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遇到夏至》第三章

叁?根號2倍的正弦(2012年夏至)


十八歲,高三,大學,夢想,現實,快樂,悲傷,生存以及生活。一連串的無解碼,細密的繩子織結成網,透過皮膚,直達心臟……


九月來的太匆匆,大家不想觸碰的高三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不同于以往,到校時間被提前到了六點三十分,大家卻沒有絲毫的怨言。劉備開始籌劃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天五點半起床,然后……不過,還是先順其自然,畢竟沒有經歷過,計劃終歸是趕不上變化的。

這一年的總體規(guī)劃校領導還是在晨會上給大家做了說明。“我們的高考備考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即一二三輪復習模式。整個學年九個月,計劃進行八次月考。作息方面,按照以往慣例,一周只休息周日早上半天,每天堅持朝六晚十的原則,提倡六點到校,晚自習響應大家號召延長到十點。”領導永遠像個稿子的仆人,照本宣科,毫無表情的一字不落的念完了紙上的所有內容,接下來所有的人都只能不情愿的去執(zhí)行了。

第一周過得也挺無感的。到處都是渲染氣氛的動員工作。先是學校方面到處懸掛條幅,營造壓迫的環(huán)境;接下來各個班級班主任召開了具體的學習部署計劃,慶幸的是劉備的班主任還算通情達理,給大家播放了何舒婷的《我憑什么上北大》錄音,倒是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具體到每個科目,任課老師也不能閑著。政治老師帶大家學習了“真心英雄”,說是作為這一年奮斗的主題曲;地理老師給大家放映了衡水中學的有關短片,想以此作為要求大家的尺度;數學老師花費一節(jié)課給大家講了自己當年參加高考的經歷,想作為一個過來人給大家分享經驗……總之一切緊張而又忙碌。

班主任終究不放心同學們的領悟能力,大會后總要強調一番,“至于復習三步走的模式我們無條件執(zhí)行,可是這一學年八次考試,我們還是采用比較有趣的做法來進行獎勵和懲罰,以此激勵大家奮勇向前。就是每次考試后按照班級名次大家自己挑座位選同桌決定接下來一個月的戰(zhàn)友。”話音未落,大家拍手稱好,除過新鮮感外至少讀了十幾年書終于可以自己當家做主想坐哪里坐哪里了。

十八歲,高三,大學,夢想,現實,快樂,悲傷,生存以及生活。一連串的無解碼,細密的繩子織結成網,透過皮膚,直達心臟……每個人都被時間驅使著去做最痛苦的重復學習,這不是單純的為了增長知識而學習,而是出于高考速成這種功利性的目的來和時間賽跑。

如果說知識能夠速成,那么全天下的所有高三生的能力絕對不亞于一個博學的學者。高三可以讓大腦超負荷的運轉十幾個小時,而且可以在不同的科目間任意切換。可以排隊時背著單詞,吃飯時盯著書本,可以走在路上背一篇“雨霖鈴”,也可以在體育課上解出一道三角函數。在旁人看來確實“亞歷山大”的時候,高三生卻樂在其間。沒錯,劉備正在享受著這樣的快樂。

真真經歷過高三的人可能回憶起來那段時光的確不堪回首,還有那些沒有經歷過高三生活的人大抵正站在遠處猜測著高三的艱辛。但是,只有站在高三的風口浪尖,真真體會高三生活的人才會說出一句,“高三,也不過如此”。因為,這的確是最增長知識的一年。它讓每一個人學會了考試,學會了怎么才能取得成績,練就了一個胸有驚雷而不亂方寸的心態(tài)。

再不開課就要輸在起跑線了,在慌慌張張課本也不齊全的第二周學校就開始了備考第一課。劉備可是十分的投入,把自己定位成了北大的種子后動力十足。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就是拿下第一次月考。

平時的考試都是小打小鬧,可到了華山論劍決勝負的時候大家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來臨陣磨槍。第一次月考也在一天天的迫近。大家的角逐悄然間拉開了序幕。

第一次月考如期而至。真不知道是哪個變態(tài)老師從哪個超級中學買來的哪一年的模擬真題,考場上劉備唯一的應對策略就是跳過,跳過,再跳過……其他同學也舒服不到哪里去。

考試結束后,所有的學生都有一種強大的內在精神,就是不到成績出來的那一瞬間都還會心存僥幸,除非親眼目睹白紙紅字的成績單后才會表現的或喜或悲或生龍活虎或一蹶不振疑似撒手人寰。

