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強哥,原來你的電影拍得跟你的愛情一樣爛——說的就是你的《大鬧天竺》!

今年的春節(jié)完全是給自己過了,沒有回鄉(xiāng)下,也沒有去拜年,所以才有機會在大年初二(昨天)看了寶強哥的這個超級大爛片。

一開始沒想看這種討巧老題材的電影包括《西游伏魔篇》,而之所以最終“背叛”了自己,跟很多人一樣是因為感情上的支持捧場,畢竟導演和主演是王寶強——一個自身經歷傳奇勵志同時去年又遭受巨大婚變的“好人”。況且還有白客、黃渤這樣喜聞樂見的演員,以及并不是演員但挺耐看的柳巖和岳云鵬。

而看完之后,我的同情和支持都變成郁悶和憤怒。走出電影院第一時間刪掉了電影開始的時候在朋友圈發(fā)的一個狀態(tài),意思是我可不想讓人知道我居然看了這樣一個爛片。而我寫這個評論完全是因為一種浪費我時間的“報復”,同時讓其他還沒看的朋友“珍愛時間”。

寶強哥,別怪我粉轉黑,對不起,之前你是一個吃苦耐勞、敬業(yè)拼搏、風格鮮明的好演員,我為你鼓掌喝彩,甚至被你鼓舞感召;但現在既然你提高了自我要求,坐上了影響大眾審美的導演寶座,那就要承受我們以導演的標準對你的評判——相信你會懂得我們“都是為了寶寶好”。

先從劇情上說,基本效仿《泰囧》,卻成了東施效顰。作為一個電影,即便再是動作片、喜劇片,最基本的劇情和主題還是要有的吧,否則不就成了小孩子過家家嗎?我們看看寶強哥是怎么安排劇情的。


在電影開頭部分,感覺像是悟空成佛之后在天宮調戲其它神佛,本性不改,如來認為他還需要一次劫難作為最后的修行,所以把他再次打回人間——這感覺像是以悟空的后世的修行之路為主題,他歷經磨難之后再次證悟成佛,而且最好比《西游記》結尾還要高上一籌。如果是這樣的話,劇情還不錯,甚至可以很有啟發(fā)性。

順便,在細節(jié)上,這里的鏡頭順序也有問題,因為天宮上的鏡頭居然不是開場第一幕,而是放在了現實世界的武空(寶強哥演的)以釘子戶頑抗開發(fā)商之后,明明反過來更合理,倒敘、插敘都很別扭。

如果說這還是一個小問題,而隨著電影進度展開,萬萬沒想到,主要的劇情好像是:武空因為等待弟弟歸來而堅決成為釘子戶和開發(fā)商想要拆除“小樓”的矛盾沖突,以及唐森(白客飾演)與哥哥的暗殺與反暗殺沖突。但在快結尾的時候卻出現了武空遇到悟空神像瞬間獲得神力、暴走反擊大刺客“九爺”的場面,似乎是與開頭要呼應的。

而更“神奇”的是,最后結尾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原來武空護送的唐森就是武空一直等待的“失散多年的弟弟”!按說最后定格的應該是最主旋律的吧?那開頭說好的修行證悟呢?這又是想講什么呢?我們一直要找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嗎?

至于自己樹立起來的幾個人物沖突,最后也是完全和稀泥式的草率結束了。

不是多線程劇情不能排布在一起,也不是一個電影就該有一個最鮮明的主線,其它的不該有,但這種排布一定不是爛燉火鍋一樣的扔在一起的混合物吧。我相信我們觀眾希望看到的是樹干上長樹枝、樹枝開花朵一樣的整體,或者有條理的并行排列,否則就是嚴重摧殘感官與大腦啊。

我甚至愿意保留一個看法,就是在劇本層面這些元素或許融合得還不錯,就是在導演上出現了節(jié)奏和次序的混亂。在觀看的時候,我其實很想走進寶強哥安排的劇情與畫面,但我又明明感覺他一次又一次用他主次不分的劇情轉換和不合時宜的特寫鏡頭把我從電影中拽出來,目的是為了在我耳邊說:看,這可是歡天喜地的賀歲片,熱不熱鬧、精不精彩?


如果說我在觀影過程中的感覺是有點煩躁、有點眩暈、有點想吐,你不要覺得夸張。因為我接著就想說角色安排與語言對白部分,讓人無法消化。

說白了,全劇其實只有一個角色,就是所有角色都像寶強哥最擅長的“傻逗比”形象,老總不像老總,富二代不像富二代,連刺客都和藹可親。裝扮上全部花里胡哨,語言上全部直接粗暴,說話全部靠吼——村里人吵架都比這個水平高。

唯一成功的角色可能是王寶強自己演的武空吧,所以在這個劇中,只有一個他一個演員發(fā)揮了最該發(fā)揮的水平,其他人都是牛刀殺雞,折身助友。我不知道是因為愿打愿挨,還是他們和觀眾一樣對寶強哥有同情分,他們才會睜眼瞎陪著寶強哥在春節(jié)以鬧獻樂。

如果以“鬧騰”為電影或者賀歲片最高審美標準,這部片子倒是可以拿奧斯卡了。那么為什么我們不和家族里的小孩子好好鬧騰而要帶著期盼到電影院里來呢?

