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入職以來簽訂了不平等協議,我的頭上就有了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刻刻銘記著自己的考核要求和工作任務。在別人眼里,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新人,沒有人關注你的壓力,沒有人管你的心態,這就是普通的生活和平靜的工作。在一定的自由度內,仿佛一切都隨你自己決定。而到了考核之日(審判之日),是去是留同樣地沒有人會關心。這種事情,不進則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不得不說,人是具有不同的能量場的。以前一起共事的L君就是典型的負能量之王,其實他的各種事情都已經處理的十分優良,在別人眼里甚至是十分令人羨慕。你若是與他交談,他會讓你知道所有的艱辛、所有的暗箱操作、所有的坑、所有的嘗試都是失敗,最后十分不得志地到了困境。如果你不是十分了解行內的平均水平,甚至都會產生同情了。而相反地,有的人會淡淡地提及生活和工作中艱難的部分,然后給予你鼓勵。其實很多事情,換一種心態去思考、去做,結果真的會完全不一樣。如果你是那種沒有主見的人,就更熱鬧了。遇到傳遞負能量的人,聽君一席話,你甚至可以覺得未來無望,不如早點去地獄里占個坑;而遇到傳遞正能量的人,又瞬間膨脹到看不見自己的小雞雞了。
而事實上,越來越發現評價一個人和一件事情是十分困難的。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說的那樣:“每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擁有你那樣的優越條件。” 做出判斷的時候,我會盡量去站在對方角度上考慮一下問題。而當我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時,印象深刻的觀點是“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所以,這些年來,我對身邊的人和事只是帶著觀賞的態度去看,不置可否。人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我不應該對別人的生活提出批評。
不得不說,當我意識到自律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時,在我逐漸踏上自律之路時,很容易地也在強求別人跟我一樣。可想而知,會碰到許多無奈,甚至是惡意。正如好友H醬教會我的那樣“People don`t really change”,我也漸漸相信,一場普通的對話中,別人并不需要你去糾正、評價,而是希望得到你的理解與支持。而對方的態度,在他描述話題的時候就已經表現的十分徹底了。除非是明顯的大是大非,又有什么事情非要統一標準呢。繞了一大圈,突然發現這就是小時候老師教給我們的“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這一年以來,自從有了kindle,看了很多東西,這種充實的感覺非常好。尤其是閱讀了一些社會心理學的書籍之后,慢慢地可以深度剖析自己。有時候一個研究給出的結果,只是在解釋一種現象,不代表人人都會有這種行為。而更多的時候,一些現象確實是具有普遍性的。
比如一個十分常見的例子,在面對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新任務時,如果你是執行者而對成功沒有信心,這個任務僅僅是你的上級強加給你的。你在內心已經把上級罵成了豬頭,然后不得不去嘗試著執行,等到最后通常是失敗。這個現象換個角度看,其實是你在努力證明你的上級是個傻逼。但是,你回頭問問自己,上級是不是傻逼跟你有什么關系?你需要的其實是任務成功啊。
而對于另一種心態的人,在這種情境下,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堅定相信成功是可能的,如果目前沒有成功,肯定是某些細節不到位。這種模式下,你永遠帶著熱情和自省去攻克難題,孜孜不倦。當然,這不是心靈雞湯。這種情況你同樣要面臨挑戰失敗。但是你收獲了挑戰的經驗,以及失敗的教訓,甚至理解了上級當初提出這個挑戰的出發點。
王小波先生說過,“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以上就算是我身邊有趣的現象之一吧。
呵呵,而現在的我,正努力奮斗在第二種模式之下。除了勝利,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