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是和與德國IFA、美國CES齊名的世界三大電子消費展之一,每年全球家電巨頭都會在AWE上展出最前沿的家電新品和技術。AWE 2017于上周在上海舉行,智能化成為最大看點,向人們強烈傳達了“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這兩大主題。
家居產品新潮流:“智能”成標配
當你下班回到家,在沙發上“葛優躺”時感覺有些熱,但又實在懶得動,這時對著空調說:“把溫度調低一點!”空調立刻就自動執行了。
然后你起身想做一頓簡餐,走到冰箱前問:“冰箱里有哪些食物快過期了?”話音剛落,冰箱面板就顯示出來了。這種感覺是不是爽爆了?
這并不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而是在今年的AWE上,由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為參觀者提供的體驗。
從這次各品牌的展示中,我們看到了各個傳統家電廠商對“智能家居”的重視,比如N1展館的海爾U+智慧生活,W1展館的美的、格蘭仕、海信,W2展館的京東、創維、華捷艾米,以及W5展館的格力等等,無一不在向人們展示智能家居生活。
而對于新興的科技企業來說,“智能陪護”是他們做智能家居產品的主打方向,現場各式各樣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吸引了眾多注意力。
一直以來,AWE都被看做是家居行業的風向標。由此引發連鎖效應,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智能家居”將是家電行業的一個大趨勢。
智能家居新趨勢:開放互聯已有趨勢
從本屆AWE看,智能家居還有了新趨勢:不同品牌的各自為政正轉向協同互聯。這意味著,即使使用不同品牌的智能產品,消費者也能實現一個軟件甚至語音控制。
比如,展會上會說話的空調和冰箱,分屬不同品牌,但使用的都是百度的人工智能系統DuerOS。傳統家電通過加入DuerOS并實時連接到互聯網,就可以實現語音搜索和語音控制,或者增加鬧鐘提醒、信息查詢、聊天娛樂等實用功能。
再比如互聯網電視微鯨和美的宣布聯手,前者成為后者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利用電視機這塊家庭“最大的屏”控制家居產品。
在京東展區,也能感受到跨界創新的熱度。京東微聯與小天鵝發布了一款跨界合作的定制洗衣機,在實現遠程控制、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鍵購業務模式,將場景化購物這一新模式通過洗衣機這一終端設備融入家庭消費場景。
廠商之間開始互通,形成了小范圍,小團體的抱團前行,這個趨勢值得思考。要知道前兩年家居廠商還在以自己為主導,自己開發接口、協議,把自己的設備連接在一起,比如海爾的U+,小米的米家。而做電商的渠道商,也希望以自己為主導,讓家電企業使用自己的技術,比如京東。
業內人士指出,“開放”是互聯網時代的特征,智能家居的發展同樣需要開放。傳統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不僅是產品層面的互補,更重要是充分利用開放的互聯網,將“智慧”發揮到極致。
相比于壟斷,“開放”的這種做法顯然更適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家電廠商在提高自身產品銷量的同時,也能夠保全自己。一句話,智能家居最新的趨勢是跨界融合。
物聯網 & 語音服務商:或成首批獲利者
在本次AWE中,各家所展出的產品中,語音也成為了會場的主旋律。除了各家參展的家電企業之外,思必馳、海知智能、云知聲等一類語音技術、平臺、方案商也都帶著合作伙伴的產品前來參展,各種輕量小家用單品如音箱、臺燈、鬧鐘甚至是家庭攝像頭上,都加入了智能語音。
比如云知聲作為一家白色家電智能語音方案供應商,已經成功與美的、海爾、格力等品牌聯合推出標桿產品,積累了較為豐富的人工智能落地家居的經驗。
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用自然語言控制家中智能設備似乎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在這個趨勢中,語音技術相關的提供者或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除了用語音操控的智能家居產品之外,在一個終端同時控制多個智能家居產品終端也已經是平?,F象了。比如美的提出的“智能廚房”概念,講求的就是家用電器之間的聯動,有一個中樞來控制家里所有智能的物件。
在方便的背后,我們更多看見的是背后支撐這些服務得以實現的物聯網和云服務。
對于物聯網云平臺和智能家居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即使再智能,沒有背后的物聯網云平臺,所謂的“智能家居”就是一場空談。
借助于物聯網,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能夠在同一個頻率上,從而實現之間的互通,而利用云服務,所有的服務數據得以被保存,以便在之后用于服務質量的提升。
在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具體結合策略上,智能語音不僅是提升家居人工智能化、提升人機交互體驗的重要技術,也將是物聯網的主要入口。
隨著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和谷歌Google Home等標桿產品的推出,以及微軟、Facebook等巨頭積極布局智能語音市場的趨勢來看,以語音為入口的人工智能物聯網方案,將是智能家居的兵家必爭之所在,也將是最早獲得紅利的一片領域。
智能家居市場:離真正爆發還有幾年時間
中國有1億的中產階級家庭,他們是智能家居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而智能家居市場真正的“潛力股”是家庭消費和服務,預估每年的市場可以達到50萬億,足見智能家居市場的規模之大。
雖然智能家居市場講了很多年,但從本次AWE展出的產品看,智能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技術上和應用場景上都還沒有真正的“爆發”起來。
相關領域專家表示,人工智能在智能生活上的普及還面臨很多挑戰,總結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挑戰是技術。家庭場景很復雜,需要能處理語音和圖像,做到很好的感知、認知,技術挑戰直到今天仍然很大。
第二個是數據。數據的搜集和分析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即使家里安裝上很多的傳感器,搜集到很多的數據,但絕大部分都是垃圾數據。要搜集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并不容易做到。
第三個是應用場景分散,有安全、娛樂、家庭服務、健康、教育等非常多的場景,另外家里面的智能設備過于分散,所有這些分散的應用場景和電子設備會導致把它們智能化的時候,很難快速復制。
第四個挑戰,是真正的用戶體驗很難。智能家居服務的對象是人,對于體驗的要求很高。現在的人工智能還不能真正讓人感覺到交互方式和服務方式非常自然。
有了這些挑戰,智能家居的普及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段時間的慢慢積累??梢灶A見,未來誰能在技術上領先,并真正洞察用戶需求,提供不可替代的全方位的使用體驗,整合產業鏈,誰才能讓智能家居產業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