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好嗎?好的!》書中的民謠歌手會來到南昌高校舉辦音樂會,我一個人晚上跑到別的學校去聽。雖然不認識路,怕黑還是去了,并且很開心。同學想不通為什么我會對大冰的書如此癡迷,他說等年齡大了,會發現這種類型的書沒有意義。當然我是不能茍同的,我在這并不是來批判他的看法,只是想說說自己對于讀書的理解(嘿嘿,還是想PO冰叔帥氣的照片)
我只是認為很多書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可能有些書你讀完就忘記了,但是它讓你有一個心情愉快的午后,像陪伴你的朋友;可能有些書你會喜歡其中的一段話,會像我一樣用筆記本認真摘抄(初中生喜歡做的事情),然后牢記在心;還有可能這本書對你的價值觀影響很大,甚至會指導你的行為,就如良師一般。
一般的書對于讀者的影響都是前兩種,能有最后一種影響的我認為首先要有深厚的閱讀積淀,能完全理解書的內涵;其次是讀者和書產生共鳴,有類似的生活經歷;最后讀者還要善于反思、自省。而我,現在還處于第二個階段,只能對于其中一些段落有些自己的想法,還不能把握書的整體內容。
知道大冰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應該是從認識男票開始的,是他推薦我看的?,F在他沒有時間看他的書,而我對他的書更加狂熱。
姐姐剛一蹲下,他立馬湊上去親人家,不親腮幫子,專親嘴唇,被親的姑娘不僅不惱怒,還摟住他蹭臉,夸他乖,對他各種疼愛。運氣好的時候,他一天能親十來個如花似玉的軟妹子,我在一旁替他數著,恨得牙根癢癢。我說:我也蠻乖的。。。人家都不理我。?
這段文字大家看著應該沒什么特別的,對于我的意義不一般。印象中是我把這一部分的截圖發給L,和L討論這個有“心機”的小男孩,然后討論著我們就在一起了,對!(噓......小秘密)所以,廣大單身朋友,找到共同話題很重要,比如,一起看一本書......
是的,無論如何,不論是長期支教還是支教旅行,都是在獻愛心,值得認可,但一個真正的支教志愿者不會盲目地去尋求一種道德上的優越感,也不會居高臨下地去關懷。真正的獻愛心不僅僅是去成全自己,更不是去作秀或施恩,你說對吧?
這是《乖,摸摸頭》中對于支教的看法,書中他救了一個差點被賣掉的女大學生。不得不說,很多人支教的出發點并不純。對于我自己,我也不敢百分百保證沒有私心。
大二的時候,我還不是“春苗er",看到春苗計劃的寒假志愿者招募,我去了。但是沒被選上,因為沒有準備好。我當時就在想,我為什么想去?可能是在我的潛意識里認為,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應該要去做,我做了這件事我會覺得我的大學生活更完美。這些想法的出發點都是基于自我考慮,也就是書中說的”成全自己“,我認為我這樣的想法有點自私。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的作者高銘來過我們學校,因為看過他的書,所以去湊熱鬧,想看看寫出這本書的會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當他說到有人問他,描寫了這么多精神病人,他為什么不伸出援手去幫助那些精神病人。
他是這樣回答的:“如果是通過我們個人,而不是一個組織去幫助一個急需要幫助的人,那么你對于他來說就是很重要的,你就是他的救命稻草。當他已經對你產生了依賴,而你卻有不得已的原因無法再繼續幫助他。那么對于他來說,失去了你的幫助猶如世界(精神世界)崩塌,你留給他的失望可能比幫助還大?!?/p>
所以,無論是支教或是其他幫助,最好是通過組織,這樣更有延續性,自己繼續不了還有別人可以替補。
當面臨二選一的局面的時候,學姐問道我對于支教的看法,我是用前面這兩段話回答她的”我想做,所以我做;同時我又擔心我不能長久的堅持,帶給小朋友的影響只是暫時的。
“我這樣的回答給自己找了退路,同時也表明自己的意志不是很堅定。但是,然哥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堅持多久,只要她可以做到她就會繼續;她不知道她可以為山區的小朋友帶來多大的影響,能做多少是多少吧”。確實她也是這樣做的,只要有機會,她一定會去的。我想這才是支教應該有的精神吧。
”春苗計劃“是我們學校的一個關注山區留守兒童的公益組織,在寒暑假和周末都有支教活動,還有主題周末活動,給留守兒童帶去快樂。
春苗,一開始是一個人的志愿
后來變成一群人的志愿夢
是夢想讓他們相聚春苗,
是一群平凡人的夢想
然而,平凡亦可不平凡
春苗終有一天長成大樹
在時光的婆娑的年輪下
做一棵不畏風雨 ?不意名利的淡泊大樹
綠蔭參天 ?只為初心
確實,一個人的夢想,現在變成一群人的夢想。夢想是可以感染,愛心是可以傳遞的。老春苗已經畢業了,現在這個組織還在繼續,并且越來越壯大,我們可以相信他可以做的更好~
這個時代把旅行捧得太高,許多人受了誤導,總以為走的越遠越好,于是把窮游當人生,認為所有的美好都在遠方,于是盲目地辭職退學去流浪,沒有能力只有臆想,在臆想中給自己營造個人英雄主義情懷。
盲目大多換來肥皂泡,許多人最終除了虛空什么也得不到。
——《好嗎?好的》(旁人笑我太瘋癲)?
近年來,辭去工作,放下學習說”世界很大,我要去看看“并開始了窮游的呼聲很高。
我不去評論這樣的做法是好是壞。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或許是因為工作太單一無聊,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也有可能是跟風,認為窮游很酷。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認為都應該考慮到現實因素。
辭去工作,好呀,只要你有錢,旅費足夠,在旅途中能夠吃飽穿暖;只要你有能力,旅行歸來還能找到工作,能夠自給自足,不用向父母伸手要錢。當自己的享受成為父母的負擔時,這是一種罪過。
旅行可以帶給你什么?不同的人對于這個話題應該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旅行可以放松心情;旅行可以感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旅行可以遇見不一樣的人,發生不一樣的故事;旅行的未知讓人充滿好奇。。。旅行確實可以有很多好處,令人神往。
你所走過的路,經歷的事情,都會成為寶貴的財富。我很羨慕那些獨自一人去旅行的人,羨慕他們的方向感和獨立性。這些我都沒有,所以,我一個人別說旅行,出門都不是特別敢。所以旅行還是需要膽量的。不管是金錢還是膽量,都要適度而行,別讓旅行成為負擔。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
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
又能夠浪跡天涯 ? ?
我想我喜歡他的書的原因,應該是向往書里面的故事。他們的故事不可復制,我想做,卻沒有能力,所以只能通過看他們的故事來發現另一個世界。
你要相信,這世界上有人在過著你想過的生活。
這種生活不是擁有多少金錢,而是只是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為柴米油鹽擔憂。但是那些金光閃閃的人不一定曾經沒有為基本生活而煩惱過。感謝書為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你和書之間有什么故事?可以讓我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