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你生命中那個對的人

幸福并不是要找到對的人,而是要成為那個對的人。――艾里克·巴特沃斯

圖片發自簡書App


簡譯人生,傳遞幸福。翻譯一篇John Marks Templeton的文章Being the right person,傳遞人生哲理。

在神話故事中,英俊的王子用一個深情的吻把睡美人從百年沉睡中喚醒,并把她帶回金碧輝煌的宮殿,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樣幸福的結局也發生在白雪公主以及無數的神話故事中。及至今天,許多電影小說仍然沿用同樣的方式,人們都喜歡皆大歡喜的幸福結局。

影視廣播劇都會有圓滿的大結局,時間久了,這樣的故事聽得多了,我們也就相信了,這個世界上,一定有那么一個對的人,救我們于水火之中,帶我們去想去的地方,幫助我們成為想成為的人。甚至于我們的父母,似乎也在告訴我們,有那么一個對的人,會讓一切恰到好處,會支撐起我們的人生,使之更加輝煌燦爛。

幸福美麗的新娘在婚禮上身著帶花邊的白色禮服,像童話里的公主一樣,幸福的甜笑,整個人被幸福之光籠罩,這種場景似乎在向世人昭示:她幸福地找到了那個對的人。

然后然后,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不滿意他們的婚姻了?曾經認為對的那個人呢?為什么很多人離婚后再婚時,找到的另一半身上仍然有前妻或前夫的影子?這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世界有相似之處,只知索取,不講奉獻,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只要他們不改變自己,還是用錯誤的態度對待余生,他們就一直會在錯誤的老路上走下去,永遠不會遇到對的人。

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改變自己,他才能改變自己周圍的環境,從而遇見對的人,對的事,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個吸毒成癮的人,他若一直吸毒,那他的朋友圈都是癮君子??梢坏┧约簯B度堅決戒掉毒癮,癮君子們終將棄他而去,朋友圈就會換成積極向上,認真對待生活的人。說到底都是他首先從內心深處改變了自己的緣故。

很多人都認為,來自于別人的關愛是無比強大的力量,可以救人于水火之中,其實不然,愛,存在于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想要找到你生命中那些對的人,我們必須首先成為那個對的人。我們在用語言和行動向別人表達關愛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就充滿了愛。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強迫自己這樣做,即使暫時不是發自內心的,你也要堅持向別人表達關愛,時間長了,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柔軟,充溢滿滿的愛,幸福隨之而來。一切都將水到渠成,那種迫切需要別人的關愛以使自己得到救贖的心情隨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聚攏了大批對的人,需要的時候,這些高情商多智慧的人,是相互付出,而不是單純向對方索取,取之不得而心煩氣躁,大好人生毀于一念。

圣弗朗西斯的禱告中說: 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在舍去時,我們便有所得;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

所以啊,去像希望我們被愛的那樣去愛別人,去成為我們所想要的那個對的人,這是我們應該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吧。

另附兩篇與本文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鑒賞

故事一

有兩個男人,一個富可敵國但身體羸弱,另一個身強力壯卻貧困潦倒。富人羨慕窮人的健康,窮人夢想富人的財富,兩人都愿意付出一切代價來換取自己缺少的東西。

一位醫術高明的外科醫生聽說兩人的情況后,表示愿意幫他倆實現各自的愿望,他給倆人做了腦移植手術,把他們的大腦相互替換。這樣,富人擁有了健康,窮人得到了財富,皆大歡喜。

但是,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

昔日的窮人如今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絲毫沒有理財經驗的他,還胡亂進行各項投資,很快就將錢財揮霍一空,他再次變得一無所有。但他從不接受壓力和焦慮的恐嚇,即便身無分文也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虛弱的身體反而日益變得健康起來。于此同時,先前的富人得到了健康的體魄之后,就開始創造財富,憑借他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卓越的管理才能,輕而易舉地再次成為富翁。但是過大的壓力和嚴重的焦慮 拖垮了他的身體,他又回到了渾身酸痛,藥不離口的日子。

窮人和富人都沒有料到,幾經周折后各自又回到了起點。

這是作家艾里克.巴特沃斯在<<不變的生活>>一書中,講述的一個簡單而有意義的故事。也許,他倆真正需要交換的不是身體器官,而是對待生活和財富的態度。

資料二

Prayer of St Francis

Lord,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 Diving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pardoned;

And it is in dying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圣弗朗西斯的禱告

使我做和平之子,

在憎恨之處播下愛,

在傷痕之處播下寬恕,

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

在絕望之處播下盼望,

在幽暗之處播下光明,

在憂愁之處播下歡愉。

哦,主?。∈刮疑贋樽约呵螅?/p>

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

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

在舍去時,我們便有所得;

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