在學校里最幸福的不是放假的那一刻,而是考完試老師批閱試卷的那幾天。再怎么不合群的學霸在那幾天永遠露出的是最平易近人的一面。

不得不提起喬霜了。一個誰聽了她的故事都不得不佩服的五體投地傳說一般的存在的人物。

學校里面的年級第一名不外乎有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人才濟濟下江湖老大輪流做。另一種就是滾雪球,誰當了第一名就永遠成了第一名。而喬霜就屬于后者了。她的蛻變也算是成功的演繹了一出麻雀變鳳凰的好戲,從第一腳踏入文科班第一次拿下了頭名狀元,以后成功的衛(wèi)冕了所有的狀元。

成績當然不用多說,最值得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還是被劉備發(fā)現的。

晚上放學后,劉備第一個沖出了教室騎著自行車打算回家,只見風一樣從校園穿梭出去了一個人影,劉備也沒有過多在意。利索的走向車棚找自己的車子,然后利索的蹬起來一路飚回家。

自行車十分鐘的車程過去了,劉備定睛一看,前面不是喬霜在奔跑嗎?劉備嚇了一跳,除了剛剛結束的奧運會飛人博爾特以外,誰還能跑這么快?要不是親眼目睹簡直不能相信,只能說是高手在民間了。

劉備越想越離譜。一般學習的好的要么體育差,要么什么都好,難不成“公子”喬霜她屬于后者?劉備打算再跟蹤幾次一探究竟。

突然,一陣酸痛感從腿上傳遞了上來,緊接著一種厚厚的壓迫感……怎么回事?劉備回回神,發(fā)現自己躺在自己的自行車下,自己的自行車上面又躺著一輛精致的迷你自行車,再往上,大眼碧發(fā),一個妹子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劉備怯弱的問了一句:“怎么了?沒事吧!”

“壓死我了,好重啊。”明明她被摔在了最上面……“你有病啊,騎車逆行什么,我沒事,原諒你了,先走了。”

“外,這人怎么這樣啊!”最近網絡上關于老人摔倒扶與不扶鏖戰(zhàn)數月之久,可小姑娘也不能演繹現實中活生生的一幕啊,竟然丟下躺在自行車下面起不來的劉備逃之夭夭了。

劉備費盡全力才站起來,胳膊被擦出來一道長長的傷口,鮮血還不停的滲出來,自行車一副罷工的姿態(tài),看起來都不能正常工作了,劉備拖著疲憊的身體,推著一推廢鐵艱難的往家的方向走去,只能咽下這悲情的慘狀……第二天只能早早起床步行去學校了……

鬧鐘被提前了半個小時,劉備馬上穿衣,在瑟瑟寒風中步行去學校。

路上一個人影也沒有,看著真叫人發(fā)憷。

劉備還是低估了自己的步行速度,看來將要成為第一個進入學校大門的學生了。

這種情況下,還是心情美滋滋的,劉備直走左拐徑直向教室的方向走去。“1689年英國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國家……”角落里傳來的背書的聲音是那么的熟悉,就像天天蕩漾在耳邊的回響。

劉備聽出來了,是喬霜,沒錯,就是喬霜!

劉備又一次驚呆了。早上給大家講了喬霜的經歷后,他和他的小伙伴都驚呆了。

其實還不止這些。從早上不知道幾點到校開始,到中午放學前她沒有一刻鐘休息。中午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后又是開始學習。直到五點半放學,大家還沒有走出教室,她就拎著一些吃的回到了教室,一邊吃飯一邊開始晚讀了。到了晚自習下后,日以繼夜馬拉松式的長跑回家……就這樣,固定的生活模式延續(xù)著考試狀元的傳奇。

不出所料,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了。喬霜又一次如探囊取物般奪得頭籌。而劉備穩(wěn)穩(wěn)的占據全級的探花郎一位。而后面的就是扈三娘、孫尚香、魯達、黛玉之流了。

劉備與扈三娘的八卦消息又開始發(fā)酵,劉備依然像青春期下過的雷陣雨,淋濕了,感冒了,打個噴嚏,雨也停了,順其自然的隨時間過了。可扈三娘卻能夠撐著傘從學校門口左拐一百米后然后穿過馬路給劉備帶回零食并說說這一天的瑣碎事,樂此不疲。劉備也是感動于最初的喜悅,帶著單純的真摯去傾聽每天的故事。

到了班主任兌現承諾的時候了,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一次真真的民主,即使是倒數第二名也有二選一的權利,至于倒數第一也可以擁有被選擇的權利,總之這個選座位還是很新鮮的一件事。

