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五官,每一個細微的動作、事物對我來說是最最最不會畫的,要把畫的各方面都富有靈氣才算的上作畫。用線條勾勒出迷人的輪廓,用色彩裝飾它的美,而我用濾鏡來遮住它的細微之處,行為動作盡皆體現在一指一形上,手指的妙處在于它可以觸摸、感受一切事物,觸摸新鮮的事物,感受微風的吹拂,拿筷子吃飯、拿筆寫字、用筆寫下腦海中的所想, 五指協作可彈奏出優雅的音樂,在樂器間跳動,細想在我們身體上的每一部分,手指的功勞還是不言而喻的了。那么有這么多用處,我為什么還要用它來摳痘痘。
最是那用手指抱團扇半遮面讓人心動,嬌羞而又不失大氣,一語可傾人,一笑可傾國,傾了眾人,亂了時光。
豐子愷描述人的手指是這樣描述的: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人家有兩個關節,他只有一個。但在五指中,卻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總由其他四指按弦,卻由他相幫扶住琴身;水要噴出來,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來,叫他拼命按住;重東西翻倒去,叫他用勁扳住。討好生活的事,卻輪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點頭,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給人搔癢,人舒服后,感謝的是其他四指。
常與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他的工作雖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拿筆的時候,全靠他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的機會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沒有的“機敏”,打電話、扳槍機必須請他,打算盤、擰螺絲、解紐扣等,雖有在拇指相助,終是以他為主。
五指中地位最優、相貌最堂皇的,無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并不出力。他因為身體最長,取物時,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這物是他一人的功勞,其實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讓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為扶襯而已。
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于他們了。無名指本身的用處多用于研脂粉、蘸藥末、戴戒指。小指的用處則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們也有被重用的時候,在絲竹管弦上,他們的能力不讓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除了這等享樂的風光事以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 ? ? ? ? ? ? ? ? ? ? ? ? ? ? ? (來源于豐子愷的手指)
如果說上田先生(已故日本藝術論者上田敏? )感覺的銳敏與趣味的豐富使豐子愷起到了對于手指的鑒賞的趣味,得出了我們除殘廢者外,大家隨時隨地隨身帶著十根手指,永不離身,是相親相近的,也難得有人鑒賞它們,批評它們, 那么我覺得豐子愷對手指的鑒賞的寫作引起了我對周邊細小事物的觀察,或好或壞,亦美亦丑,都值得去追究,值得去贊美一番。
在其讀中把自己的手拿出來瞧了又瞧,覺得形容的甚是有趣而有理,雖然五指之間沒有那么優美,但也還是可以看的,忽然覺得萬事萬物都有其欣賞的價值,萬物中的生物、植物,宇宙中的星球,歷史的開端以來,生生不息的每一代人的生活中就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所以說請細細的去感受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就會發現它的樂趣所在,也不至于在慌忙的學習、工作里忘了好的時光。
來啊,抄詩啊[微風][微風][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