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妹遇見簡書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是一個學生妹,也是一個孤獨的文字愛好者。跟那些簡書里已經簽約了的作者比起來,我很自由,靈感來了就寫,沒有靈感的時候偶爾看看我喜歡的專題。我是怎么來到簡書的呢?這還源于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我的參賽作品是篇短篇小說,無意中得了二等獎,這給了我自信。我就開始寫小說,并且希望能有人能看到我的作品。我就尋求學長幫忙審稿,學長就推薦了我下載簡書。開始在簡書寫的第一篇是短篇小說《黑色荊條》。投首頁第一次被拒,第二天早上被收入,帶來的是心情一落一漲的變化罷了。

后來一直逛了兩周的簡書,寫的很多的詩沒被選上首頁,我就沒有繼續寫詩,改寫小說。看來還是小說適合我,寫出來的小說都能被收入今日看點或者短篇小說。簡書逛多了,發現我喜歡的簡書專題里,收入的作品雜七雜八。這很正常,專題的編輯喜好不一樣,他可能看到了作者閃光的地方,而我看到了缺點。我僅僅是從文學評論的某一點出發,所以會有偏頗。簡書和其他閱讀軟件比較起來,被選入的作品質量不錯。網絡小說泛濫的時代,我還能在簡書上看到各種優美的散文、詩歌、小說。除了文學類,還有應用文,職場經驗,攝影。各類都能出現在簡書上,簡書就好像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能收入很多被某一些人需要的東西。生長在華夏土地上的簡書,自然有著華夏民族特色:包容性。

有人和我爭論簡書,說它不是面向市場,而是為一些幸運兒獲得簽約服務。我就想,什么才算是市場?難道需求不就是市場嗎?簡書才發展起來,有不足,很正常。讀者有需求,作者難道沒有需求嗎?有些人剛進簡書時,并不知道在簡書還有機會能夠成為簽約作者,只是單純喜歡文學創作。希望在簡書里能認識到和自己一樣愛寫文的人。簡書本來就是源于創作。人家都說明白了,是你沒有看明白,而想把簡書當作你營銷的工具卻沒有成功罷了。

簡書里一些簽約作者,寫出來的東西,文采真的很一般,他們有自己的特色,能引起一部分人共鳴?,F在網絡作品繁雜,通俗作品里,俗氣的很多。拍出來的影視作品也是這樣。從反面來看,有時候,并不是讀者觀者水平不足,而是因為存在水平不足的作者寫出低俗的東西,引導讀者觀者審美低俗,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近好多簽約作者在開課,雖然會教授一些經驗,但并不是專業的。對于寫作,或多或少能指點一下,但要是那些本身寫作也不怎么好,卻會寫類似雞湯的人來指導的話,那會怎么樣呢?當然交給你的是一些包裝技能了。

我和阿春說,我很孤獨。微信群里有個大哥說過一句,文人都是孤獨的,我很贊同,但我不算一個文人。我只是一個有著文人情懷的學生妹罷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