私下里大家都商量好了同桌,可劉備打算聽天由命了,事實上劉備這一年的同桌一直在換,并不能說劉備人緣不好。相比起來這一年有些人從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前任同桌,劉備也算是幸運的。

劉備選擇了中組第二排靠左的座位,據說這個座位每天可以透過前門上面的玻璃潑灑進來一縷沁人的陽光,上課的時候可以沐浴著太陽雨享受老師知識的洗禮。可是第一名喬霜為什么不選擇這個寶座呢?后來的事情證明了她是一個非常執(zhí)著專一的人,這一年來從來也沒有離開過自己中組第二排靠右的座位,而且她有優(yōu)先選擇權,多次包攬第一名的原因。

這一次誰會夾在班里狀元榜眼的中間,甘愿整天左顧右盼受到學霸的虐,最終還是這次考試后來者居上的魯達承擔了這個光榮的任務。

魯達者,智深也,他的智慧的確深不可測。而且此人行事光明磊落,為人信義友善,如果不是“君子劍”岳不群那樣的偽善之流,就還是一個可以塑造的后起之秀。

劉備與魯達在高二也不太了解,這么突兀的坐在自己的旁邊還是挺別扭的。畢竟好同桌如同好基友,讓你和一個陌生人突然成為好基友誰會接受?除非是陌生的絕世美男子,可魯達比絕世美男子差了一點點,哪怕就是一點點也不能入流,所以還是挺不舒服的。

畢竟是后起之秀,這要說起做題背書那可真差到了極致。遠的不說,就這一周的三節(jié)政治課他就是站著上完課的。據不完全統(tǒng)計,整整一年政治課坐著上的次數只有一次。理由很簡單,他不喜歡背那些無聊的條條框框,而課堂提問有一節(jié)課老師短路居然忘了提問他……劉備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是高二的時候半路突然殺出來的程咬金,是從理科班轉到文科班的一個靦腆的大男孩,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背書對他來說是如此的痛苦。

相比之下還有更痛苦的一件事,以前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話嘮,這下倒好,本想“左擁右抱”,結果卻是“遭人冷落”。文科班的學霸還是那樣的靦腆,熱衷于認真的啃書。在這個大家都聚居多年的小縣城,人們都信奉“學習好是永遠不停讀書的結果”。

大人們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即便是做出讀書的樣子來“一心只讀小人書”,那家長也會到處夸耀自己的孩子是個愛看書的好寶寶。典型的代表就是喬霜了,課本看完一遍回頭再看,總是忙不完,不多說一句話,然后每次考試虐全級第二名接近三十分。就算平常再怎么不合群,一場考試總會變成焦點,要么考好后大家萬眾敬仰,要么發(fā)揮不好成為眾矢之的,總之一直會被其他同學所聚焦。

魯達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活了接近一個多月。在這期間他們的交流其實還是蠻多的。有時候聊一聊初中時稚嫩的生死觀,有時候聊一聊童年老屋下那棵核桃樹現在的命運。有時候聊一聊各自的感情漩渦,有時候聊一聊韓寒……

那天中午,魯達擦著鈴聲跑步進入教室,或許是疾步吧。懷揣不明物體,兩個碩大的手捂著腹部回到了座位。劉備有些好奇。

沒等劉備投過去好奇的眼神,魯達的一本包裝完好的《光明與磊落》塞進了劉備的座位艙。

“這是我的偶像,現在你對我的了解是不是很迷糊,當你了解他后,也就可以看清楚我了……”。

劉備笑了笑,只道是很神奇。

后來明察暗訪后才發(fā)現魯達中毒很深,對韓寒之癡迷簡直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如果班里誰買了一本韓寒的書,他必須是第一個啟封并看完的讀者。也就在這個時候,劉備接近了韓寒。也可以說,窺見了他的心思。

可是關于他為什么從高中讀到了初三又回到了高中成了永遠的謎題……僅僅是他不想說而已。這一個月他成了劉備的心靈雞湯,也治愈了劉備的創(chuàng)傷,也在以后的生活中給了劉備好多幫助,都是后來的故事了。

