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寫了一篇股票投資的文章,打算漲點閱讀量,想著跟錢有關(guān)人人喜歡,沒想到竟創(chuàng)下閱讀新低。反思原因可能幾個,一是2017年比特幣太耀眼,凡是關(guān)注幣圈和ICO的,故事版本都是一月漲了多少倍。我這一年將近還在談?wù)摪俜謹?shù),很不上道。另外,即便是炒美股的人,趕上去年的形勢,傻子都能掙錢,如果不像我這么多誤操作,翻個倍還是可以預(yù)期的,我這點小兒科不值一提。最后,跟美股投資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還是相對小眾,既不勵志也不溫暖人心,自然關(guān)注不高。這事兒還給我一個啟示:做任何事情,無論內(nèi)容還是營銷,要靠數(shù)據(jù)說話,沒有想當然。
雖然本周一開盤美股一路下跌,哀嚎遍地,日跌幅創(chuàng)下歷史記錄。但是作為段子手級別的小白股民,這絲毫不影響我繼續(xù)完成我的投資教訓(xùn)。前面已經(jīng)講了兩條最重要的原則,分別是:1:保本。2:不要迷信權(quán)威。這都是我曾經(jīng)犯錯的主要方面。
下面的原則,也是我的真切感受:
3.別把人民幣不當錢
剛來美國時,尤其在逛完奧特萊斯和Costco后,覺得美國東西好便宜啊,簡直白菜價啊啊啊,想必中國來的土豪游客一定感同身受吧,一件鱷魚T恤算完才三四百人民幣,比國內(nèi)動輒上千便宜了好多。可是,一旦在美國定居下來就不這么覺得了,尤其是在感受過高昂的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后,比如每月水費100美金,修冰箱500美金, 修管道400美金,如果嫌貴,你可以選擇不讓他們修,但是上門費幾十美金是非付不可的,這些都讓我對美金肅然起敬。但是對于人民幣呢,出國很長一段時間還保持著當初在國內(nèi)養(yǎng)成的補償性消費惡習(xí),比如100美金和1000人民幣,就算不看匯率都知道哪個更值錢,可是,我花100美金的決策過程還是要比花1000人民幣長那么0.01秒。這么對比的原因呢,就是說我在買美股的時候,下手還是比較拘謹?shù)模吘故敲澜鹇铮瑥妱葚泿拧5俏以谟萌嗣駧刨I300xxx股票的時候,完全忽視了人民幣的價值,因此也就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反過來說,幸好入了點美股,要不賠得就更沒邊了。
4.不要根據(jù)媒體報道來買賣股票
我就是經(jīng)常看完某篇媒體報道就去買賣股票了,后悔都無門。做了十多年良心公關(guān),內(nèi)心咋還是這么單純。那到底怎么決定買不買,買哪支呢?當然是要去研究公司的多個數(shù)據(jù),多做橫縱向比較,說到數(shù)據(jù),比如P/E RATIO,代表的是Price/ Earning 的比例:? 公司每掙一塊錢,股民愿意出多少錢去買。比如網(wǎng)易這么穩(wěn)健的公司,P/E RATIO 也就只有22,我一直很不懂為什么網(wǎng)易這么靠譜的公司這么低。而像拍了《紙牌屋》的NETFLEX可以達到250,? AMAZON 最高現(xiàn)在達到了300多,這意味著股民愿意出300多美金去買亞馬遜的1美金營收。國內(nèi)P/E RATIO比較高的是好未來(TAL),達到100多。但是這個單一數(shù)據(jù)本身也不足以說明問題。比如我開始關(guān)注亞馬遜時,股價美股900多美金,我覺得太高了沒法入,現(xiàn)在一看已經(jīng)1400多了。
5.記住:只有本金才是你的錢
炒股時每天賬面數(shù)值上上下下,比如,你拿10萬塊錢開始炒股,最高票面價值20萬,但是你沒出手,而后跌到8萬你出了,你賠了多少?如果你覺得賠了10萬,那你太高估自己了,其實你賠了2萬。 因為只有本金才是你自己的,中間那些漲跌,如果你沒有選擇變現(xiàn),都不屬于你。也就是說,你“沒賺到錢”和“你賠了錢”是兩個概念,沒賺錢最多也就是“白玩兒”,搭了點時間,失去了一些做別的好事的“機會成本”,當然,也磨練了一下意志。沒有這種良好的心態(tài),就不要炒股了。
6.不要聽信熟人或者所謂的“內(nèi)幕”
我曾經(jīng)因為有熟人說讓我等等看而錯失了網(wǎng)易和阿里的最佳入場時間,后面一路追高,再也沒有回去過。所以,再次提醒,你千萬不要相信我這里所說的每一句話,也不要輕易購買我提到的任何一支股票。因為我不是專家,也毫無內(nèi)幕。
7.千萬不要借錢炒股或者挪用生活費
投資股票,第一不要借錢去投,第二,不影響生活的錢去做投資。尤其是風(fēng)險投資,一定要做好它回不來的準備,而你的日子還得繼續(xù)。
8.風(fēng)險意識:懂得避開大坑,才是制勝關(guān)鍵
之前聽幾個資產(chǎn)過億的朋友說過同一個的觀點,所謂的投資成功,就是成功躲過了2015年的股災(zāi),以及剛好避開了樂視的大坑。正如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所說:“如果把我們最成功的10筆投資去掉,我們就是一個笑話”。?
溫馨提示:如果有人想把這篇文章當作投資建議,而不是當作一個不嚴肅的段子讀完一笑了之,我只能負責任的告訴你: 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參考,所有后果,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