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每日原則記錄

春節倒計時53天。關于連叔的文章有感,這篇文章于我而言,就是當頭一棒,如夢初醒

連岳老師的一篇文章

1、讓我幡然醒悟的一篇文章

昨天下班晚上通勤的路上,讀了連岳老師的這篇文章,看到了一個讀者的例子,定神一看,這不就是我嗎?過年的時候,我以愛的名義,要求老爸不要抽煙,并且堅持鍛煉,這樣的生活方式,在未來都是一門穩賺不賠的事情。因為從小生成的家庭氛圍,允許我可以直接對父母提出建議,如果正確的話,父母也會欣賞的接納,所以戒煙、不喝酒,保持鍛煉,在我們家推廣的非常好。可當我把自己健康的理念,推廣至我老公的家庭中,尤其是受到了我的婆婆與公公的堅決抵制,他們直接無法理解我這種“沒有禮貌”的行為。我更是對于他們的冥頑不靈,產生了強烈反抗,與他們的關系,一直處于一觸即發的危險地帶。

看到連岳老師的文章之后,我仿佛如夢初醒,我怎么就能這么軸呢?在處理這種棘手的家庭關系時,我怎么能夠試圖改變,這些父母常年累月形成的習慣呢?改變自己多年形成的習慣,都需要自己打心理認為這件事情有必要,然后通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可是像我的公婆,從小就有與我截然不同的認知與理念,我這種試圖改變他們習慣的方式,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傻的無地自容,可自己卻并不知道。

家庭關系相處時,我們一定要記得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要用行動去影響周邊的人。而對于父母,更不要試圖去改變他們,如果一件事情他們有自己的道理,不愿意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變,那么作為子女就應該有所妥協,有所變通,按照他們的意愿,從對抗變成順從。我突然理解了,連岳老師所說的酒在日常交往過程中,不僅僅代表了物品,還是一種類型的社交貨幣,我怎么傻到根本不知道這一層的屬性。如果買一瓶就能夠讓他們感到開心,我又在對抗什么?如果過年的時候,多攝入一些熱量,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幸福,我又在糾結什么?為了讓至親感受到幸福,我又為什么不能去,做一些讓他們感到幸福的事情,為什么不能在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有所妥協?我想某種程度上,我的軸,就是太過自私,太過自我,執拗地認為只有自己的認知才正確,周圍的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認知做出改變!!!

傻了那么多年,在受到了那么多次的評論以后,我還是沒有頓悟,卻因為連岳老師的文章,突然間幡然醒悟。我想對于我而言,現在意識到也來得及,現在做出改變還不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