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笑話:有一天,一個富翁開個豪車在路上偶然看到一個年輕的,搞得臟兮兮的乞丐在路邊撿垃圾。富翁心想,如果能幫這個年輕人不是當積德行善了嘛,于是他下車走過去和那個年輕的乞丐說:你和我一起走吧,我帶你去商場買套新衣服,洗個澡,然后把你的頭發理理,明天去我的公司上班,你以后就不用過這個乞丐的生活了!
乞丐一聽,嚇得拔腿就跑,一口氣跑到窮人堆里,對那幫乞丐說“剛才我遇到一個有錢人,開個豪車,關鍵是:他還想騙我”!
初次閱讀時,覺得這個乞丐很可笑,你都窮成這樣了,人家還會騙你什么?真的是太愚蠢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再次閱讀時,突然覺得這個乞丐好可憐,明明有個可以翻身的機會就擺在他的眼前,而他卻視而不見,而且還在揣測和懷疑。
夜深了,躺在床上。仔細品味這則笑話,忽然有一股涼意襲上心里,我猛然坐起。我和笑話中的那個乞丐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最近幾天,一個好友一直苦口婆心的向我介紹著一份事業,而我卻已種種理由委婉謝絕。幾個月前,我的老師也曾向我多次介紹這份事業,可是我卻總以先了解一下為由,而后就不了了知。
面對新鮮的,不了解的事物,我總是不由自主的選擇逃避和退縮。而不是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去了解和嘗試,我的這種行為和笑話中的那個乞丐有什么本質區別?
笑話中,那個乞丐不但沒有抓住可以使他翻身的機會,反而還驚呼:“他竟然想騙我。”而我面對老師和朋友的好心幫助,也曾持有過懷疑和否定的的心態。
在心理學著作《影響力》中,作者西奧迪尼提過一個觀點:“人就像錄音一樣,一按按鈕就播放。”
這種未經理性思考,面對某種場景就立刻得出的結論,我們稱之為“跳躍性假設”——跳開理性思考的環節做出的假設。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曾意識到是跳躍性假設幫我們選擇了思考路徑。而缺乏深入思考的過程。又讓我們進一步失去了發現新的思考方式和解決辦法的機會。如果我們一直被跳躍性假設綁架而不自知,就會永遠播放同樣的磁帶。如要想改變這個習慣,我們要做的就是:放慢思考速度。
對于新鮮的,不了解的事物,我們可以去網上搜集相關資料,重新審視和比對。任何一件事,在創業初期都會招到很多的人置疑和反對。馬云在阿里里創業的初期,曾經招到了多少的置疑和反對,只有少部分看懂了互聯網這個大趨勢,于是和馬云一起奮斗的人,現在他們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有句話概括的非常精確:成功不是先有錢,而是先有膽!如果今天你很窮,因為你懷疑一切;如果你什么都不敢嘗試,你將永遠一事無成;
商機就是: 在別人懷疑時,你行動了;在別人行動時,你賺錢了;在別人賺錢時,你成功了!人生有一種悲哀,有機會卻不敢做,你行動的速度決定了你口袋里人民幣的厚度!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
有時我們畏懼新事物,抗拒新事物,還有另外一層原因:我們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面對困境,每個人都想擺脫,每個人都想改變,但卻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因為一旦走出舒適區將面臨更多的未知的挑戰。因為一旦走出舒適區我們便失去了那份賴以生存的安全感。
但有時為了我們夢想,我們必須要逼迫自己走出舒服區,去迎接新的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的人生。讓我們一起加油吧,親愛的朋友!
蛹說:你真漂亮,
整天可以飛來飛去,
既美麗又自由,
真羨慕你!
蝴蝶說:只要你愿意
離開你的那個殼
你也可以跟我一樣。
蛹說:不行,
那樣我會死的。
殊不知,一個愿意經歷
蛻變和重生的人
才會獲得更多的美好,
如果舍不得、
放不下現在的軀殼,
就只能永遠羨慕別人,
破繭成蝶、為夢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