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接觸外界,獨自實現欲望的滿足,這種做法造成性格的改變。
2.放棄與他人聯系,自慰的滿足是一種反社會行為,使得個人與社會對立。
3.幻想生活對現實生活的優勢,這種優勢對許多其他機能構成樣板。
4.個人被想象寵壞,對無法滿足其要求的現實生活提出過分要求。
5.個人不可避免地無法忍受生活,尤其是夫妻生活對性生活的規范。
6.“自慰行為這個事實”等同于“在各方面維持兒童狀態”。弗洛伊德強調:“自慰造成的精神損害,主要就是這一點,因為當沖突與排斥加入進來時,這一點就構成了心理神經形成的基礎。”
7.最后,性生活的全面墮落,因為這種行為可以輕易方面地帶來性滿足,也不大需要社會尊重。于是自慰者變得無法與自己喜愛且尊重的人發生性關系,只與他們輕視的人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