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健康意識
本來不打算寫這篇文章,但是為了身邊的一些親人想好好寫寫。
健康意識是我們許多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理念,就像有一個故事說的一樣,只有健康女神留在你的家中,財富與幸福女神才會留下來。健康是一切事物的基石,沒有健康,一切都會成為泡影。以下是我自己簡單的感想。
第一飲食要注意
俗話說,病從口入。2017年中國癌癥最新數據顯示,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遙遙領先,無論大中小城市均顯示一樣的結果。并且我國胃癌發病總人數占全球患者總數的40%以上。胃癌成了威脅我們健康的頭號殺手。這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比如常下館子,煙酒無度,常吃垃圾食品剩菜不無關系。
1不要吃路邊攤
路邊攤在我們這一代人中記憶應該很深,放學回家,沿街路上總有幾個路邊推的小車。大叔大嬸們忙乎做著炒冷面,鐵板燒等各式小吃,誘人的香味總是能讓行人駐足停下。而且路邊攤的價格也相對實惠,平均在10元以下左右便可以解決一頓,味道也相對不差。對許多來京打工的務工人員的確是解決一日三餐的好地方。我以前也曾經有一陣迷戀于路邊攤,熱乎乎的烤紅薯,糖水菠蘿,味道著實香甜。
但是路邊攤也隱藏著巨大的隱患。曾有記者進行調查,烤面筋,麻辣燙,鐵板魷魚,燒烤,臭豆腐,米線,糖葫蘆,油條,煎餅果子,烤紅薯,煮玉米等屬于路邊攤十大殺手。許多商販是流動性攤子,并沒有健康證營業證等認證,所用的材料也是充滿了化學原料,各種工業用品。畢竟很多商販只是小本經營,能夠盈利便是他們最大的目的,而食品安全根本不在他們考慮范圍之內。烤面筋包含吊白塊,一種強烈的致癌物。麻辣燙里包含亞硝酸鹽和草酸。魷魚多在雙氧水甚至福爾馬林中泡過,色澤才如此鮮亮。燒烤中所謂的“羊肉串”不知道是哪里的流浪貓狗的肉代替,再在羊尿中浸泡,使其有羊騷味。米線里加入了一滴鮮,使其味道更鮮美。烤紅薯用煤炭烘烤,產生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有毒物質....
有一則新聞,一女為了吃飯營養均勻,吃了足足四個月麻辣燙,麻辣燙中有肉有蔬菜,也算“營養豐富”。只可惜,本來以健康為出發點的行為,卻給她帶來了相反的結果。幾個月后,她暴瘦二十公斤還患上了厭食癥。長期吃麻辣燙給她帶來了內分泌失調,脾胃不和等毛病。在這幾個月中,每日吃麻辣燙的她肯定也有厭煩的時候,想吃點其他小吃的時候,但是想想媽媽的囑咐,為了自己身體“健康”,她還是咬咬牙堅持下來,只可惜她選擇的是完全錯誤的食品,讓人不得不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2任何食物都不要過度
曾經看過一個韓國的整容節目。其中有個偏胖的姑娘,她為了減肥下來每天吃的都是精挑細選的減肥食品。比如麥片,水果,堅果零食。但問題卻出在食物的量上,她每早要吃2大袋麥片,是正常人飯量的好幾倍。中午要吃減肥朱古力,整整四盒。據她本人說,因為是減肥食品,覺得吃多少都放心,但是,決定身材的卻不是吃的東西的質,而是量。一位200斤被稱為最美胖姑娘的妹子,曾經獲得減肥大賽冠軍,經歷了暴瘦又暴胖的過程。她胖的原因很簡單,每天吃水果,但卻不像一般人兩三個蘋果、而是每天至少要進食五斤以上的各種水果。水果與米飯一樣,同為糖質,果糖累計同樣也會發胖。
吃蘋果有益于健康嗎,大多數人都會肯定回答,某女士每日堅持給孩子吃三到五個蘋果,兩個生吃,剩下的打成蘋果泥吃。結果孩子胃子生出許多白色結石。蘋果果酸與胃酸相結合,形成蘋果蛋白,膠合成團塊。醫生建議,像孩子一天吃半個到一個,大人吃一個到兩個蘋果就足夠了。
過猶不及,過度不好,但完全不吃也不行。有一對老年人,不知從哪得知油鹽攝取過多對身體不好,老倆口又喜歡清淡,每頓飯幾乎很少放鹽甚至不放鹽。沒過幾個月,老頭子在回家路上突然眼前一暈,被送進住院。原因便是含鈉量過低引起的眩暈癥狀。
