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 | 雁字訣
上面這種蜻蜓,大名叫黃斑寬套大蜓,我覺得名字還是挺貼切的,有黃斑,而且確實大……顏色還是蠻漂亮的。
本著對知識的嚴謹態(tài)度,于是,我查了下百度:
黃斑寬套大蜓,屬于差翅亞目,大蜓科,主要分布在貴州、廣東等地。
突然有點好奇,什么是“差翅亞目”:
差翅亞目,俗稱蜻蜓。
……我有點……可能有點……無知吧。
然后,繼續(xù)看下去:
差翅亞目,其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
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于兩側(cè)。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
包括蜓總科Aeshnoidea、大蜓總科Cordulegastroidea、蜻總科Libelluloidea等3總科,共11科。
蜓科和蜻科最為常見,廣布于我國各地。
你們看看,誰說畫畫不長知識,誰說會畫畫的,都是學習不好的啊,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會幾何,會動物學,人體學……..等等的,好不好啊!!
看的我有點暈了,總之我把它稱為“小黃”好了,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深挖一下昆蟲族譜哈,然后可以畫個族譜,以后送給我!
所以我們今天就畫它咯!
看下小黃的特點,形狀上,胸部比較寬一些,顏色上主要以黑色和黃綠色間隔,其翅膀上末端,會有一些淡淡的土黃色。
而蜻蜓繪制時,其翅膀是一個亮點,不過并不難畫,倒是其腦袋和胸部的刻畫,需要注意的比較多一些。
好了,我們開始具體臨摹。
Step 1 工具準備
輝柏嘉48色水溶彩鉛(不過黑色,我加入了油性彩鉛);
康頌細紋繪畫本;
可塑橡皮和鉛筆;
色卡(可選用相近色):
小黃的主要顏色,還是黑色,土黃色和青綠色,所以顏色比較好把控,就是在起形的時候,要注意下構(gòu)圖,就可以了。
Step 2 繪制線稿
先用簡單的線條,把小黃的大體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注意身體,翅膀,和腦袋的比例。
然后再畫細節(jié),注意下,翅膀不必全部畫出來,后面用土黃色輕輕掃一下就好了。
線稿完成后,要上色之前,一定要把鉛筆擦掉一些,留下淡淡的痕跡就好,方便上色。
Step 3 上色
小黃需要疊加色彩的很少,就是需要注意,在給翅膀上色的時候,要,線條不要亂,還有要體現(xiàn)蜻蜓背部的亮光。
1、?底色
先用黑色499把小黃的身體和腿,上第一層顏色;
2、? 翅膀
用黑色499把翅膀最粗的地方勾畫一下;
然后用土黃色483上色翅膀的頂部,兩個翅膀重疊的部分顏色重一些;
用墨綠色473上色小黃的腦袋,注意顏色深淺的不同位置。
3、? 花斑
用橙黃色409和綠色470,混合的涂色小黃的黃斑,呈現(xiàn)一種黃綠色的感覺;
4、? 加深色彩
用黑色499加深刻畫小黃的斑紋,讓黃綠色斑紋和黑色能夠相互交替的分布在身體上;
用黑色499加深腦袋深色的部分;
這其中,我加入了油性彩鉛黑色33,來刻畫它的腳。
油性主要對素描類的繪畫比較適合,可以自己感覺一下。
5、? 翅膀紋路
用油性彩鉛黑色33號(我用的是日本蜻蜓油性彩鉛33號),輕輕地描畫小黃翅膀中的紋路;
用土黃色483加深翅膀的顏色;
用藍色447疊色小黃頭頂后面的顏色,讓顏色豐富一些。
6、? 細節(jié)刻畫
用黑色499刻畫小黃的腿毛,額,應該是凸起;
用綠色470涂抹小黃的腦袋留白的地方;
另外,看上圖中,小黃整個身體黑色都加深了,但是,是不是總覺得哪有點不對勁?
光線問題。
蜻蜓從背部到尾巴的最上面位置,是感受到光照最多的部位。
都涂的太黑了,就像死板的在紙上躺著,但是已經(jīng)都涂黑了怎么處理呢?
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可塑橡皮,揪一點,然后把最上面輕輕的擦一遍,一直延伸到尾巴,讓人感覺到真實一些。
用黑色499把有些連接不同顏色的地方,輕輕的涂一下,讓顏色有過度。
7、? 陰影處理
任何物體,要是沒有陰影的處理,怎么都感覺不真實,活不起來。
用黑色499勾畫一下蜻蜓的陰影,把尾巴,腳底下的陰影畫重一些,然后用灰色496,大面積的涂抹陰影部分。
然后一個立體感的小黃就誕生啦,是不是也不是那么難?!
快來試試吧。
如果覺得,雁字訣,對您有幫助,記得關注,和打賞哦,嘿嘿!
您的支持,會激勵雁字訣繼續(xù)努力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