高三的倒計時慢慢變小,躁動的人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fā)不安靜。部分好學生依舊堅持啃書,但大多數人感受到了高三的苦海無邊,開始暴露出天真的野性。也許喬霜疲倦了或是想體察民情,在第三次的月考中終于脫下了王冠,隨之而來的是文科班第一名終于易主了。沉寂了幾個月的記錄就這樣終結了,作為新鮮事不多的高三,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一下子炸了鍋。大家懷著復雜的心情去對待改朝換代這件事,一方面對喬霜察言觀色,另一方面開始搜羅新的文科霸主的資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夜以繼日的打聽,原來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姑娘黛玉大爆發(fā)奪得了桂冠。于是學校關于這個事件的評論也如火如荼的開始了。喬霜的親友派都惋惜記錄的終結,用喬霜厭倦了第一故意考差來自嘲;而敵視派自然拍手稱快,畢竟王朝更迭是千古定律,他們還不忘用成王敗寇冷嘲熱諷一下。不過這一切,在劉備看來,喜憂參半,不僅對一向刻苦的喬霜來說無疑是一次打擊,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樣的擔憂是對的,而且也讓劉備看到了曙光,什么命中注定天下第一全是鬼話,上天只眷顧付出更多的人,只有努力了才會得到自己希望的東西。

上課的時候,所有的老師也不忘借機宣傳自己的價值觀。語文老師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地理老師說板塊是運動的;歷史老師說盛極而衰千古真理;數學老師說算法a=b中等號是賦值號,誰都可以賦給b,并不是只有a才可以是b;政治老師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你的付出和收獲是正比的,當你有收獲又會反作用于你,讓你更加努力。所有的老師說的都是對的,因為他們是老師。本來一件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經過這樣的炒作后竟產生了出乎意料的結果。受傷的自然是喬霜,對于一個沒有經歷過挫敗逆商不高的人來說卻是災難性的打擊。相反,對大多數同學們來說又是迷茫時的一劑興奮劑,也許下一次就是自己當第一了。

這一次月考的天之驕子黛玉也是不同尋常。別看黛玉身材嬌小,卻掩蓋不了她那顆蠢蠢欲動的雄心。說她是整個高三最矮的學生也不為過,所以劉備經常欺負她,故意欺負她身高矮,可黛玉會列舉出好多偉人,然后說,“有志不在年高,成敗不在身高。偉人很多都不高,人,不必在意你的身高,而應該在意你的成就大小”。雖然有爭執(zhí),不過這種欺負都是小打小鬧,黛玉自然不放在心上。可是真正起了爭執(zhí)的時候,別以為她只是一個小女孩,她雷厲風行的作風完全看不出來是女生。

不久之前的一節(jié)歷史課上,老師組織隨堂考試,然后要批改試卷記錄平時成績。可是畢竟是一次小考,歷史老師不免想懶一回,只批改了五份試卷,就是最得意幾個門生,喬霜,劉備,黛玉,扈三娘和魯達了。然后把這五個同學召集在辦公室,讓這五個人每人批改十份試卷,計劃快速批改出來。其他四個人縱有萬般不愿意都只能心里默默詛咒,可黛玉不依,理直氣壯的和老師理論。

“老師,你這樣做對其他人不公平,你只關注好學生,其他同學會喪失學習熱情的。我也知道這不是重要考試,但是你知道考試在學生心中,尤其是高三學生心中有多么重要嗎,可以說成績就是我們心情的晴雨表,不僅僅是對之前付出的評判也會左右后續(xù)學習的心態(tài),你讓我們去評判同學們的試卷,就是對其他人的不負責任。不是我不愿意批改試卷,也不是我故意找事情,我的性格就是眼里進不得沙子,有什么就說什么。不過我還是很樂意批改試卷的,只是希望老師下次不要讓學生批改試卷了。”

其他四個人看傻了眼,歷史老師性格本來比較親民,居然被黛玉逗樂了,雙手作揖狀,連聲說:“下不為例下不為例,老師就麻煩你這一次。”

當然了,黛玉也是多次和老師直面沖突,不過好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沖突都是有理有據的爭執(zhí),不同于差生搗亂。但是,這種事情只發(fā)生在黛玉身上。在這個閉塞的小縣城,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劉備對每一個老師都是唯唯諾諾,即使不贊成也不會當面反對,而是用行動中不采納來抵制,這也是大多數好學生的真實寫照,所以說黛玉還是比較特立獨行的一個小姑娘。她這種氣質注定了她有種王者歸來的霸氣,這次拿到全級第一也就不足為奇了。

千古風流,紅顏一笑過。

驪山滿淚,如畫江山傾。

亂世風月,何處棲情。也就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劉備遇到了成長的煩惱。一些事一些情總在不經意間就散漫開來。己之蜜糖,彼之砒霜。一個人的小算盤卻未必就是別人的賬單。大家議論紛紛的輿論最終居然被扈三娘默許了。劉備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也讓這事發(fā)展的一團糟。

