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決定開始早起的前幾天,簡直是對自己的折磨,每天天還不亮就要從溫暖的被窩中爬出來,迷迷糊糊地到書房去看書。
有多少個早晨,我直接趴在書上睡著了。但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居然迷戀上了早起的習慣。
我喜歡上伴著早晨的月亮起床,喜歡上那種全世界還在沉睡,而我一個人在安靜看書的感覺,也漸漸喜歡上看著書,遠處傳來學校學生跑步的聲音。
當別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我已經完成了很多工作,那種感覺仿佛是上帝賜予了我更多的時光。
而高效這件事,跟早起是一樣的道理。
開始的時候,你也許會覺得很復雜,但當你可以輕輕松松實現別人眼里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時,當你又快又好地完成老板交給你的任務而別人還在為此愁眉苦臉時,你會發現:
高效,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可以讓你的人生長度無限延伸,它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發現這個世界不一樣的美好。
說到這,我想沒有一個人不會對高效的秘訣視而不見。而本周共讀的《高效的秘密》就是一本專門教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一本書。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八個秘訣,告訴讀者如何構建高效的思維模式。
第一個秘訣:激發動力。
書中說,當你擁有掌控力的時候,動力在不知不覺中就產生了。而獨立做決定是一種能證明自己擁有掌控力的方法。
除了掌控力,還有一種方法也能激發動力,那就是把自己的行動賦予更大的意義。
通過美國海軍陸戰隊訓練新兵的方式,作者總結出如果把一項艱巨的任務和在意的選擇聯系在一起,這個任務就會變得簡單。
也就說,如果把任務轉化成有意義的決定,動力就隨之產生。
第二個秘訣:團隊合作。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的道理。
即使你沒有高超的技能、過人的才智,但是如果你加入一個高效的團隊,每個人都能各盡所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你很有可能也創造出非凡的成就。
那什么樣的團隊才是高效的團隊呢?書中指出三點:
一是有能為團隊帶來歸屬感、心理安全感的團隊規范。在這種規范下,他們可以大膽地創新、冒險,不會因為自己的觀點受到排斥或者懲罰;
二是每個成員的發言機會均等;
三是團隊成員社交敏感性普遍較高。他們擅長通過其他成員說話的語氣、自我評價及面部表情來了解其他人的感受。
第三個秘訣:保持專注力。
法航447墜毀事件和澳航32號完美迫降兩個真實的案例表明,在這個自動化時代保持專注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但是人的大腦在自動化系統和自己的注意力之間轉換的時候,很容易陷入認知隧道,并產生反應性思維。
書中指出要克服這兩種陷阱就要學會構建心智模型。構建心智模型的過程就是不斷給自己“講故事”的過程,這個過程能讓自己一直處于預測狀態。
這樣一來,當有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出現時,就很容易知道哪些該忽略,哪些該關注了。
第四個秘訣:設定目標。
目標制定合不合理,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它能否順利實現。如何才能制定既能實現又有價值的目標呢?
美國通用電氣的成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制定目標時將延展目標和SMART原則系統結合起來。
SMART原則系統要求計劃必須切實可行,而延展目標則能很好地克服認知閉合需求,防止目標制定得太小或太容易實現。
第五個秘訣:掌控力。
這里所說的掌控力是對于企業來說的。
企業文化可分為五種類型。能讓企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是奉獻者文化。而倡導奉獻者文化的企業最大特點是:最大限度地賦予員工尋找解決方案的權力。
一個企業如果能賦予員工更多控制權,就能釋放出他們更多的潛力。
第六個秘訣:做決定。
大量研究表明人能否做出正確的決定,取決于我們能否擁有預測未來的基本能力。
要提高自己預測未來的能力就要培養自己的概率思維。也就是說,要把多元的、相互矛盾的結果放在一起思考,并估計他們的可能性。
同時,也要通過獲得全方位的經驗來幫助自己做決定。
第七個秘訣:創新。
作者通過迪士尼制作團隊創造《冰雪奇緣》的過程,總結出創新的三個方法:
一是學會關注你的個人經歷和你對事物的感受;
二是正視壓力和恐懼,它會讓你保持頭腦的靈活性,從而產生新的想法;
三是在創新的過程中要重新審視已經取得的成就,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它們。
第八個秘訣:獲取并應用數據。
身處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知道的信息、數據越多,越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
當你腦子里閃過這樣的疑慮時,說明你已經陷入了“信息盲”。書中指出,要想解決“信息盲”,就要逼迫自己使用眼前的數據,把信息轉化成一系列問題或者選擇。
也就是你要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最終變成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這八個秘訣,通過五天的共讀,很有感觸!尤其對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專注力”!
這段時間,刻意地訓練自己的“專注力”,讓自己在規定時間內一定要完成什么樣的工作任務,不受任何其他事物的干預,向時間要效率,向時間要效益!該高效工作就心無旁騖地工作,該吃飯的時候就認真吃飯,該休息的時候就專注休息放松,讓我嘗到了高效工作的甜頭!
活到老學到老,時刻保持一顆學習、向上的心,就不會覺得年齡在自己身上的烙印,就會發現這世界真的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