現在許多人都有健康意識,但這種愿望卻需要受到科學的正確引導。有些老年人運動,希望能強身健體。但是歲數大的人做運動需要注意不能過于激烈,不可猛然做大量運動。還需要適當進行,量力而行。
3不要吃油炸以及垃圾食品
在美國,一份蔬菜沙拉比油炸雞腿價格要高出幾倍。這意味著人們更有可能把手伸向油炸食品,而不是價格昂貴又口感不佳的健康食品。而這些垃圾食品進入體內,會給身體帶來巨大負擔,造成營養堆積,并帶來肥胖等疾病。輕斷食一書的作者建議我們盡量買昂貴的材料,如橄欖油,有機蔬菜,生態米等。這些食品能使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而不會讓便宜泛濫的垃圾食品占據我們的食道,并且使我們變成個大胖子。
第二感覺不舒服時請及時就醫
身體上的疼痛其實是危險的第一個信號。很多人不愿看病,總是小病拖成大病,遇到一些疼痛總覺得扛扛就過去了,或者吃片止疼藥就過去了。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我們身上沒有疼痛會怎么辦,也許有很多人就會在毫無疼痛中離開人世了。所以,身體出現不適是我們身體的第一個信號,如果出現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去看醫生。許多老年人喜歡扛著,常年胃不舒服,甚至脖子后面發疼,都當作小病小痛,甚至生怕去醫院醫生檢查出毛病來花更多錢,有的人還認為醫院就是騙錢的一去那里就開一大堆藥。等到不得不去醫院時,病癥已發展到末期,難以救治了。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便不一一列舉了。
不可否認,有一定的醫藥相勾結的問題。但是經過我自己的發現,無論何時,醫生總是比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判斷更權威,我曾經為治療月經退后去了數次中醫藥,開了幾千塊的藥,也沒多大效果。但是去西醫,只是做了一項生化檢查便找出了原因。
我們常常用自己的推測,比如身體弱來解釋,但卻忘了使用現代科學儀器檢測這一利器。醫療的進步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福音,使我們的生活發生質的改變,甚至可以通過窺鏡肉眼窺視到器官的面貌。我們沒有理由抗拒現代醫學。
還有一點我想強調的是,定時體檢很重要,可以使自己更有效的防范風險。
美國一項研究表現,生性謹慎,有責任感的人更容易長壽,因為他們更愿意做讓自己更健康的事,如少抽煙喝酒,開車時更加小心,系好安全帶,定期體檢,以及更愿意遵從醫囑。
我們并不只是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的身體卻屬于我們。當我們意識到對自己的身體負有責任時,會更小心翼翼的照料它,并定期檢修。開車的人,都知道開到一定里程數時需要對車進行保養,有刮蹭時需要重新噴漆并更換零件。但我們的身體卻無法更換,從我們的出生一直孜孜不倦陪伴我們到死亡、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更小心照料自己的身體,雖然首例換頭術即將進行,但大多數人還是只有這一具身軀,就像照顧我們的愛車一樣,我們更應該精心保養自己的身體。我們對待愛車時小心翼翼,生怕它出一點刮痕,但是對待我們的器官這一無價之寶,卻仿佛它是最廉價的器具一樣,用各種垃圾食品和不健康的習慣傷害它,仿佛我們是億萬富翁般揮霍自己的健康。我難以理解人們的這一心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健康是無價的嗎?而當身體出現毛病時,就算多少錢也難買回健康了。
在健康問題上,我們最好永遠抱著謙虛的態度,承認自己的經驗不足,并抱著開放性的態度,向專家進行咨詢。以一個學生,而非老師的態度去面對健康,多多了解各種常識,將會對我們的身體有更大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