經過幾個月的復習,大家的熱情都快消磨殆盡了。扈三娘只是想找一個學習的動力,一個前進的支撐點。劉備雖然也覺得扈三娘比較有抱負,可是不帶有一絲情感色彩在里面。

在校園“入對出雙”屢禁不止后,學校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沒有什么大的新聞出來,基本就是放任不管,這也就是為什么輿論能夠掀起波瀾的原因了。

劉備深陷風波之中,自然是不能專心學習。可是扈三娘就不一樣了,做起事來特別有勁。不過兩個人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舉動,完全靠默契既沒有說穿也沒有說破,就這樣兜兜轉轉的過著每一天。

月考臨近,可是劉備心里好亂,也沒有準備,就渾渾噩噩的參加了考試,憑借吃老本勉強考到了年級第五。而扈三娘果然是擁有無盡的動力,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她成為又一個逆襲奪得年級第一的人。不想輿論又起,“不怕學霸秀成績,就怕學霸秀恩愛”。扈三娘美滋滋的接受著外界的褒獎,劉備就算抵觸也沒有說話的機會,畢竟這不像什么國家大事有新聞發(fā)布會,劉備沒有訴說的地方。

后來,劉備只能刻意的疏遠扈三娘了,他感覺自己的狀態(tài)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也就是因為這樣去做了,導致了他們在一段時間內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完全淪為了競爭對手,以前學習上的合作也就中斷了。劉備也很無奈,只怪自己情商不夠,也不去想怎么辦,因為高考重于天,一切等塵埃落定后自然會有結局……

班里的前幾名都在不同的月考中拿到過全級第一,劉備實力不俗卻一直沒有機會觸碰過。最悲情的事情莫過于無冕之王,以至于大家都覺得劉備缺少一點魄力,缺乏必要的文科統(tǒng)治力。繼喬霜統(tǒng)治高二之后,高三的考試諸侯并起,群雄逐鹿。不僅形成了你追我趕互不相讓的良好學習氛圍,而且也讓學校領導對這屆學生產生了較高的期望。

黛玉異軍突起,攪亂了原本波瀾不驚的割據局面,也讓所有人看到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真諦。繼而扈三娘韜光養(yǎng)晦,入主中原,后來居上,王者霸權,使得高三文科百家爭鳴。劉備每次都是前三名,但是在其他人眼里,“你是來爭第二名的吧”。本以為這時已經天下三分,劉備找到時機乘虛而入也能獨占一席,不料發(fā)生了一件足以改變所有人心態(tài)的事情。

秋風起,西北風送來了寒意。不過大家一起為夢想發(fā)光發(fā)熱,也不覺得有多苦。有一天班主任走進了教室,居然帶來了一名新同學,名叫甄姬。大家以貌取人只覺得她比較安靜,也沒有特別在意。可是班主任卻不這么認為,也許是教過的學生多了什么都懂,他真的猜透了學生的心。

班主任抽時間找到了喬霜、黛玉、扈三娘和劉備,故意笑著說明年六月的高考我擁有五虎上將了。這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疑惑不解。班主任這才切入主題,原來甄姬是從全國超一流的高考名校轉過來的,因為戶籍所在地在本地,聽說她在她們學校都具有統(tǒng)治的殺傷力,更何況我們這樣的九流學校。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劉備作為千年老二,居然此時此刻有了夜郎之心,他覺得只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自然能夠神擋殺神,完全不用放在心上,也不去理會班主任的話。可是班主任的用意卻是提醒大家不要過分爭第一,得之你幸,失之可能會心態(tài)失衡。

同學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學習,甄姬也忘我的進行自己的學習計劃,忙忙碌碌為下一次月考做些準備。他們四個躍躍欲試都想與甄姬比高低,既想告訴班主任“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又想給甄姬一個下馬威。

當真正的月考拉開序幕,大家都沒有了爭勝的欲望,題目的難易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既不是變態(tài)難讓每個人都無法入手,又不是太簡單能隨便得分,而是每道題都有解答方法但是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解出來。奇怪的考試完全屬于思維活躍學生的博弈,不過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次區(qū)分度極高的考試。

