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井然有序,例如股神巴菲特,查理·芒格,他們從早上起床開始到上床睡覺都是合理、有效的利用著時間。
例如查理·芒格,他每天六點四十五準時看報,七點半跟與會者一起共進早餐,然后開車出去,工作完一天后回家,每天睡覺之前還要進行電話會議。
他們把時間分成一段一段,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情都羅列的清清楚楚,爭分奪秒的利用時間,打電話,分析股市行情。
在他們的概念里,時間要比金錢寶貴的多,因為錢可以想辦法去賺,而時間只會越來越少。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的癥狀,就是今天的事情想著明天再做也不遲,此時此刻的事情想著放到下一個小時去做吧,到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不是我們追著時間跑,而是時間追著我們跑,因為我們好像什么都來不及做了。
今天的事情如果可以放到明天,到了明天,我們是不是想著可以再放到明天,現(xiàn)在的事情如果可以放到以后,是不是一直想著以后,這樣循環(huán)往復,往往什么事情都辦不好。
所以古語有云:今日事今日畢。
很多人在一天工作開始的時候,總是習慣于先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后做難的事情,其實這樣的效果就是越做越難;而若是你先把最難的放到前頭,再慢慢做簡單的事情,反而會越做越簡單。
曾經美國有一項工作調查表明:每天若是把最難的工作放到清晨,再從難到較難,再到簡單,比倒過來從簡單到較難再到難的工作次序會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節(jié)約時間成本。
清晨往往是人頭腦最清晰、最明了的時刻,這時候大腦比較“干凈”,把難的工作放到清晨做,有利益大腦發(fā)揮最好的效果。
所以很多學生喜愛清晨一大早起床背單詞,成功人士喜愛清晨讀金融報。
這個時候的大腦是最清晰的,記憶力也是最好的。
所以引申出來一句話:由難亦簡易,由簡亦難難。
大部分成功人士也喜愛一天的早晨,他們往往善于利用早上寶貴的時光。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不愛睡懶覺,他們往往早上六點就要起床,準備一天的開始,華人香港首富李嘉誠,每一天的工作安排都是滿滿的,但是他還是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所以說早上的美好時光對于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
早上六點起床的人往往比九點起床的多做了一大堆的事情,他的一天也顯得更長更豐富。
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那么就專心的只做一件事,這比同時做幾件事來的效果好。
比如你要讀書,那么你就專門安排一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安安靜靜的讀一本書或者一本雜志或者報刊,而不要一邊讀書一邊做別的,聚精會神的做一件事,記住的內容也會多許多,效果也會好很多。
你一邊做一件事一邊再做別的事,往往效果就會差許多,所以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要求我們不要開小差,因為開小差就是在分心,就屬于一邊做一件事一邊再做另外一件事,這樣你往往不能完全的聽好老師講課的內容,一堂課下來,你的聽課效果肯定是比那些聚精會神聽課的同學的效果要差。
如果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想必你的人生會增加許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