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傳,在四川的大山里,有一對苦命的小姐妹,姐姐叫黃芩,妹妹叫黃連。父親早喪,其母為了養活這對小姐妹,為人做活,也累得疾病纏身。母親快要斷氣時,把黃芩和黃連叫到跟前囑咐說:“我不行了,你們姐妹兩個以后要互相照料,相依為命,不管誰找到好地方,都要有福同享?!苯忝脗z對著母親的面都點頭答應了。
母親死后,黃芩帶著黃連,四處流浪,以乞討為生,飽受風寒之苦。開始姐妹倆相處還可以,時間久了,黃芩總覺得帶著小妹妹是個拖累,便產生了遺棄妹妹的邪念。于是,就把弱小的黃連撇在了四川的大山里,她獨自一人去尋找她的幸福生活??蓱z年幼瘦弱的小黃連,因無人照料,連凍帶餓,不久便餓死在山里了。后來,在小黃連喪生的地方,長出了許多瘦弱的小草,其形狀很像小黃連那枯瘦的身形,人們就把這種草取名為黃連。由于小黃連的一生飽受苦寒,所以這種草的性味也是極苦寒的。
黃芩呢,她自從拋棄了妹妹黃連,獨自去尋求幸福,后來她雖找到了一個較好的地方,但她每每想到黃連,總覺得心中有愧。夜里睡覺總是噩夢紛紜,不久便因心中空虛而死。就在黃芩死去的地方,也出了一種小草,這種草的根也是黃色的,小時堅實,稍一長大,它的根就變得心黑而中空,人們就說這是黃芩的化身,就把這種草取名為黃芩。
黃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又名香水水草。屬于唇形科黃芩屬。
它就是內蒙古很多地方有名的“黃金茶”的原材料,以黃芩嫩葉所致為最佳,歸屬于“別樣茶”系列。制茶工藝與常規制茶方法略有不同,先蒸煮,后炒制,泡出茶色澤金黃,苦盡甘來。具有很好的下火、降暑的功效,茶涼也能飲用,算是北方地區的一種“涼茶”吧。
之前的工作中,有幸參與了“黃芩茶”的研發,個人覺得配上玫瑰和蜂蜜味道更好。
除了黃芩茶以外,黃芩真正的藥用部位在于根,根莖為清涼性解熱消炎藥,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等均有功效,少量服用有苦補健胃的作用。據國外近年來研究,黃芩制劑、黃芩酊可治療植物性神經的動脈硬化性高血壓,以及神經系統的機能障礙,可消除高血壓的頭痛、失眠、心部苦悶等癥,外用有抗生作用,如對白喉桿菌、傷寒菌、霍亂、溶血鏈球菌A型,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止效用(見《東北藥用植物志》)。
說道黃芩,我就總會想起他的一個親戚——并頭黃芩
并頭黃芩 *Scutellaria scordifolia * Fisch. ex Schrenk.
別名:草頭巾、山麻子
也屬于唇形科黃芩屬。
并頭黃芩同黃芩很像,無論是長相還是生長環境,因此在有黃芩的地方也常常會找到并頭黃芩,而且并頭黃芩也是制作黃芩茶的原料,其實從民間使用方面來說這兩種并不怎么區分。
我分辨的時候最主要是在花上,并頭黃芩名字很形象,它開的花一般都是兩兩“齊頭并進”。而黃芩的花則是花序頂生,總狀,常在于莖頂聚成圓錐狀。
這里要說明一下,不要用顏色區分,他們都有藍紫色或黃白色。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喜歡您喜歡。