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婚姻家庭咨詢師 劉 玲
原創微信號:劉玲談情
國慶節前幾天,我去電視臺錄制心理訪談類的節目。
從走進大門口,到錄制結束,我接觸到的人挺多,包括值班人員、接待人員、節目組編導、制片人、攝影師、化妝師、主持人、訪談嘉賓,等等。
節目播出時,觀眾安坐家中,看到的,是精致的畫面、自然的銜接、流暢的聲音、生動的訪談。雖然,出鏡的,只有主持人和嘉賓,可是,玉成這一美侖美奐的作品的人,是節目組臺前幕后所有的人。
所以,我曾經與一些朋友談到我的奇葩想法:在每一個電影、電視節目結束時,在熒屏上清晰地列出所有工作人員的名字!
有的朋友說:這怎么可能?觀眾會覺得很無聊的。
有的說:這太麻煩了!多浪費時間啊!完全沒這個必要。
可是,如果,在這些名單里,有您的家人、戀人、朋友,或者,您就是那個可能干了大半輩子影視工作、卻從沒有出現在演職員名單里、更加沒有在屏幕上露過臉的人,您也認為沒必要嗎?
其實,仔細回憶一下,我的美麗的愿望早已經實現過了。
至少,在2010年,我感受到的兩件事情,特別直觀而儒雅地告訴我:尊重榮華背后的那些人,如此地簡單,也如此地有力量。
2010年夏天,我去上海世博會看景致。連續三天,排隊,等候,參觀一個館。再排隊,再等候,參觀第二個館……就在離開盧森堡館之前,抬頭看到一塊大大的銅刻字牌:“向所有為建造這個場館付出努力的人們致敬!”
當時,我怔在那里,好久都沒離開。身邊的人群熙熙攘攘,來來往往,似乎很少有人會在意這樣的一塊牌子。在幾天時間里,我穿梭于若干個不同的場館,可是,只在這里,看到了如此鄭重其事的、對普通的干活的人們直接表達出來的敬意。
也是在同一年,我去影院看《山楂樹之戀》。電影看完了,大家都起身離開,我出于習慣,喜歡看完字幕再走。演員名單,按出場順序,慢悠悠地,一個一個出現了。然后,是“職員名單”,一個一個地,也陸續亮相了。突然,我看到了“茶水員名單”、“現場保潔員名單”、“運輸組名單”!天哪,當時,好像全身被電了一下,我又愣在那里了!
大陸拍攝的電影,到底從何時開始,如此禮遇端茶送水的、擦洗臺凳的、搬移道具的、駕駛汽車的,我不知道。也許,《山楂樹之戀》,開創了這方面的先河。因此,我唏噓于靜秋和老三的悲情之苦,同時,深深地感激和敬佩臺前電影人對幕后電影人的尊重。
影視圈里的尊重,畢竟,離我們的柴火日子稍遠了點。要說最尋常的尊重,就天天發生在家里。在這個事情上,有一個人對我影響至深,雖然,只是一面之交,而且,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
是這樣的。有一次,也是在電視臺錄制節目。我是臺上的嘉賓。觀眾席的第二排,坐著四個外國人:一位父親,三個孩子(年齡大約在3-10歲之間)。
當天談論的話題是:“你打孩子嗎?”主持人提出這個問題時,幾乎所有人都舉手了。只有那位任職于領事館的父親沒舉手。
他自然被追問不打孩子的秘訣。他說:我舉兩個例子吧。
第一,在孩子喜歡吃巧克力之前,我們就規定好了,每周二四六可以吃,每次最多吃兩塊。不是說完全不能吃,也不是無節制。
第二,我的妻子專職在家陪伴孩子,確實很辛苦,我經常感謝她。所以,一到了我休息的時候,我在家帶孩子,妻子出去玩兒。
過了一會兒,節目還遠遠沒結束呢,這位父親舉手示意,告訴主持人:現在,請我的孩子們先回家吧。來之前,我答應他們了,到電視臺,只是出鏡一會兒,不需要一直堅持下去。而且,他們剛到中國不久,聽不懂中文,全程坐在這里,沒必要,也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這些年,我在電視臺、電臺錄制過若干次節目,這一次的奇遇,最難忘。
巧克力、孩子、妻子、丈夫,都各得其所,都安在其中,樂在其中,也美在其中。
這位異國的父親,三言兩語,給我上了一堂課。課程的大綱很明朗:什么是尊重?如何表達尊重?
現在,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尊重”二字的“原生家庭”。《說文解字》中,“尊”,盛酒的器皿。從字形上看,像是雙手捧著酒壇。《周禮》中提到的六尊,也是備祭祀和宴請賓客用的禮器。“重”,厚也,厚重,引申為鄭重。
如此看來,尊重,就是表達禮貌和敬意,表達對方的重要性。每個人都一樣地想得到禮遇,這樣會感受到自己的獨一無二,會找到存在感,會擁有價值感。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導演、主角,與伙夫、司機是一樣的。掌勺的,與洗菜的,是一樣的。成年人,與小孩子,是一樣的。在外掙錢的,與在家帶孩子的,是一樣的。過于凸顯前者的榮華和價值,過于忽視后者的付出和尊嚴,算不得高雅,談不上文明,因為,它連基本的“尊重”都沒做到。
“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家容易看到的外在的榮華是大美,不容易看到的,榮華的背后,也一樣是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