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的時候無意中刷到一篇新聞,說是科幻作家郝景芳的《北京折疊》獲得了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欣喜之余讓我想起了三體的作家劉慈欣,不過他寫的是長篇小說,很棒的。
看完有話說:
這是一個不知是什么年月的北京,可能是22世紀吧,空間被分成三層,不同的人占據著不同的空間,也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著每個48小時周期。
大地第一空間,5百萬人,生存時間早6點到第二天早6點,享受24小時。
大地第二空間,2500萬人,次日6點到晚10點,享受16個小時。
大地第三空間,晚10點到早6點,享受8個小時。
主人公老刀,是個垃圾工,每月1萬塊,希望撿來的孩子糖糖上一萬五學費的幼兒園,為了這個花費,他寧愿冒險去第一空間送信。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通過科幻小說的描述來刻畫現實生活的種種,很有代表性,第一空間的人們相當于現實生活中的精英階層,他們不為錢發愁,他們生活任性;第二空間的人們相當于中產階級,為生活忙碌,為孩子求學忙碌;第三空間就是廣大的百姓,為生計奔波。
這部小說真真的刻畫了現實中國,隨著經濟發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多少人擠破了頭想進入第一空間,卻因為現實差距而止步。
2.雖然人跟人是平等的,可這社會就是有階級之分,你無視階級只會碰壁,努力做事,克服局限才是正道。
3.讓我想到了一篇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普通人家的孩子獲得一個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真的很難很難,骨子里帶給你的,以及你所處的環境帶給你的壓力就讓你喘不過氣起來。
改變自己,走出環境,才是值得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