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八月十五桂花香",而在廣州,可以一直香到過年前。
賞桂需要鼻子,最好是在冷天或夜里,所謂"桂"香浮動月黃昏。慢慢移動到桂花樹前的半米,恰好能在香氣的濃郁范圍內,貪婪的猛吸一口,就像冰鎮的啤酒,大喝一口嫌冰,小啜一口不過癮,所以第一鼻你狠狠的深呼吸,讓鼻腔充滿桂的稠香,停頓一會還能品出一絲甜,心滿意足。迫不及待的吸上第二鼻,腳已經開始留戀的不想走,閉上眼睛,下巴微抬,大力的一嗅,讓自己包裹在這濃香之中。
若是晴暖天氣,桂香是不會讓你流連的,只有低溫與它最配,清冽的空氣能去除桂香的俗,又能化開桂香的稠,讓這香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所謂“無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間種桂花”,古人還認為月亮與它最配,真真的詩人情懷!
此時腦子里自然浮現出一碗桂花糊米酒,那是家鄉的味道。
自家做的糯米酒酒香醇正,放入搓成小團的湯圓,再舀上一勺腌制的桂花糖,調羹轉一轉,把黑色的桂花糖推開充分融化,因為加了水淀粉,"糊"的狀態使得幾絲桂花瓣均勻的懸浮在白凈的米酒中,和米粒一起,牢牢被鎖住,掙脫不掉。冒著熱氣飄著香的端上來。用勺子舀上一小口,吹一吹,一唆…不要太滿足!
若沒有酒的成分,是萬萬不行的,就像蒜泥白肉不配醬汁,怕是一端上來你就皺眉頭了。
聞了也吃了,現在可以睜開眼了。這種濃香型的桂花八成是金桂,我的最愛,黃的通透又小巧可愛,一小朵五個花瓣,規規整整梳著分頭,一束又一束鑲嵌在葉叢中,綠葉尋黃,給人無限驚喜。
而那種淺黃的桂花,香味也不是太濃,八成是銀桂,千萬別以為是褪色的金桂,因為金桂長的并不結實,可能沒等褪色就掉落枝頭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四季桂(也叫月桂),花色淡黃近白,不太香,一年四季都開花。
還有一種丹桂,花色近乎橘紅,香氣也比較淡。我也不太喜歡,覺得花的顏色好似變異。
我想銀桂在里面最平庸,因它的花期比不過四季桂,香味也不及金桂,顏色更不如丹桂出挑。白白擁有一個真金白銀的名字卻毫無特色,哎,我可不想當銀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