劉備自知自己這次又不能脫穎而出,于是暗地里給喬霜鼓勁祈禱,期待喬霜能夠壓住甄姬。不知是上天感動于劉備的善意,還是喬霜的實力使然,居然破天荒的考出了破校文科紀錄的分數648,這個分數是這所高中建校以來文科月考分數之最,足以甩第二記錄幾條街,先不管班主任作何感想,光是校領導們,現在對待文科學生也是態(tài)度好了許多。所有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忘了其他事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大家還在喬霜的成績中沒有走出來時,考試排名出來了。文科班發(fā)生了一件足以轟動小縣城的事情,甄姬以698摘得第一名。靦腆的甄姬之前很少說話,在大家慶祝喬霜高分的同時,她依舊默默地背知識點做試卷,讓大家忽略了她的存在,可是真正的強者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所有的人在這一刻都是滿懷復雜的心情……

從這之后,甄姬統(tǒng)治了接下去的好幾次月考,其他人都去拼命爭第二名。劉備居然也有兩次考到了第二名,這放到以前就是第一啊,也許這就是天命,永遠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者。可是別人都正常發(fā)揮,唯有喬霜一次不如一次,從跌出前三、前十到最近的一次考試年級第十六名……大家終于懂得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可喬霜的狀態(tài)卻再也沒有恢復到之前,包括最重要的高考。

甄姬也不忘向大家分享她的學習方式,每天刷四套試卷。抽時間早上一套,中午一套,晚自習一套,晚上回家一套,高強度的練習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永動狀態(tài),從而大考如小考,永遠有較高的競技狀態(tài)。

劉備也去嘗試了,不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過一周他就放棄了。劉備還是喜歡每天中午利用別人的午休時間去打一個小時乒乓球,下午吃飯時間打幾把三國殺,晚上回家躺在床上數星星。他覺得不能刻意去追求成績的高低,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于是用最隨心最舒服的方式進行自己的備考工作。

高考備考已進入百日沖刺階段,整個校園里連空氣也仿佛緊張的要凝固了,都說考場如戰(zhàn)場,看來這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教學樓上“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增加一分,干掉千人”類似這些醒目的標語也時時刺激和緊繃著每個人的神經。

晚自習上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大家都只顧埋頭刷題。班主任照例準時來到了教室,但他卻沒有像往日一樣坐下來陪著同學們自習,而是在教室轉了一圈后把李逵和其他四名同學叫走了,約摸半個小時后他們幾個神情落寞地回到了座位,大家都學習勁頭正酣也無暇去探聽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后來的事情很快就知道了。原來學校決策層給各班主任下了硬性任務,要他們負責談話,讓班里最后幾次月考成績倒數五名的同學以社會青年的身份來參加高考。這樣做的目的為的是提高全校的高考本科上線率。看來學校領導也是煞費苦心想出了這種辦法,在難以增加分子的情況下只好通過減小分母來提高上線率這個商了。

這個決定就預示著這些同學不能以應屆生的身份來參加考試了,可想而知他們心中會產生怎樣的抵觸和反彈。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可即使再難的事情也總有解決的辦法,也許是考慮到本班在全校的高考位次以及自己的教學質量評估等級和年終獎金數額,班主任們不知用了什么靈丹妙方,最終居然都讓大家解開心結欣然釋懷簽了城下之盟。

等待劉備的卻是臨近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月考了。這一年走過來,班級中的五位學霸此起彼伏,互不相讓。劉備恰似猛虎臥荒邱,潛伏爪牙忍受。最后的考試當然是要做最后的沖刺了。劉備暗下決心,一定要用最完美的結局為自己的高考樹立信心。

一遍又一遍的翻看自己的筆記,一遍又一遍的默讀該背的東西,別人能做到的自己為什么就不能做到,這絕對不是運氣,一定是全身心投入后才會使自己的失誤率降低至零,劉備心想什么沒有霸氣、沒有天命,全都是封建迷信,只要自己找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自己也能做到。

這一次考試,劉備什么都沒有多想,只是想做最好的自己。攻城拔寨,步步為營。在這個份上基本沒有難題了,失分都是因為失誤導致,劉備細心的去做每道題的過程,用心去書寫每個答案。他發(fā)現這才是考試應有的感覺,去享受做題的快感。而之前,他每次都是火急火燎想第一個交卷,或者是心中有雜念,一心想著考多少,從沒有體會過這樣的淡定與從容。這次考試他覺得他做到了完美,至于失分大概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足了。所以劉備不管最后的分數,信心滿滿的說這是我的考的最好的一次。

沒幾天,成績出來了,大家理所當然的都考出了理想的分數。班級五虎上將全部過了六百這個坎,最引人注目的是:劉備全級第一!

