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開學第一天,女兒踏進了初中的課堂,開始了中學的新旅程,迎來了新的老師與班主任。這開學第一天恰逢星期五,女兒上半天課便放學回來了。一回家便要求我晚上和她一起看電視,說是班主任布置的作業。弄明白,原來是央視一套晚九點播《開學第一課》的節目,要求家長與學生一起觀看。央視在開學時為全國人民舉辦了這樣一個節目,我是不知道的,因為我很少去看電視。帶著好奇,帶著對女兒的疼愛,推掉一切要做的事,決定和女兒一起好好聽這《開學第一課》。
2017年9月1日 21:00,準時打開央視一套綜合頻道。
開場一曲吳磊演唱的《夢想開始的地方》讓每一個學生點燃激情,“學校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讓每一個學生開始放飛夢想。開學第一課在這美妙的音樂聲中拉開了帷幕,董卿與撒貝寧兩位名主持閃亮登場。這兩位一出現,讓這開學第一課變得隆重而大氣起來了。當董卿宣布這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后,精彩一課的內容便慢慢地呈現在了每一個學生與觀眾面前。大家一起開始聆聽前輩們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發生的故事,一起走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起感受屬于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驕傲和自信,從而喚起學生對學習中華文化的求知渴望。
中華民族究竟有怎樣的驕傲?我們和主持人一起從“字以溯源”開始感知。漢字是象形文字,每一個漢字或許都有一個故事,這也許是漢字與世界上的其它文字的本質區別。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王寧教授講述致力于研究漢字六十余年的故事,追根溯源,鑒古塑今,帶領我們一起領略漢字的魅力。感受文字的起源與變化,從而讓學生知道:只有更好地認識過去,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
接著當“漢字叔叔” 理查德·西爾斯講述他癡迷于漢字的故事時,相信你會與我同樣震撼。沒有想到一個外國人對中國漢字有著如此巨大的熱情,幾十年傾盡家財、不遺余力地研究與傳播漢字,在此期間遇到了那么多困難,都沒有放棄。他的故事感動著我,也許感動著每一位中國人。每一位中國人都該清醒,本該中華兒女做的事情卻讓一個外國人做了,坐在電視機前,讓人汗顏。若我們國人多一些對中華文化如此癡迷的人,我們的文化沒有什么理由不輝煌燦爛。
“字以溯源”為我們講述了前輩們為了傳承、保護漢字而堅守一生的故事,想如今,我們的“漢字”已經“走出去”,并且在世界上非常流行,這就是我們漢字的驕傲所在,這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驕傲所在。
我們的中華民族究竟有怎樣的驕傲?我們可以從“武以振魂”中去感知與感受。《戰狼2》中塑造的鐵骨錚錚中國英雄形象讓人肅然起敬,吳京在鏡頭前和我們一起分享他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時,我們的每一個學生與觀眾是否都和他一樣擁有英雄情節?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接著武術表演《少年中國說》的呈現讓大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一招一式都透露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浩然正氣。中華武術傳承與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這也成為維系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承載著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中華武術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少年強則中華強,少年智則中華智,少年是現今的每一個求知的學生,只有少年不懈地求知若渴,不斷地強魂鍵體,我們的民族才能永遠立于世界之巔。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中華武術的傳承與弘揚就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我們的中華文化究竟有怎樣的驕傲?琴棋書畫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看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現場講述他與AlphaGo的傳奇博弈,他直面述說這場對決的失利,并重新審視了人與科技的關系,以引導學生們與科技共同進步。
當表演嘉賓鋼琴家郎朗與鋼琴達人李俊杰、徐子豪和來自意大利的53根手指的機器人各自的演奏,讓人們大開眼界。這人和機器之間,究竟誰優誰劣,究竟誰是真的勝者?
“棋以明智”,棋士柯潔面對強大的機器,笑對輸贏,演奏家們面對強大的機器,情對眾人,都只能在科技與人類中找到平衡。在科技中尋找新的視野與思路,在科技的發展中讓文化不斷發展與進步。科技高速發展,時代滾滾向前,人類研發人工智能機器,能夠打敗自己,這已足以證明了人類的智慧與強大。人機互動,人工智能不應是我們的“對手”,而應和我們一同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與未來。機器與智能將成為人類的最佳伙伴。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高度結合,這就是人類的驕傲,文化的驕傲。
我們中華民族究竟有怎樣的驕傲?文以載道!董卿古典文學功底深厚,在央視以前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幾期節目中,人們從她的主持中充分了解了她的文化底蘊,也更加讓人們了解了古典詩詞是怎樣的“中華驕傲”。“詩以言志、文以載道”,中華文化的深厚與獨特真讓世界佩服,詩詞的韻律、對仗、平仄是任何文字都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中國歷代的文豪如星河燦爛,名人、能人數不勝數。“江山代有才人出”,生生不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歷朝歷代處處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天的中國,將會涌現更多的風云人物。古往今來,中國文學寶庫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傳承著中華文明不斷向前進步,傳遞著文化價值的在世人心中共鳴。
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在節目中還講述自己的“執著”,并且將一生都奉獻給翻譯事業的故事,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驕傲的中華文化走出國門。同時也讓我們感悟到了詩詞與外語的結合之美。讓更多的人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將會有更多的人癡迷于中華文化的。
“文以載道”,學好中華現代文化,學好中國古典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每一個學生,處在接受知識的黃金時候。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不僅是為自己打好基礎,也是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打好基礎。中華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驕傲。
中華文化究竟有怎樣的驕傲?絲綢新路又將成為新的中華民族的驕傲。當巴基斯坦米斯巴·拉希德與恩師常敬宇先生講述關于一群人對傳播漢語的執著,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追求讓人由衷敬佩。米斯巴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本土漢語教師,她也被譽為“巴基斯坦漢語之母”。當米斯巴講述師生之情和對漢語的熱愛后,吉克雋逸獻上了一首《千年之約》,飽含深情地唱出了每一位中華兒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攜手發展的愿景,以及對友誼之邦的敬意。
“絲綢新路”是中華民族古絲綢之路的延伸。絲綢之路見證了中華民族曾經的地位,記錄著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新絲綢之路將沿襲古絲路的腳步,聯合各絲路國家打造新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文化正沿著新絲路“走出去”,走向世界的堅定腳步越來越鏗鏘有力。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的偉大驕傲。
看完《開學第一課》,讓我們了解中華驕傲。中國民族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偉大民族,有著燦爛輝煌的文化,有著笑傲世界的武術,有著賞心悅目的琴棋書畫。我們中華民族有驕傲的底氣,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面臨一個科技高度發展的世界,只有我們大家共同學習,不斷繼承傳統文化,不斷吸收世界先進文化,不斷創新我們的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才會不斷創新新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