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時候過年,必備的食物有兩種,一個是餃子,一個叫扁食。餃子是方皮,里面包著的是葷餡,家里面通常會做豬肉大蔥、豬肉蘿卜、芹菜豬肉這幾種餡;扁食是圓皮,里面包著的是素餡,有韭菜雞蛋粉絲、蘿卜豆皮粉絲等。
? ? 小時候是個好奇寶寶,總會問老媽為什么要包兩種啊,人家電視上過年都只吃餃子的?為什么方皮的要包肉的,圓皮的要包素的呢?為什么年三十要吃葷的,年初一卻只能吃素的呢?老媽一邊包著餃子,扁食一邊告訴我說這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風俗啊,我們小時候也都是這么過年的。于是餃子,扁食便是我們過年時候獨有的風景。
? ? ?清明回家,老爸老媽包了頓餃子。一碟餃子,再和幾口煮餃子的湯水,暖心暖胃。
? ? ? ?五一回家當天,老爸老媽又從自家菜地里割了把韭菜,提前包好了扁食。這近一個月的忙碌、疲憊都化在了吃完扁食后喝的那口湯里了,全身只有滿滿的滿足。
? ? ? ?假期的第二天,老媽要接著上班,老爸去市里有事,于是要一個人解決午餐。一看昨天包扁食的韭菜雞蛋粉絲餡還剩下不少,所以決定自己試著來和面包扁食。包扁食是每年準備年夜飯我都會參與的活動,包對我來說不難,但和面,今天還真是頭一遭。按回憶里的方法大著膽子試唄!
? ? ? 第一步,按照平時的感覺在小盆里加入適量的面粉,一個人大概也就兩把面。在加入適量清水,用手順時針快速攪動,然后基本會成一坨有點粘合度不高的面塊,盆底還會有沒粘上去的干面粉,不急,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揉面,使其成為緊實的面團并且手上,盆地的干面粉都與之融為一體,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初次做,可能達不到那么高的要求。基本差不多就可以了。
? ? 第二步,把和好的面團用手團成粗粗的長條,然后拿刀切成小小的劑子。大小看情況,我做的就是下圖這樣。接下來把劑子按扁一些,方便待會搟皮。搟皮最好用手轉著搟,這樣出來的氣會中間后,邊緣薄,包出來的扁食不會那么容易爛掉而且皮薄餡多。我的技術沒那么好,大概是圓形我覺得也就差不多了。
?因為餡是昨天剩下來的,所以 接下來就是包扁食。辦好之后底部稍微沾一點干面粉,碼好。放干面粉是怕它粘底,等會開鍋要拿去煮的時候易爛。而且包的時候邊一定要用力捏,邊一定要按死了。很快就包好了,大概就這么多。
? ?接下來燒一鍋開水,也可以在快包完的時候提前去燒,等水來了,把扁食一個個下鍋去煮。蓋上鍋蓋,并是不是攪拌下。最后水滾開一會就可以出鍋啦!
? ? ?包完扁食后還剩一點餡,本著不浪費的選擇又和了一點面,用剩下的餡做了幾個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