這是劉備高中生涯最后一次校級考試!

這是劉備高中以來第一次全級第一!

劉備做夢都沒有想到幸運女神也會眷顧自己,他真的是太開心了。

劉備迫不及待的想告訴所有人。

他想告訴別人怎么去考年級第一。

他想說不要相信所謂的學習方法,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調整考試的狀態(tài)才是最重要的。

班主任會心一笑,他的五名得意弟子,都拿到過年級第一,這是一群前仆后繼的佼佼者。而這次的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驚喜鼓舞了劉備,也鼓舞著所有人。

可是,考試狀態(tài)還是一個比較玄乎的概念,劉備自以為他能駕馭了,真正的高考氛圍中,劉備又會怎么樣,半個多月后就是檢驗它們的時候了。

高考考散了一個班,好多人從走出高考考場的那一刻起,就注定這輩子都永遠不會相見了。縱然說都是這個小縣城中的一份子,可是交了試卷后有些人他們之間就永遠沒有了交集。也許就是擦肩而過的眼神交流,可是再也沒有校園那種無話不談的純真友情。劉備已經察覺到自己考試不理想,可是從走出校門后就再也回不去了,一切都不能重頭再來。他翻開了高三選座位后的第一任同桌魯達送他的書,他好懷念那年那時那樣的生活。

光明與磊落

這兩個正義的詞語在這個society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之所以想到這兩個令人乏味的詞語,源于一本書。這本書就叫《光明與磊落》。同道中人自然曉得來龍去脈,至于個別性情中人不諳世故也可在強大的百度搜索引擎了解原委。這本書著作者是韓寒,他寫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一次一次的去撞南墻,但我們不能一個一個的失去理想。”

我以前并不喜歡韓寒,準確說是厭惡小說。原因很簡單,就是小說長篇累牘到最后隱晦的揭示結果,這與我不喜歡肥皂劇是一脈相承的。其實,這些不是主題。是不是覺得上面廢話很多,不。是鋪墊的很周全嗎,對。這是拜“達哥”所賜,對,就是我的同桌魯達。簡單說一下,他講一個五分鐘的故事必有十五分鐘的開場白,我無意偷竊了這一技能。由于他名字中有一“達”字,成為我們當之無愧的大哥。說到他,我又想起了韓寒。我第一次接觸韓寒,也正是源于這件事。那天他饒有興味的在紙上寫了一首詩:“臥梅又聞花,臥枝繪中天。魚吻臥石水,臥石答春綠。”估計當時他以為我會上當,殊不知我精通北京方言,不出三遍就破譯了玄機。在旁邊寫下“我沒有文化,我只會種田,欲問我是誰,我是大蠢驢。”所幸的是我沒有念出來。他尷尬的笑了。我得意的笑了。我們相逢一笑。當然,作為從理科班轉到文科班的精英級人物,我對大哥也算佩服的五體投地。我漸漸認識了韓寒。這本《光明與磊落》大哥買了四套,我這一本就是他手中的限量版之一。但高考面前,聽說大哥忘涂了語文選作框,一科難比一科好,結果令人扼腕嘆息。

“不要以為農村的人就沒有文化,看看你們城市就知道虛偽是什么,完完全全一個中國小孩,吃個大餅都要右手拿刀左手拿叉。”韓寒這樣寫了,我內心也這樣認同。雖然他不喜歡小說,無所謂喜歡不喜歡韓寒,但我還是不得不提及這樣一個心底單純的家住農村的曾經和我坐過的同桌王英。呵。“后來我混混沌沌去了城市,在城市里過著混混沌沌的日子,什么人情冷暖都是別人的事,人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自私。”雖然高三一年他拯救了我的英語,但我終究沒能輔佐成他的數學。啊,這我絕不是浮躁自私。前幾天,我發(fā)了一條說說,“我的老同桌最喜歡這首歌‘重頭再來’”,就是他了。三百六十五天,蘭大依舊是他不可及的夢想。不,是理想。因為whenever,他總會笑著唱到“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高三的考試如同走馬燈,每次考試后都要換同桌。我的另一位同桌就是江湖人稱“帥哥”的盧俊義了。還記得高二時的一次考試,他讓我為他的數學打助攻,以便完成數學老師定下的及格目標。是及格。可時過境遷,高三第二學期他定是有高人指點,修煉了密宗要法,偷食了大力丸、迅捷珠、風之息、活血散等一系列人參果。數學竟高居140分,有直逼160之意。而且揚言“高考過不了140,就……”。但是,高考結束了,他考的也不理想。依舊在家做“五三(數學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有這樣一個微小說。舉世聞名的預言家被自己心愛的女人殺死,在臨死前,那女人得意的說:“什么預言家, 你算得出全世界,卻算不了自己的命。”預言家卻無比凄涼的笑道:“在見到你的那一刻, 我就已經知道這結局,只是在那一瞬間,我決定原諒你。”原來,逃的開是命運,逃不開的是選擇。他就算數學成功了,也擋不住其他科目的滑鐵盧。

