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前面的數字標到100的時候,我以為我會寫一篇長長的總結,總結這100天如何堅持的不容易,好幾次想要放棄都堅持了下來,然而并沒有,我沒有異常激動,也沒有特別興奮,只覺得一切順理成章,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下班的路上看到和菜頭的地鐵里淚如泉涌的文章,寫的是11月15日早上辦的一個公益活動,公共交通丟書大行動,活動發起方邀請演藝名人和文化名人們共同捐書10000本,分別丟棄于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公交,地鐵,出租車里,書上有丟書人寫的卡片,還有丟書大行動的活動微信公眾號,可以查詢這本書是誰丟的,對撿書人說了什么話等等,這10000本書就開始了漂流,同時活動也邀請更多的人參與到丟書活動來。
看完和菜頭的文章,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點開了原文閱讀,鏈接到了活動舉辦方新世相的公眾號平臺,看到有黃曉明丟的麥田的守望者,還有徐靜蕾,魯豫等名人丟的書,于是,我默默地關注了公眾號,回復了北京丟,看到了北京丟書的地點,想著以后坐地鐵的時候,不能埋頭看手機了,得睜大雙眼看座位上,或許能夠偶遇丟書活動的書呢?我內心默默地,非常想,想撿一本書,其實,我沒有特別想要看的書,但是,心里還是幻想著,如果撿到名人丟的人,難道不是件很有緣份的事么?還有,內心想著丟棄一本書,但是丟棄哪一本呢?我該跟撿書的人說些什么呢?內心開始在我所看過的書中搜尋。
冷靜下來之后,我意識到這是一次成功的公眾號推廣活動。首先,活動成本低,活動受益方多,還有很好的活動立意和主題。無非就是邀請演藝名人和文化名人參與,對于演藝名人而言,是對外宣傳自己是個讀書人的好時機,至少在我看到黃曉明對撿書人寫的那翻話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是個讀書人。對于文化名人而言,丟出幾本書,做了件公益活動,同時也是向社會宣傳讀書的良好時機。這樣的話,對于活動舉辦方,丟書人,撿書人而言,是一石幾鳥的好事。我想每個撿書人都會關注公眾號,同時,對于一些愛閱讀的人,或者好奇心強的,有名人情節的人,都會關注公眾號,所以這是成功的公眾號推廣活動。
辦此活動的最初立意呢?能否達到最初的設想呢?我想,辦活動的立意應該是促進全民閱讀。因為是免費撿到的書,同時還有活動的前因后果,丟書人說的話,或者這樣,大眾就會在好奇心的促使下,開始閱讀呢,從此開始養成閱讀習慣呢?這樣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很多事情,往往最后的結果是,活動形式重于活動內容。我怕大家都紛紛關注丟書這件事,撿書或者丟書,都僅僅成為一種形式,成為朋友圈的一條狀態,在活動前后寫上想要說的話,推薦語,卻很少真正靜下心來去讀書。
其實,我們現代人的問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很長時間,我從春天讀書以來,能夠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以及培養閱讀習慣的緊迫性,但是有時候還是克制不住自己,想要放松,想玩,想逛街,等等,花在這些事情上面的時間多了,讀書的時間自然少。我向身邊的好友推薦讀書的重要性,但是理會的人少,有些人能夠意識到重要性,但是尚未養成閱讀習慣。
如何培養全社會的閱讀習慣,養成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我們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路要走。如何挑選適合自己年齡段的書,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書,能夠閱讀到讓我們身心都成長的書,才是應該關注的重點。
萬本丟書大行動有沒有積極的意義呢?尚需要等待執行效果的見證,如果通過這樣的活動,喚醒全民閱讀意識,或者讓一部分人重新撿起閱讀習慣,這難道不是件大好事呢?
或者有一天,我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一本自己受益匪淺的書,來結識一位有緣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