其實我也看得出寶強哥主觀上是很用心用力的,甚至不希望我們只是一笑而過,他有意設置了很多希望我們開懷大笑或動情落淚的地方,只是所有這些地方都存在鋪墊醞釀不夠、切換突兀的情況,最后成了哭笑不得,彼此難為。

我在電影院除了聽到一些孩子和類“傻白甜”的女生發(fā)出了一些笑聲,并沒有多少賀歲片該有的會心一笑或者哄堂大笑,走出電影院的人群也大多一臉懵逼,不知道糊里糊涂進出了哪個時空隧道,或許他們心里想著的是該找點什么樂子排解一下心中的郁悶呢?我選擇的是插上耳機聽歡快的音樂。

據說這個片子銷量已經突破2億了,成績很不錯,不用說也知道是因為什么樣的天時地利人和——唯獨除了電影本身的質量,我倒是很替其他演員感到欣慰,他們“好心有好報”,陪著瘋也夠本了,但這樣的事情實在應該下不為例——參演一個在開拍之前從劇情上就知道是一個爛電影的電影,真不是一個什么好事情。

但是評分卻是同一時間最低的,現在不到四分,不及國外片的一半,應該還會跌。如果說票房更多反映的是觀眾的感性期待與支持,那么評分更能說明大家觀看之后的真實審美與導演的成敗。其實我知道,很多有想法的“仁義之士”對于自己和家人不值得的100分鐘心有怨怒卻沒有像我一樣流于言表。


更多的思考是,從馮小剛開始中國電影有了中國特色的“賀歲片”,專為一家老小歡度春節(jié)量身定制,以致于形成了一個導演和觀眾都默認的特殊市場,然后想來分這個蛋糕的也越來越多。同時,他們可能過分為了親民化而把熱鬧本身當做了最重要的主題,而實現的卻是“尷尬”。

說句刻薄的話,在大家特別想找快樂的時候,采用熟悉到大家愿意為懷舊買單的噱頭同時又老套到爛俗的主題,以自以為是和賣弄淺薄消費大家的智商與品味,其實更像是打著電影的幌子做一錘子買賣的“搶錢”,寶強哥要是再拍一次這樣的電影,我得呼喚網友們給他改名“王寶搶”了。

電影人其實不該只看到大家的文化娛樂消費在激增,更應該看到大家的口味提高得更快,大家想要的開心也是有些內涵和深度的——不應該制造“肯德基”快餐,讓人吃一次多一次不良營養(yǎng)的負罪感;更應該創(chuàng)造“無印良品”這樣的休閑美味,吃著舒心還回味無窮。

說回我們本文的大主角寶強哥,不知道他此刻手里攥著高票房,眼睛看著低評分和很多像我這樣毫不留情的批評做何感想——或許和我們在電影院的感受一樣吧,哭笑不得?

我們必須承認做一個好演員和一個好導演是完全的不同,不是技術和專業(yè)的不同,其中的格局和境界差十萬八千里,不是誰都可以像星爺一樣順利華麗轉身的。我們不排斥嘗試,但也不要想象得那么簡單,很明顯從寶強哥剛做導演就同時做演員,可以看到他多少有些逞強了。

當然,沒有人天生就是好導演,寶強哥吃下批評但也莫要泄氣,你能做到為了成為一個好演員扛住三年沒錢回家,或許你最多再拍三個爛片子就趕得上的李安了。

最后我可能交代一下,為什么我的標題把他拍的電影和他失敗的愛情和婚姻聯系在一起呢?這絕非為了表達不滿而進行惡意接傷。如果說演員體現的是進入他人角色的能力,那么導演其實是相反的——邀請別人進入他的世界,任何導演都會帶上自己鮮明的個人印記。

去年寶強哥婚變那段時間,我隱約感覺事情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寶強哥的性格和人格狀態(tài)持續(xù)導致了他和馬蓉的不和諧,婚變只是一個無法掩飾的爆點,但因為了解不到具體事實,所以沒法評論。

但寶強哥的電影,給了我機會略窺一下他的內心世界,我直覺上有了他這個電影失敗和他婚姻失敗的同一個人格上的原因——賣力的討好,討好老婆,討好觀眾,卻吃力不落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獨自乘車,聽著老歌,恍惚間仿佛回到了十年前,時間真是可怕,當你回首時,什么也抓不住了,還是好好沐浴此刻的陽光,享受...
    肉嘛嘛的心靈世界閱讀 113評論 0 0
  • 蔡康永的書,我多少與一些偏見在里面,看紙頁上的字,會感覺是他在跟你款款而談,雖然我個人有些會有一些反感書面上有太多...
    吳麥麥閱讀 325評論 0 0
  • 今天帶著朋友去小美家測色彩,希望把自己打造的更加美麗。這也是美樂家?guī)Ыo我的改變,以前總覺得自己快四十了,不修邊幅,...
    季琳琳閱讀 150評論 0 0
  • 文~冄末兮 2017.12.31 星期天 從開始知道簡書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雖然只寫了十幾篇文章,但是我覺得...
    冄末兮閱讀 400評論 7 5
  • 如何選擇自己的Mr.Right,談戀愛究竟在談什么?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最常見的是,培養(yǎng)感情、找個...
    清沫閱讀 398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