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年前我給正在上三年級的女兒買了這本《黑頸鶴的故事》,孩子看了兩遍后,紅著眼跟我說:媽媽,小黑頸鶴的爸爸和媽媽都死了,它可怎么辦呀?我接過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感覺這是能讓人流下眼淚的一本書,是讓孩子,讓大人產(chǎn)生共鳴的一本書,是我們這些遠(yuǎn)離青藏高原的人,了解藏區(qū)人民如何生活,了解并認(rèn)識黑頸鶴的好書。
? ?本書講述了一只鶴媽媽由于被莫饒家的狗咬傷,不能飛去南方過冬,只好留在年保玉則。鶴爸爸為了照顧年幼的小鶴,萬般無奈下依依不舍的離開鶴媽媽去了南方。
莫饒的女兒把它帶回了自己的家,誰知受傷的鶴媽媽一不小心又掉進(jìn)了熱牛奶鍋里,傷勢更重了,羽毛上沾滿了油,滾了一身灰土…藏醫(yī)給鶴媽媽醫(yī)治了傷,可它再也不能飛了。為了不讓鶴媽媽亂走,再被狗咬傷,牧民把它栓起來,鶴媽媽每天只能拖著繩子在很小的空地上踱步,就這樣它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季……
與妻子分離了一個月的鶴爸爸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飛回來啦!找到了鶴媽媽后,兩只鶴的脖子交在一起,鳴叫著,傷心的同時倒地死去。
? ? 從書中可以看出鶴爸爸是一個忠于自己妻子忠于自己家庭的好“男人”,它沒有忘記受傷的妻子,另求新歡,離開一個冬季后,找到鶴媽媽后緊緊的交織在一起,訴說心腸,傾訴思念之苦,得知鶴媽媽不能再飛了,就和妻子一起離開了這個世界。
鶴爸爸對愛情的忠貞,是我們?nèi)祟惖目#臅r候比翼雙飛,愛護(hù)小鶴,當(dāng)一方受難后,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共亡,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一種勇氣,更是鶴媽媽的福分。正如文中所說:如果親人死去,人傷心的時間很短,鳥卻會傷心一輩子。
? ?縱觀全書是誰造成鶴媽媽的悲劇呢?好像是莫饒家的那條狗應(yīng)該負(fù)全責(zé),其實不然,是我們?nèi)祟悾覀內(nèi)祟惖纳a(chǎn),生活破壞了自然,使得全球氣候變暖,直接影響了黑頸鶴的生活習(xí)慣。黑頸鶴從南方飛回來的時候,牧民們還沒有從冬季牧場搬到夏季牧場,黑頸鶴找不到路標(biāo)(這些路標(biāo)就是牧民生產(chǎn)時用來做肥料的牛糞分成小堆,整齊地堆在田間),使得來年保玉則的黑頸鶴越來越少。
文中的牧民給受傷的鶴媽媽治病,穿上羊皮襖給它喂食,為了不讓它再次受到狗的傷害,用繩子系住了它,從表面上看,牧民所做的一切,沒有任何錯誤,滿滿的都是愛憐,可是牧民并沒有從實情出發(fā),鶴媽媽要的是自由的天空,是它最適宜生存的濕地,是它思念的孩子和鶴爸爸,這些才是真正屬于它的快樂。
我們?yōu)辁Q媽媽,鶴爸爸傷心致絕,選擇死亡而流淚,我不知道傷心到何種地步,連生命都可以放棄。
? ? 我們教育孩子從小就要熱愛大自然,保護(hù)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共生共存共長。
? ? ? 《黑頸鶴的故事》這本書只有薄薄的十幾頁,這個真實的故事,拉近了我們與青藏高原的距離,感覺美麗的黑頸鶴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它們邁著輕盈的腳步,徐徐靠近我們。它們所追求的天長地久,白頭到老的愛情,不正是我們?nèi)祟愖羁释膯幔亢陬i鶴給了我們啟發(fā),我們也應(yīng)該為它們做點兒什么!
小貼士
黑頸鶴:是世界現(xiàn)存15種鶴中唯一的高原特有品種,夏季繁殖于西藏北部,青海,甘肅,四川,新疆,冬季則遷徙到西藏南部,云南,貴州等地過冬。
青海的年保玉則山是它們的繁殖地之一,黑頸鶴是牧民的鄰居,一直以來受到牧民的特別愛護(hù),他們視黑頸鶴是青藏高原的三大神鳥之一,誰要是傷害了黑頸鶴,會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災(zāi)禍,所以牧民從來不會打擾它們的生活,黑頸鶴一點兒都不怕人。牧民的孩子們希望自己長大后也能像黑頸鶴一樣漂亮,能飛到很遠(yuǎn)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