逐個完成任務!

周末也不停,不是在圖書館學習,就是在家完成任務。

第一個禮拜很順利,可是第二個禮拜就不對頭了,其他任務都很順利,但是開始暴飲暴食了!攔都攔不住!我還不明所以!尤其是端午假期前一天下班回來,著魔了一樣買了一大堆吃的,是的,是一大堆…… 然后歪在床上邊吃邊看電視到凌晨1點!


所以你看,接受人就是分裂的事實,是很關鍵的。我掙扎了很久才接受這個事實。

學到一個新知識,在應用時很容易走極端,不是過于放縱就是過于自律。

原因在于,沒有真正理解這個知識。沒有接受人是分裂的事實。

這兩個系統都屬于你的大腦,壓抑其中任何一個的結果都是反抗。

正確的運行這兩個系統的方式是:傾聽自己的內心。

累了就休息一會兒,理解第一系統對自己的保護欲。

精力恢復了就繼續做正確的事,不沉溺在輕松的放松模式中,是第二系統對自己的自律。

現在看番茄工作法確實是基于科學事實。

雖說自律的根源是自尊自愛,做對自己有長久利益的事,但是自愛也包括適當休息,愛惜自己的身體。

就像《幸福課》中沙哈爾說的那樣:

準許自己為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意志力是什么? 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欲望的能力。提到意志力,很多人會想到需要意志力的最大考驗莫過于...
    惜她閱讀 3,223評論 0 23
  • 書名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作者(英)丹尼爾·博爾(Daniel Bor)譯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閱讀 15,399評論 9 54
  • “大理時間”是什么? 在大理,答案就是管他什么時間,一切看心情。 有一個地方叫喜洲,那里的人們把生活交給了微笑,骨...
    WiFi密碼是多少閱讀 803評論 14 13
  • 從今天開始要在這里書寫一些屬于我自己的只言片語,觀點不一定正確,態度不一定明朗,也許是胡說八道,也許是觸景生情,也...
    王一木閱讀 8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