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xx家的孩子,人家什么都會,彈鋼琴、寫字,成績還那么好,你和人家真的沒法比!”
生活中總是有很多這樣的談話,總之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
那我們怎么樣才能成為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呢?”
安排“充電時刻”
想要一件事情做的好,最重要的當然是堅持。這種堅持不是說你一個禮拜一個月堅持一次就可以了,而要通過每一天的自我充電。如果你想在一段時間內跳好一支舞,那么就要每天堅持充電。而且要在一個時間段內,比方說晚上八點,而不能因為臨時的約會打亂了充電時刻。只有每天堅持充電,你才能做好你想做的事情。
學會利用工具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很多便捷工具。想吃東西不想動,可以美團外賣,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使用作業幫拍照解決,找不到好看的衣服可以逛淘寶,海量服飾任意挑。雖然帶給了我們很多方便,可是有時又會牽絆我們。比如你百度想搜一下寫作素材,結果看到實時熱搜,想著反正就看一眼,幾分鐘,于是看著看著半個小時便過去了。我們如果沒有好好利用工具,那么這個工具的功能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當你想使用工具的時候一定要把工具的功能發揮出來,不要被其它的事情干擾。這樣,才算是有效利用工具。
設置“趣味點”
有的時候,覺得做一件事情有些力不從心的時候,不妨給自己設置趣味點。比如我堅持了一個禮拜,我可以帶自己吃一頓好吃的,一個月我可以買一管自己喜歡的口紅,總之,給自己要做的事情設置一個期限,我們可以犒勞自己,不管大小,這樣,會覺得做這件事情有意思,更像是一個游戲,最后,堅持到了一定的時間,你也能從中收獲你想要的東西。
讓事情變有趣,才是你行動的動力。
每天堅持充電,利用好工具,最后設置趣味點,你也可以成為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