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3頁,第一個秋天10月21日)
一、亞隆醫生
? ? ? ?亞隆醫生的這份記錄,主基調似乎給我一種感覺,批評與自我批評。“讓金妮覺得我很厲害”,亞隆醫生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十分羞愧,文章一開頭就進行了在我看來十分嚴厲的自我批評,強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治療上。后來,亞隆似乎又跟著金妮陷入了“迷人的霧靄”,他馬上掙脫出來,又進行了嚴厲的自我批評,“這是禁忌”、“這樣做太自私了”。同時,他覺得金妮也在引誘他,讓他顯得很厲害的樣子。
? ? ? ?亞隆醫生進行的是嚴厲的自我批評,金妮進行的是嚴重的自我貶低,不知道亞隆醫生是否有意無意的做了一個壞的榜樣。能夠跟一個專業的演出隊工作、創作一些不錯的小說、交了一個男朋友,聽起來都挺不錯的樣子,不過金妮似乎總是顯示出“可憐的金妮”這種模式,讓別人看見,為什么呢?
? ? ? 最后亞隆還是進行了長篇的自我批評,“真實的盲點”、“剝削”、“多少是我的自私?”、“必須避免”,“必須告訴……必須讓她知道”,在我看來,這些用詞都有些強迫性的味道在里面,顯得太過嚴厲。
二、金妮
? ? ? ?事實上,這篇記錄讓我感到有點乏味。我強迫自己讀了幾遍,卻沒有留下多少感興趣的東西在我記憶里。
? ? ? ?文中依然充斥著持續不斷的自我貶低,那些積極的東西,金妮仍然習慣性地把它們的意義一一剝奪。
? ? ? ?對于樂觀的情緒,金妮在懷疑;回顧亞隆醫生對待她的方式,她懷疑亞隆覺得她虛偽或者像一本舊雜志;對于自己身上積極的因素,她評價“它們對我沒有任何好處”;亞隆的“我不怎么明白”,也認為是一種恭維(恭維我總覺得有點貶義);對于家長鼓舞士氣的話,金妮通常不信任;治療中自我意識太強,是錯誤的,亞隆醫生一定會厭倦、處罰和放縱它們;協同治療師記錄下來她所說的事情,一錢不值。她幾乎把有關她的事情,說的一無是處。剛剛看這段記錄,我就覺得有點痛苦,想必她本人的痛苦一定更是加倍的。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因素,導致她似乎持續不斷地在痛苦的深淵中沉淪。
? ? ? ?金妮在記錄末尾俏皮地提到,“將來的改變會是多么可愛啊”。作為讀者的我,也很期待改變的發生,雖然知道這只是治療的開始而已。事實上,這次記錄記載的只是第三次治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