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點開了一段視頻,是一期找工作的視頻,視頻中的求職者,自信滿滿,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吹噓自己的溝通能力。竟然說自己認識格力電器的董事長,還有新東方的董事長,在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其實就是參加一些會議,然后這些老總給留了個號碼而已。
主持人隨即讓其打電話給格力的董事長,結果沒人接。當時有招聘的企業老板就說,你還是不要再打了,你這個不能算能力,只是因為這些企業家們素質高,一般都不拒絕要號碼的。當時氣氛很尷尬,因為這個求職的小伙子很有信心的拿出殺手锏,結果把自己坑了。
從這個故事,我發現很多人都有個通病,就是認為別人給你留個號碼,你就算認識別人了,你這叫見過而已。不要覺得這就是人脈,你想多了,你真的想多了。
人脈其實是需要一些資源對等的利益共享,你們之間有一定的連接,說白了,就是相互之間有利益關系。它也算一個圈,也就是在你那個圈里,你可以用的上,出了這個圈,也就只能算認識了。
所以年輕人不要覺得你在一個公司提供的平臺下,認識了一些人,或者認識了一些老板,你就覺得自己認識了不少人,感覺自己很不錯。其實你沒有考慮過,一旦你離開這個公司,你有啥,你又是啥,可能啥都不是。頂多算曾經的公司一員。
央視著名主持人,因為采訪了各國元首,或者總理,并且和他們有過合影等,就開始沾沾自喜,狂傲不羈,結果惹火燒身。等到離開央視這個舞臺后,發現自己啥都沒有了,那些曾經的各國元首,那些曾經的各國政要,都早已經忘記了你這個主持人,他們和你之間主要是“中國”二字。
我們在社會上都會因為工作,因為聚會,認識一些我們稱之為大老板的人,但是我們又似乎和他們沒有一點關系。我們即使有一天找到他,希望他可以行個方便,只怕那時候,人走茶涼而已! 所以不要自我感覺良好,感覺你可以和這些上層人士有過多的交流。你那只是一廂情愿,別人可能沒時間去搭理你。
記得,之前有個朋友,是做五金機電的,主要是跑業務,結果也確實結識了不少大老板,很多資產都上千萬,朋友每天和他們吃喝玩樂。也是因為業務,很多老板也給面子,也經常請朋友吃飯,不過都是為了拿公司的政策。酒桌上的滔滔不絕,換來各種利益。
后來朋友離開這家公司,出來單做,結果昔日的這些大老板,基本都和他斷了聯系。這讓他很是苦惱,我給他分析后,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都是利益關系。自己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很牛,別人看上的是你背后的公司資源。
不是吃上一次飯,留個電話,你就可以美其名曰認識這個人,其實認識談不上,別人可能只是禮貌的留個電話?;蛘呔褪强粗啬闶稚系馁Y源,希望那天可以一起合作。
所以我們不要拿認識很多人來作為自己的能力體現,這只是一種交際,只是你在這個公司,或者在這個社會必須經歷的基本生活法則。你的這樣認識,真的只能算見過而已。
真正認識的人脈,可以在你困難期幫助你,就像你創業需要個幾百萬,你只要發幾個信息,或者隨便按幾個電話,就會有人給你送錢。這樣的人脈圈,才能算你的人脈圈。
當你離開那個公司或者平臺,你和一些客戶一直有著聯系,并且相互往來頻繁,這樣通過時間的推移,你們也有可能變成朋友,最后才可能變成你的人脈,當然這是需要時間,需要你付出。
回想下自己,也工作不少年,結識不少人,也認識不少大老板,都是做業務認識的。但是真正的大老板,最后卻都不聯系了,不是我不聯系,是我根本就不匹配他們,當我離開公司,這些也就失去了,你不做這行,聯系也就失去了意義。
其實這個社會就是現實,而且非常真實。很多人都在認為自己能力強,其實大部分都是你平臺強。有一天你離開你的平臺,你會發現自己根本就沒那么強大。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你要不平凡,其實很簡單,讓自己強大,自然就會有你自己的人脈,那時候,你才算得上認識人!你才會有資本去發展自己的人脈,你會越來越強大! 如何讓自己強大,還是需要你拿出真才實學,腳踏實地的去做,通過不斷的學習總結,不斷的自我超越,不斷的創努力創新,你總會有成功的那天!
從現在起,別老是說你認識誰,關鍵別人可認識你!要讓別人認識你,這才是你可以吹噓的資本!
有時候不要天真的認為別人給你個號碼,或者和你說幾句話,你就認為別人認識你了,那是別人的禮貌而已!要想別人真正的認識你,你要有足夠的強大的自己,你要有足夠合作的前提!
記住,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王道,當你有足夠匹配別人的能力的時候,你就算擁有了真正的人脈,你才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