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必須為孩子做好榜樣,否則一不小心你就會發現一個復制版的“不良習慣”自己。
比如父母每天低頭玩手機,孩子也會見縫插針的玩手機,父母習慣把東西扔的到處都是,孩子也會把玩具到處亂丟,父母喜歡讀書閱讀,孩子也會喜歡各種繪本和故事書。父母文質彬彬,孩子也會禮貌有加。孩子的身上折射出的都是父母的影子。
語言方面
有的父母說話總是和聲細雨,久而久之,孩子說話也是溫柔可人,說話也喜歡考慮到別人的感覺,不喜歡大聲粗爆的說話方式,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有時候家長說話喜歡帶口頭語,但是自己感覺不到,直到孩子不停的把那些不雅的語言掛在嘴邊的時候甚至還沒有意識到孩子的這些語言都是從哪里來的。這樣對孩子真的是很危險的,比如有個媽媽喜歡帶口頭語“奶奶的”,結果孩子張口閉口都是“奶奶的”,非常不雅,可悲的是這個媽媽竟然還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語言來源于自己,任由他繼續發展。
行為動作
有一次去一個鄰居家串門,她家孩子把玩具往地上扔的“咚咚”響,好好的玩具槍摔個稀巴爛,又拿起玩具火車“咚”扔到地上,摔掉了輪子,我很詫異,這孩子怎么了,孩子媽媽勉強的沖我笑笑,“就這樣的孩子,什么東西都亂扔,我一點辦法都沒有”,說著,我看到她把手機扔在沙發上,把鑰匙往茶幾上一扔,我頓時明白了,孩子的媽媽,平時放東西的時候就喜歡隨手一扔,在孩子眼里,這大概就是放東西的正確方式吧,所以就形成了玩具隨手亂扔的習慣。
待人接物,與人相處
所謂“家風”,我理解的是一個家的總體風氣,有的家庭成員都是溫柔相待,和睦相處,那么孩子的性格也會平和很多,有的家庭成員說話如吵架,有點小事就會暴跳如雷,久之,則發現孩子動輒撒潑,一不如意就要跳腳,脾氣大的很。
所以父母真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或許你會問,孩子的影響真的那么大嗎?我來舉一個小例子吧:我的女兒現在一歲十個月了,每次別人問她,你想要個弟弟妹妹啊,她都會答“妹妹”但每次奶奶問,她都會扁扁嘴“弟弟”,因為奶奶曾嚇唬她幾次,再說要妹妹,就打你。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就已經通過察言觀色,知道了在奶奶面前違心的回答了,這不是言傳身教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