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同宿的是一個九七年出生的女孩子,我們倆在一個屋子里一起住了一個星期了,她每天都很晚才回來,昨天她回來的時候我還沒有睡著,她熱情地問我要不要吃橘子,今天工作感覺怎么樣,我們隨意聊著天,她一邊說話一邊吃東西貼面膜洗臉換衣服然后鉆進了被窩,不知道聊到了幾點才睡著,我不想看時間,她也有好多好多的事想與人說。
我們聊起她去參加的朋友的婚禮,婚禮上低俗又不失有趣的鬧婚習俗,小小年紀已經對人情世故格外敏銳,她說新娘的爸爸媽媽肯定對這樁婚事特別不滿意,在舞臺上一直拉著臉不開心,而且新娘那邊一個親戚朋友都沒有去參加婚禮,但是兩個新人倒是挺開心的,朋友們怎么鬧都不惱不怒,新郎官脫光上衣只穿著一條紅秋褲紅襪子,一邊敲鐵盆一邊游街也是樂呵呵很開心,要不是新娘子有孕,還要鬧得更厲害。
又說起婚宴上的飯菜,她說就是一桌六個涼菜六個熱菜,然后問我們那邊的規格,我也不太記得了,只記得每桌都至少有三個火鍋,她就感嘆你們那里真好。我開玩笑說那你以后找個湖北老公吧,她說不要,太遠了,她很戀家,由此回憶起上學的經歷,每個周末獨自一人走很遠的路也一定要回家,想回家,想起來總覺得那個時候很辛苦,卻還是戀戀不舍,還是小時候好,無憂無慮,長大了壓力好大。
從壓力開始就聊到工作了,我說你還年輕,路還很長,只要你認定了這個行業,踏踏實實走下去,肯定會越做越好的。可是機會面前,她卻猶豫了,顧慮競爭者是她每天一起共事的人,也是朋友,她對朋友的定義就是我有什么事兒都跟她說, 她有什么事啊也都跟我說;還顧慮自己能力不如別人,不會管理。我反問她,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你的領導讓你和她一起競爭,她也能說的明明白白。她不知道她所謂的朋友在她不在的時候如何向領導打小報告,和其他同事是如何談論她做的種種傻事,比如和保安大叔吵架,把別人氣走了,在她朋友口中全都是因為她年輕幼稚。
我以為她死心塌地認準了那個朋友,后來也被推翻,她說她馬上要調走,她走之后最開心的人應該就是她的朋友了。似乎看穿了這一切卻滿不在乎,你是怎樣我知道的,我依然如此對你。
還好聊到朋友,她十分贊同我所說的,要交正能量的朋友,汲取能量然后激勵自己成長,小毛病誰都有,無人完美,把握距離和保持自己就好,她也會因為年長一歲的朋友級別比她高了很多,而且現在工資已經四五千了就感覺著急。小城市的工資水平低,嚴重局限了她的想象力,她問我你工作了兩三年了應該存了不少錢了吧,有兩三萬嗎,你以前自己做,包吃包住嗎,一個月能拿到四五千嗎?我無意展現在大城市工作過的優越感,只能告訴她,你害怕的不會的那些東西都不是學不會的東西,以后不會的你問我我來教你。
她說沒有人不想上進,希望換到另一個地方以后能從新開始,換一個環境也換一個心情,好好壓壓自己的暴脾氣,兩個月后她依然有機會往上爬。
二十一歲的她年輕、善良、有活力,又帶著太過年輕時候的稚氣和莽撞,橫沖直撞,但樂此不疲,我從這個年齡經過過,我覺得二十一歲可以更理智更有規劃更多思考,后來想想,無論如何,這都是別人的二十一歲,本該如此或者改頭換面都是無法強求的事情,祝福她的二十二歲二十三歲能如她所愿,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