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反思“焦點討論”

? ? ? “對話”,每個社會人每天都會做的一件事兒。然而此處我們說的“對話”絕非茶余飯后的談資、八卦,而是深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對話。

? ? ? 所謂的“對話”,那便是有問有答,而問答之間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聽——問者需要答者聽明白,答者需要問者聽清楚。只有問答在同一個頻率時,對話才能得以繼續。

? ? ? 對話,需要一個彼此都覺得安全的氛圍,才能放下戒備,敞開心扉。我們需要的對話是教練型對話,而非專家型對話。對于“專家”,說實話,很多時候內心是存在抵觸、排斥的。不是說他們不夠“專業”,只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居高臨下之感讓真正掙扎在底層的“普通人”們會覺得太過飄渺和壓抑。很多時候,我們要的并不是一個“理智的答案”,而只是簡單的陪伴和指引。貌似是在尋求答案,實則每個人內心卻早有答案,只是偶爾會間歇性地會陷入自我困束的迷局中。

? ? ? 教練的對話是沒有答案的。我們所做的只是陪伴,通過“發問”引導被發問者去向未知的潛在。教練的聆聽,聽的是語音之外的聲音。通過有口無心去追尋真正的“有心”。

? ? 對話,是一次心與心的碰撞,只有彼此走進,才能掀開虛掩的屏障。對話,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于聽。教練型對話的聽絕非簡單意義上的聽,而是“聽”,講究的是通過“(聽關鍵詞、信念、視角)、(觀察表情、肢體動作的改變)、(感受敘述者的感受、需求、渴望)、(感悟敘述者的美好品質、優勢天賦、閃光點)”全方位的聆聽。這倒是與“焦點討論法”有不謀而合之處。

? ? ? “焦點討論法”,這一方法包括“O-R-I-D”四個層面。簡單地說,這一方法依次涉及四個思維層面:

客觀性層面(Objective):處理信息和感官的覺察,這便是教練型對話聽中的“耳、目”

反應性層面(Reflective):有關個人的反應和聯想,這便是教練型對話聽中的“心”

詮釋性層面(Interpretive):關于意義、重要性和含義,這便是教練型對話聽中的“王”

決定性層面(Decisional):關注解決方案。

? ? ? 對話,關注的是當下,為了更好的未來走進、深挖;討論,是針對某一可商榷的問題為達成某種意義的學習展開的對話。

? ? ? 對話,是討論的基石;討論,是對話的分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