最單純最憨厚最帥氣最有愛心最富活力的同桌就是寶玉了。他能將游戲玩到深夜擦著鈴聲步入教室,他能晚自習后跑步回家我們騎著自行車都望塵莫及,他考的差了差得離譜,考的好了五百七八,他能犧牲自己為我擋擋風頭,他能和我望著倒計時牌說:“最后××天再好好學習。”我們喜歡玩游戲婦孺皆知,以致我們面對新游戲毫無抵抗力。哦,我還記得我無意從他英語必修4中發(fā)現了珍藏多年的書簽,聽說是小學老師寫的“可愛小男孩,最帥最乖最聰明”,他居然作為書簽珍藏多年。哎,苦逼的孩子,我們又一次在文綜選擇上栽了跟頭。韓寒寫到,“兄弟說,怎么辦,我要文憑,我要戶口,活得不開心”。可是我的這位同桌也沒有正常發(fā)揮。

高三的同桌還有一位小霸王孫伯符。我們課余下過軍旗,打過三國殺,玩了倆年乒乓,在網上共同玩《NBA2K Online》。我覺得他很有實力,但他對自己定位不高,考試與他如浮云。聽他淡定的說,“整個周末我只在想一個問題,我和對手差了零點三秒,我該怎么追回來?我能惦記著出門要穿衣服已經不錯了,哪還顧得上搭配。”忙忙忙為游戲他忙出了所以然。

好了,現在又說說韓寒吧。莫須有是真正的欲哭無淚呀,那段時間的煎熬又豈是《光明與磊落》可以彌補的。一夜之間,自己成為榮譽的傀儡,耗費的課堂成了《三重門》的墓場,自己親手寫過的三十萬字被認為是代寫,甚至他的思想也被認為是復制粘貼別人的。這就是這個society。他只用一次就想將你擊敗。還好。《光明與磊落》是對不公的命運發(fā)出的通牒。“《光明與磊落》是作家韓寒創(chuàng)作生涯的起始。珍貴手稿第一次與世人見面。修改筆跡見證《三重門》的誕生之初。未發(fā)表詩作展現深情一面。超低價格回饋廣大讀者對自己的關心和厚愛。”呵。我看到伸張正義是多么無奈。大眾是多么卑微。

寫了這么多字的廢話,依舊不想表達我的看法。行文婆婆媽媽,這不是我的style。最后用《詩經·王風·黍離》中的一句話收束上面的文字,“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劉備不說,但看得出來,他和他的好朋友都沒有取得好成績。人生第一次重大考試鎩羽而歸的心情誰都能理解。而時光在不停的轉動,短短半個月也發(fā)生了好多事。他們班的同學,有的打工掙錢為了圓夢西藏之旅,有的說走就走只身闖到烏魯木齊,有的背著包獨自去了銀川,還有的在西安、蘭州,或者其他地方都找到了一處容身之所。

劉備想起自己桃花園結義的那幫兄弟,高一時還在一起暢談人生。現在又同時身處人生的十字路口。劉備也不去想成績怎么樣,只是盡興玩不談成績,約他們征服了好幾座天生麗質未開發(fā)的大山,而且一同搭車進行了說走就走的“十八歲出門遠行”,去市里好好放松了一下。不管馬超會不會復讀,或趙云堅持自己的主張有學校上就可以,不管諸葛亮會不會與夢想擦肩而過,或張飛一路康莊大道,不管黃忠何去何從,或關羽躊躇不定,他們都對命運的安排無所畏懼,車到山前必有路,他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證明自己,然后默默的相信未來。

劉備覺得造化弄人,殊不知天真歲月不忍欺,一年前還充滿希望,到頭來只是一眼泡沫。一年前起早貪黑只因不知道高考這條道上的規(guī)矩,結果四處碰壁弄了一鼻子灰。現在應該輕車熟路游刃有余了吧。劉備內心開始糾結自己的尷尬處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