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并不想加入學生會,原先只答應去給維阡幫幫忙,結果糊里糊涂被忽悠進去了。昨晚開了一個會,一點點兒事說了一個小時,看著一個小小的會議安排,滿滿的寫了幾十個同學的名字,想想之前在部隊,這些活最多也就五個人做。上午幫著搬了點兒東西,裝飾了些氣球,在拿著氦氣球去場地的時候,遇到一些小孩盯著氣球一副渴望的眼神。于是忙完之后,和維阡、新媛、小V回去拿包的時候又充了一些氦氣球拿繩子系住,一人拿了五個,在校園里逛一圈,碰到小孩子就送給他們,他們也特別高興。
? ? ? ?今天早上應該7點就要到的,但是我睡過頭了,從八點多到12點,一共接了三個新同學,心想著運氣好點兒能接幾個學妹,結果都是男生。一個湖北的,帶著他把手續辦完,回到宿舍,他爸媽忙著給他整理床鋪物品,走的時候,我跟還沉寂在幻想與期待中的他說了一句:“多幫你爸媽干點兒活,宿舍玩兒游戲別控制不住了。”接著是一個音樂特長生,他爸以前當過兵,好像現在也一心想著怎么把兒子送到部隊去鍛煉,她媽會跟他小啰嗦一些小道理,但他不耐煩的表情一直在排斥。還有一個新生生病了沒來,只家長過來,我給他稍微帶了下路而已。三年前我爸送我來上學的時候……算了,不想了,我要是不當那個兵,我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發現自己原來也是個沒良心的家伙。
? ? ? ?走在擁擠的校園里,看到一張張新鮮期待的面孔,突然想到三句詩:
? ? ? ?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
? ? ? ?但是誰把幻光看作幻光,
? ? ? ?誰便沉入無底的苦海。
? ? ? ?——臧克家
? ? ? ?飄
? ? ? ?撕碎的紙屑
? ? ? ?——北島《太陽城札記》
? ? ? ?自由不過是
? ? ? ?獵人與獵物之間的距離
? ? ? ?——北島《同謀》
? ? ? ?并不知詩人寫詩的心境,只覺得好像用在當前大學這種環境下也還說得過去,或許也不過是我的胡亂曲解而已。
? ? ? ?高考前,學生就像穿行在黑暗不知深的山洞里,指引方向的,就是大學這處“幻光”,這個時候,“幻光”代表著理想和希望,充滿了力量。踏進大學,身處“幻光”之中,“幻光”依舊代表著理想和希望,但卻越來越不真實,越來越縹緲遙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大家常常把不真實的光當成了真實的光。
? ? ? ?“撕碎的紙屑”很像高三畢業的狀態,漫天飄飛的書本和試卷預示著某種解放和自由。但誰說撕碎的紙屑就自由了呢?每一片不都難逃飄零的命運嗎?說起自由,有一句著名的悖論:Freedom is not free.即“自由就是不自由”,或者理解為“失去自由才知道什么是自由”,隨你。北島的這兩句詩,“飄”,表面上無憂無慮隨心所欲,卻也不能算真正的自由,因為“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而“撕碎”本身就意味著掙脫和飄零,其中也一定深藏著孤單和絕望,要獲得這種不算絕對自由的"飄",也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所以,不禁要問,為圖一時痛快,或者壓抑已久,撕碎的是什么?要撕碎的是什么?現在再看,紙屑漫天飄蕩的情景,是否更多的變成了落寞和孤零,自由,不過是弱不禁風的自由。
? ? ? ?我這么想不是因為悲觀,而是因為我看到的就是這個樣子,比如大學生每天都要回到自己的宿舍休息,當你走進宿舍樓,你如果足夠安靜,你就會覺得這種空氣里彌漫著慵懶和頹廢。這種自由,似乎也是在暗示很多同學,漸漸會變成自己曾經很不屑的那種人,尋找著工作、做兼職、做毫無學歷的人都能做的工作,于是陷入深深的恐慌,可是又無能為力了。
? ? ? ?北島自己也說過:“獵人和獵物是可以互相轉換的,獵物也能變成獵人——二者之間有某種同謀關系。在物質主義的時代也是如此——出發的時候還自以為是獵人,轉眼就成了獵物?!绷骼藭r,他是被現實圍困的獵物,安定后,沒人知道他是否會在不經意間又轉為獵人。大學何嘗不是如此?在大學,你可以成為獵人,你同樣也會不經意間成為獵物。自由要不停的追尋,獵人與獵物之間的距離是微妙的,獵物不拼命奔跑,就會被獵人獵殺。絕對自由也是不可能享受到的,正是獵物和獵人的相互依存,二者才不會陷入死寂。
? ? ?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將自由同責任連在一起。我也覺得,多數人所犯的錯誤,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忽略了自由后面跟著的“意志”兩個字,即真正的自由,是自由意志。何謂自由意志?無需過多解釋,只想到一個例子,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 ? ?201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