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五一后培訓做準備
"五一"節后,準備安排桂霏到開明路給骨干員工授課,今天順便翻了翻上次高老師講的《培訓管理者的項目管理》相關培訓資料及培訓課堂筆記,溫習了高虎老師基于對培訓管理的深刻理解及培訓項目管理的實操經驗的詳細介紹,順便大致瀏覽了下《培訓管理者的實踐》這本書上自己做的筆記內容。
任何事情還是有規可循
以前做培訓,總是自己摸索著按自己思路來做,聽了高虎老師的課程,看了高虎老師寫的書籍后,感覺最深的是: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培訓不可盲目,也不可盲從,培訓不是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還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果按照 “啟動——規劃——執行——監控——結束”五個步驟進行培訓項目管理。想必這場培訓一定會很成功。所以我們平時,需要多加強理論學習,再聯系實際工作,我們會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糾正自己錯誤認識,找到正確認知
錯誤認識1:培訓是福利,是企業給員工進行能力提升的福利待遇;
正確認識1:員工是企業的唯一資產!培訓不是福利,培訓是針對員工的一項戰略投資!而投資的目的就是,使員工這一資產獲得增值,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
錯誤認識2:培訓是“藥”,可以解決工作中很多“病痛”;
正確認識2:培訓可以影響人的行為,但蛋品培訓卻很難改變人的行為。培訓不是“藥”,培訓更像是“一日三餐”。
錯誤認識3:培訓很貴,培訓是“奢侈品”;
正確認識3:培訓不是奢侈品,也不是有錢企業的專屬品,培訓應該定義為生活的“日用品”和“必須品”,只是根據你組織培訓的方式來決定他的價格。
錯誤認識4:培訓的目的就同培訓,使,員工獲得相關的工作技能或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正確認識4:培訓的目不是培訓人,而是培養人,是讓員工這一唯一的企業資產獲得“增值”
錯誤認識5:培訓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務是:培訓規劃、需求調查、組織實施和評估落地等幾個方面;
正確認識6:培訓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務是:建立組織學習的機制,營造支持培訓的組織環境。關注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及個人成長從而增加團隊凝聚力,增強員工歸屬感。,
做好培訓營銷工作
之前聽很多培訓主管反映,推動培訓很難,如何調動內訓師工作積極性,如何讓員工不抵制敷衍應付培訓,讓她們愛上培訓,這兩點也是我一直思考和去努力做的, 今天看了高老師的書籍解我豁然開朗:
(一)、培訓管理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培訓管理者最為缺乏的其實并非是其自身的溝通能力,而是影響力,特別是對于被溝通者的影響力;
(二)、培訓確實也是需要營銷的,培訓管理者影響力的提升必須基于他對培訓工作的了解和理解,這樣才能做好針對培訓的宣傳工作,也就是做好“WWH”:
1、WHOM:對誰營銷,分三個層面,(1)對組織決策者營銷,他們掌握著培訓項目的“生殺大權”,沒有來自組織決策者的支持,培訓管理者很可能“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俗話說:“做事不由東,到頭一場空”,這一點培訓前新洲徐君的交流發言也印證了(案例:她首先是利用一次偶然跟羅總同車的機會,分享了她培訓的感悟,博取了羅總的高度興趣,立馬拍板花大價錢請這個老師來新洲講課,然后羅總全程參與,培訓效果空前好,這也是對高層培訓營銷成功的典型案例);(2)是對部門主管做好營銷,他們能起到承上啟下的聯結作用。同時,在各類組織中也不乏由部門直接發起培訓項目的情況。缺乏部門主管的配合,你會發現培訓工作“生不如死”;(3)對培訓對象也就是參加培訓的學員做好營銷,培訓對象收到培訓項目的影響力最大,也最為直接,她們對于一個培訓項目的評價,決定了它的成敗,如果無法獲得她們的認可,一個培訓項目就會“不得好死”。
2、WHAT:營銷什么,在人與人交流時,只有當一方對另一方所說的內容有興趣時,溝通的效果才會更好。同樣,我們在針對培訓進行營銷時,只有宣傳推廣的信息是溝通對象所關注的,我們的營銷行為才會有效。例如:中心領導及主管關注的是中心部門績效,那么培訓管理者就從培訓如何幫助員工具備應有的崗位能力這個角度談;學員看中培訓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拓展能力的作用,那么培訓管理者就多談些培訓的實用性價值,以及對于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家庭關系處理,小孩教育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裨益;
3、HOW:如何營銷,(1)培訓信息通告(培訓信息可提前一周通過紙質、電子郵件、收集短信、單位內部微信及QQ群)這樣宣傳方式可以達到培訓工作透明化,讓員工時刻感受到中心的培訓文化,潛移默化地樹立員工的學習意識;(2)是培訓宣傳資料和培訓書籍的發放(嘻嘻,本人領取了很多2017年內訓師臺歷,發放到每個科室主管,讓她們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如果請上面哪位內訓師過來講課,我就現場把此內訓師猛夸一番;我們提前一個月購買跟后期培訓內容相關的書籍免費發放給有意愿參加培訓員工,讓員工預習,再培訓,效果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