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都道貧窮苦,老來方知健康足

? ? ? 就在剛才,朋友發來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病逝的消息。我以為又是一個惡作劇,無聊的炒作,畢竟“被死亡”在這信息發達的時代已見怪不怪。

? ? ? 可打開朋友圈,發現這個消息已經刷屏了,才在驚異中相信了事實的存在。各個群組在熱烈的討論,討論心里的震驚、惋惜,討論生命的無常,討論環境、飲食的不安全。

? ? ? 李詠這個名字,伴隨我們的父母變老,伴隨我們長大,他承載了我們共同的青春回憶。縱使離開了央視這幾年,他少有的公開露面也未見任何病態。換了新發型,顯得更加年輕、有活力,談笑風生,還是一樣的幽默風趣。

? ? ? 可這一次,再有他的消息,卻是他永遠離開了我們。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無疑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 ? ? 但比起對他的惋惜,更多的是對生命無常的恐懼。在疾病面前,沒有名人、沒有特例,每個人都是那樣脆弱,不堪一擊。

? ? ? 年輕的時候,我們奮力拼搏,我們告訴自己唯有財富才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但當老去,或者因我們過度消耗自己的身體,等不到老去先等來了疾病,那時候才會感慨健康是福。

? ? ? 人總在失去后才后悔莫及,縱使環境給了我們太多不安全因素,那我們對自己做的就是安全的嗎?

? ? ? 多少人用健康的代價換取金錢,然后告訴別人沒有選擇,沒有辦法。其實,并不是無法選擇,要活下去其實只要吃飽穿暖就足夠了。在沒有生命威脅的情況下,心若不愿意,誰都無法逼我們。這樣的路,不過是權衡利弊后的選擇,為了金錢我們甘愿冒險,并認為自己恰好可以成為那個幸運兒而已。這所謂的無所選擇,其實只是我們為自己的欲望找的理由。似乎這樣,我們的過度消耗健康便情有可原,便可得到上天眷顧。

? ? ? 小時候,很少聽說誰年紀輕輕因為疾病逝去。長大后,不知是信息的發達,還是確實疾病年輕化,聽到別人得病去世的消息越來越頻繁。

? ? ? 前段時間,胃癌晚期的80后廣告人劉凌峰的一篇長文刷爆了朋友圈。他寫下自己得病后的經歷和感悟,以此警醒世人愛惜生命。也許人只有到了生死關頭,才懂得放下,才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 ? ? 這篇文章以后,劉凌峰病情的發展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社會,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花時間對素不相識的劉凌峰進行關注。我想,那是因為劉凌峰身上有太多現代人的影子,每個人都是這樣拼了命的加班、賺錢。人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身體的報復,感受到了恐懼,害怕下一個倒下的是自己。


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將曹公筆下那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妹妹帶到了我們面前。她塑造的林妹妹,連最苛刻的觀眾都挑不出毛病。

? ? ? 可是也許真的是“不瘋魔,不成活”,陳曉旭成就了林妹妹,也將林妹妹的悲春傷秋、孤高自許刻在了骨子里。她以后患上乳腺癌與這性格不無關系,因愛美麗拒絕治療的決絕像極了那個目下無塵的林妹妹。

? ? ? 在我們看來,陳曉旭是成功且幸運的。她進入紅樓劇組時只為黛玉,成功成為林黛玉的扮演者,且她塑造的林黛玉至今無人超越。后下海經商,創辦公司,展現了驚人的商業頭腦,98年公司收入就超2億。

? ? ? 這樣的一個人,并未感慨自己的成就,卻說:“后來,我發現物欲的增長并沒有給我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我變得越發忙碌和煩躁,很少有時間和父母相處。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父母不知何時悄悄衰老、虛弱了,好像隨時都有離開我的可能。”

? ? ? 我們是否真的要在生命的某一個節點,才能被迫靜下心來,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快樂。

? ? ? 復旦女教師于娟,在33歲時也因乳腺癌去世。她的遺著《此生未完成》撼動了多少苦苦拼搏人的心,她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 ? ? 在這個物質欲橫飛的時代,我們身陷在你追我趕的洪流之中,每個人都在看你賺的多不多,卻很少有人問你累不累。我們渴望主宰生活,卻慢慢變成了欲望的奴隸。

? ? ? 年少都道貧窮苦,老來方知健康足。在情況許可的情況下,多留點時間給自己和家人,別等到無可挽回時后悔莫及。

? ? ? 愿逝去的人走好,愿活著的人安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